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娶老婆:一窥他令人恐惧的“完美主义”性格

诸葛亮这一生最大的缺点,便是他有极端的完美主义倾向。那么,什么是完美主义者?

这是九型人格中的第一型,其外表多为“整齐端正,腰板直,不苟且,目光如炬”,气质多为“严肃拘谨,自我要求高,喜欢批评自己与别人,细心,勤奋,刻苦耐劳,有毅力,讲求公平、公正,有抱负,有原则,尽忠职守”。

完美主义者的说话方式往往是:“这是应该的/不应该的!”、“这是对的/不对的!”,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都要求达到毫无缺点的地步,只按理想的工作标准苛求,而不按现实情境考虑应否留有弹性或余地。

诸葛亮娶老婆:一窥他令人恐惧的“完美主义”性格

上面这段话,咱们一个词一个词往诸葛亮身上对,是不是都能对上?

尤其是诸葛亮最著名的《出师表》,这是表达诸葛亮一生心血的奏章,上表在他出师伐魏前。通篇先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非常公平、公正、有原则、有抱负。

接着向刘禅讲述创业的艰难,“勤奋、刻苦耐劳、有毅力”,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要求刘禅和他一样吃苦耐劳。接着告诉刘禅,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样做对,那样做不对!文章里还有自我批评,一片忠诚之心。

诸葛亮娶老婆:一窥他令人恐惧的“完美主义”性格

早年,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耕田养花,享受山野之趣。也许闲暇时刻,卷着裤腿的诸葛亮,也会坐在大石头上思考国家大事。所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那会儿,诸葛亮就有点突显完美主义者的毛病了,他耕田种地做农夫,却总要念《梁父吟》

《梁父吟》又是什么呢?《梁父吟》又叫《梁甫吟》。梁父又称作梁甫,这可不是人名,更不是父亲,而是山的名字。梁父山在泰山脚下,那会人死都会葬在梁父山,所以提起梁父,古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概念是陵园、坟墓,《梁父吟》即是葬歌。

许多人写过《梁父吟》,但内容不一样。李白写过,表达的是他不得志的悲愤;康有为写过,表达的是失败的遗憾和迟暮。而诸葛亮的《梁父吟》,则是描述春秋齐相晏婴巧用智慧,利用两只桃子杀了三位大力士的故事。

诸葛亮娶老婆:一窥他令人恐惧的“完美主义”性格

诸葛亮那会除了常唱《梁父吟》,还经常自比管仲、乐毅(都是春秋名人。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乐毅统率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以弱胜强连下七十城)。可以说,诸葛亮还是“小鲜肉”时,就定好了自己的人设,之后的人生,也都追寻着晏婴、管仲、乐毅的足迹——巧用智谋,帮助主公建国治国,以弱胜强抵御外敌。

可惜,谁也没有预知之眼,当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诸葛亮的才干,其他人对诸葛亮都不屑一顾。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

诸葛亮娶老婆:一窥他令人恐惧的“完美主义”性格

在躬耕时期,诸葛亮还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结婚。娶的是黄承彦的小女儿黄月英。有人可能要说,藉由这件事,可以说明诸葛亮不是完美主义者。为什么呀?

因为有这么段故事。诸葛亮同黄承彦结交,做朋友,有一天两人正唠嗑,黄承彦对诸葛亮说:“亮啊,听说你想结婚找媳妇,你也别相亲,更不要上什么相亲节目了。我家有个女儿,可丑了,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

诸葛亮听完黄承彦的描述,居然应许了这门亲事,迎娶了黄承彦的小女儿黄月英。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三国志》

诸葛亮娶老婆:一窥他令人恐惧的“完美主义”性格

你瞧,诸葛亮娶了位丑女。古代讲究“郎才女貌”,哪有完美主义者不娶颜值高的?更何况诸葛亮年轻时颜值可不低,再怎么也要找个相貌相当的吧?错,正因为诸葛亮娶的是黄月英,才符合、才更说明他是一位完美主义者。

首先,史书中关于黄月英的长相并没有做过多的描述,她很有可能只是黄头发,黑皮肤,但这样不代表不美呀?她是个丑女,这是她父亲黄承彦的说法,很有可能是自谦;还有一种说法,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其实仔细数数历史上的女名人,有才华的往往无貌,例如无盐女;有样貌的往往是红颜祸水,诸如西施、貂蝉等。这其实是古人的狭隘观念,为何女子就不能才貌双全?

诸葛亮娶老婆:一窥他令人恐惧的“完美主义”性格

其次,抛开黄月英的相貌不提,她的父亲是黄承彦——这一点,是诸葛亮非常看重,符合且助力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

黄承彦,何许人也?

《三国演义》里描写得挺夸张。黄承彦初出场,是刘备在拜访卧龙岗的时候,遇着一个老头,穿着皮衣,骑着小驴,拿着一壶酒,过着小桥,念着小诗。

黄承彦第二次出场,是他在彝陵之战之后从诸葛亮在奉节布置的八阵图中救出了陆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两次出场,都挺神的。

诸葛亮娶老婆:一窥他令人恐惧的“完美主义”性格

历史上黄承彦本身没这么神,但家世非常厉害,黄承彦老婆的妹妹是蔡瑁的姐姐,也就是荆州牧刘表的夫人。黄承彦老婆的老爹叫蔡讽,蔡讽的姐姐嫁给了张温,而黄承彦与襄阳名士上层社会圈子里的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水镜先生)、徐庶等人交好。

上头这段话有些绕,但读完你也差不多明白了,跟随叔父从琅琊来到荆州,无权无势的孤儿诸葛亮(他另两个兄弟,一个在魏国,一个在吴国,什么忙都帮不上),正是娶了黄月英,才一跃进入荆州上流社会、名士圈子,颇有点“凤凰男”的意味。

再则,黄承彦可是主动找诸葛亮说的这门亲事,还炒作自己女儿丑,诸葛亮还一口答应下来,可以说是爆点满满,全是话题了,这个声势一下子就营造起来了。更何况,诸葛亮和黄月英婚后挺幸福美满的,合不合适,完不完美,这不显而易见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