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娶老婆:一窺他令人恐懼的“完美主義”性格

諸葛亮這一生最大的缺點,便是他有極端的完美主義傾向。那麼,什麼是完美主義者?

這是九型人格中的第一型,其外表多為“整齊端正,腰板直,不苟且,目光如炬”,氣質多為“嚴肅拘謹,自我要求高,喜歡批評自己與別人,細心,勤奮,刻苦耐勞,有毅力,講求公平、公正,有抱負,有原則,盡忠職守”。

完美主義者的說話方式往往是:“這是應該的/不應該的!”、“這是對的/不對的!”,完美主義者對任何事都要求達到毫無缺點的地步,只按理想的工作標準苛求,而不按現實情境考慮應否留有彈性或餘地。

諸葛亮娶老婆:一窺他令人恐懼的“完美主義”性格

上面這段話,咱們一個詞一個詞往諸葛亮身上對,是不是都能對上?

尤其是諸葛亮最著名的《出師表》,這是表達諸葛亮一生心血的奏章,上表在他出師伐魏前。通篇先向劉禪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張,非常公平、公正、有原則、有抱負。

接著向劉禪講述創業的艱難,“勤奮、刻苦耐勞、有毅力”,激勵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要求劉禪和他一樣吃苦耐勞。接著告訴劉禪,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這樣做對,那樣做不對!文章裡還有自我批評,一片忠誠之心。

諸葛亮娶老婆:一窺他令人恐懼的“完美主義”性格

早年,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耕田養花,享受山野之趣。也許閒暇時刻,卷著褲腿的諸葛亮,也會坐在大石頭上思考國家大事。所謂“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那會兒,諸葛亮就有點突顯完美主義者的毛病了,他耕田種地做農夫,卻總要念《梁父吟》

《梁父吟》又是什麼呢?《梁父吟》又叫《梁甫吟》。梁父又稱作梁甫,這可不是人名,更不是父親,而是山的名字。梁父山在泰山腳下,那會人死都會葬在梁父山,所以提起梁父,古人腦海裡立刻浮現出的概念是陵園、墳墓,《梁父吟》即是葬歌。

許多人寫過《梁父吟》,但內容不一樣。李白寫過,表達的是他不得志的悲憤;康有為寫過,表達的是失敗的遺憾和遲暮。而諸葛亮的《梁父吟》,則是描述春秋齊相晏嬰巧用智慧,利用兩隻桃子殺了三位大力士的故事。

諸葛亮娶老婆:一窺他令人恐懼的“完美主義”性格

諸葛亮那會除了常唱《梁父吟》,還經常自比管仲、樂毅(都是春秋名人。管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樂毅統率五國聯軍攻打齊國,以弱勝強連下七十城)。可以說,諸葛亮還是“小鮮肉”時,就定好了自己的人設,之後的人生,也都追尋著晏嬰、管仲、樂毅的足跡——巧用智謀,幫助主公建國治國,以弱勝強抵禦外敵。

可惜,誰也沒有預知之眼,當時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諸葛亮的才幹,其他人對諸葛亮都不屑一顧。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三國志》

諸葛亮娶老婆:一窺他令人恐懼的“完美主義”性格

在躬耕時期,諸葛亮還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結婚。娶的是黃承彥的小女兒黃月英。有人可能要說,藉由這件事,可以說明諸葛亮不是完美主義者。為什麼呀?

因為有這麼段故事。諸葛亮同黃承彥結交,做朋友,有一天兩人正嘮嗑,黃承彥對諸葛亮說:“亮啊,聽說你想結婚找媳婦,你也別相親,更不要上什麼相親節目了。我家有個女兒,可醜了,頭髮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

諸葛亮聽完黃承彥的描述,居然應許了這門親事,迎娶了黃承彥的小女兒黃月英。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三國志》

諸葛亮娶老婆:一窺他令人恐懼的“完美主義”性格

你瞧,諸葛亮娶了位醜女。古代講究“郎才女貌”,哪有完美主義者不娶顏值高的?更何況諸葛亮年輕時顏值可不低,再怎麼也要找個相貌相當的吧?錯,正因為諸葛亮娶的是黃月英,才符合、才更說明他是一位完美主義者。

首先,史書中關於黃月英的長相併沒有做過多的描述,她很有可能只是黃頭髮,黑皮膚,但這樣不代表不美呀?她是個醜女,這是她父親黃承彥的說法,很有可能是自謙;還有一種說法,黃月英本人極美,因此遭到鄉里其他年輕女性的嫉妒而詆譭她的容貌。

其實仔細數數歷史上的女名人,有才華的往往無貌,例如無鹽女;有樣貌的往往是紅顏禍水,諸如西施、貂蟬等。這其實是古人的狹隘觀念,為何女子就不能才貌雙全?

諸葛亮娶老婆:一窺他令人恐懼的“完美主義”性格

其次,拋開黃月英的相貌不提,她的父親是黃承彥——這一點,是諸葛亮非常看重,符合且助力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

黃承彥,何許人也?

《三國演義》裡描寫得挺誇張。黃承彥初出場,是劉備在拜訪臥龍崗的時候,遇著一個老頭,穿著皮衣,騎著小驢,拿著一壺酒,過著小橋,念著小詩。

黃承彥第二次出場,是他在彝陵之戰之後從諸葛亮在奉節佈置的八陣圖中救出了陸遜,“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兩次出場,都挺神的。

諸葛亮娶老婆:一窺他令人恐懼的“完美主義”性格

歷史上黃承彥本身沒這麼神,但家世非常厲害,黃承彥老婆的妹妹是蔡瑁的姐姐,也就是荊州牧劉表的夫人。黃承彥老婆的老爹叫蔡諷,蔡諷的姐姐嫁給了張溫,而黃承彥與襄陽名士上層社會圈子裡的龐統(鳳雛)、龐德公、司馬徽(水鏡先生)、徐庶等人交好。

上頭這段話有些繞,但讀完你也差不多明白了,跟隨叔父從琅琊來到荊州,無權無勢的孤兒諸葛亮(他另兩個兄弟,一個在魏國,一個在吳國,什麼忙都幫不上),正是娶了黃月英,才一躍進入荊州上流社會、名士圈子,頗有點“鳳凰男”的意味。

再則,黃承彥可是主動找諸葛亮說的這門親事,還炒作自己女兒醜,諸葛亮還一口答應下來,可以說是爆點滿滿,全是話題了,這個聲勢一下子就營造起來了。更何況,諸葛亮和黃月英婚後挺幸福美滿的,合不合適,完不完美,這不顯而易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