【点石成金】收入分配不公是世界经济衰退的根源

  《点石成金》由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汇集每日财讯商情,邀请专家深度点评,配合财经小知识和延伸阅读,为您呈现有态度、有价值的新闻。

  每日金语

  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泰戈尔

  今日热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桎梏。如果施加人为封锁,世界经济将更为不堪重负。由于疫情,全球产业链出现了断点,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全球产业链格局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扑朔迷离。它必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断掉全球产业链只是痴心妄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

  据中新经纬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14日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由于疫情,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将急剧收缩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世界范围内给人们造成高昂且不断增加的成本。为了保护生命,使医疗体系能够应对这一疫情,需要实施隔离、封锁和广泛的关闭,以减缓病毒传播。因此,卫生危机正对经济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

  点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世界经济面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新冠肺炎疫情从两个方面危及全球经济增长。一是供应链中断;二是消费大幅度下降。在消费、投资和出口等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消费占比重最大,消费下降导致经济负增长。既然这是一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的经济衰退,应对之策应该借鉴那次衰退的经验。当时的衰退延续了10年之久,走出衰退的关键政策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在实施社会救济,落实劳动关系法的基础上,1938年,美国国会批准罗斯福总统提出的《公平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40小时工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同时实行了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制。收入越高,资产越多,被征收的税率也越高。尽管目前世界经济衰退的表现与30年代大萧条不同,但衰退产生的根源都是收入分配不公。疫情总会过去,人们还要照样过日子,只有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加消费,才能真正让世界经济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世卫组织发言人: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到达顶峰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在4月14日的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欧洲的疫情好坏参半,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新增病例开始慢慢减少,但土耳其、英国等国家的新增病例正在增加。而就单个国家而言,目前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最严重的。目前全球90%的新增病例来自美国和欧洲,世卫组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到达顶峰。

  点评: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已成共识。但是,衰退持续时间多长、何时可以复苏,由于疫情本身的不确定性,一切还没有最终答案。据报道,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团队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从现在到2022年,可能需要保持隔离措施,除非重症监护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或者疫苗问世”。如果真的如此,在积极应对经济封闭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准备把防控疫情工作长期进行下去,生产和储备充足的医疗物资是当务之急。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指出的,国际多边合作对全球防范新风险至关重要。为防止类似疫情和经济危机再次发生,各经济体有必要构建个人防护设备的全球性储备系统,并建立不设有贸易壁垒限制的基本供应协议。

  外企投资逆势飘红表明信心:撤离中国做不到

  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日,某国个别官员提出吸引本国企业撤出中国的建议,成为一些人过度解读的依据,引发了对“外资撤离中国”的担忧。事实上,大量的外资正在用实实在在的投资行为表明态度——中国是全球最理想的投资目的地之一,撤离做不到,持续扩大投资理由充分。商务部数据显示,《外商投资法》实施的第一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75.7亿元,同比增长4%,以美元计同比增长2.2%,延续了平稳增长势头。今年以来,上海于1月和3月先后2次举办外资项目集中签约,共签约129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39亿美元。

  点评:尽管绝大多数国家还没到大规模复工的时候,但有必要考虑经济活动恢复之后的对策。新冠肺炎疫情展现了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力。有人认为,疫情将带来一个断点,全球产业链格局未来朝什么方向发展扑朔迷离。不过,既然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全球产业链也将按照既有格局向前发展。这个格局由亚洲、欧洲和美洲三大节点组成,中国是亚洲节点的中心,在全球产业链的作用不容忽视。除了庞大的市场规模之外,在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地位是外资投资中国的重要因素。除了生产线上的普通劳动力优势之外,中国的中低端技术人才十分充足,对外资企业极具吸引力。有外资企业把在中国的生产线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邻国,却发现该国缺乏中低端技术人才,成为生产难以顺畅进行的堵点。根据经营需要,企业会转换投资方向,生产在一国有进有出,属正常现象。但一味鼓吹海外企业返回本国,只是一厢情愿。

  山东禁止“报复性涨价” 严惩妨碍复工复产垄断行为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关键时期,出现了一些企业“抱团取暖”“报复性涨价”等情况,餐饮价格的上涨导致民众反映强烈。对此,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反垄断局官员表示,如果市场内的大部分同业经营者共同达成了协同涨价的协议,使得相关市场的同业竞争被限制,消费者无法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时,就要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点评:根据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加大刺激消费的力度,是恢复和扩大经济活动的重要措施。目前已有7个省份20多个地市组织发放了多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回补,在短期内取得了积极成效。制止企业“报复性涨价”有利于刺激消费。在疫情期间,企业确实存在经营困难,但试图以“报复性涨价”解决问题是南辕北辙。《点石成金》曾经谈到,餐饮企业“报复性涨价”只会逼退消费者。“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自当广开财源。”薄利多销才是增加企业盈利的有效管理手段。

  (编写 点评 侯若石)(中新经纬APP)

  《点石成金》第331期。本栏目嘉宾观点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