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走到了抽象,還能走向何方?請談談你的看法?

繪畫圈


繪畫現在已經探索了兩個成熟的方式,一個是抽象,一個是寫實,而我們傳統的國畫水墨丹青似乎還沒有在國際上更大範圍的應用,我們民族的水墨畫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繪畫方式,兼具寫實和抽象的筆法。

其實繪畫最原始本質的用處就是在沒有相機的古代記錄過往瞬間的手段,然後才發展成為了一種藝術形式,所以以後不管發展成什麼繪畫形式也都是順其自然的結果,頂多是在表現形式上的改變並不會更改繪畫的根基,而根基就是首先得具有寫實的能力。


光陰年輪


你好家長,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在西方美術史上,從十四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至二十世紀的現代藝術時期,生動地展示了油畫的發展,演變創新,展示了油畫的表現風格,創作思想,是如何從嚴謹寫實的造型表現風格,發展到印象派風格,再演變發展到抽象繪畫藝術

對於西方二十世紀現代藝術時期,盛行抽象畫藝術,抽象畫代表畫家是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波洛克

對於抽象畫藝術,不僅僅是代表了繪畫風格,表現形式,不再深受寫實客觀造型的束縛,同時也說明了抽象畫時代,畫家創作思維的進步,創新,開拓自由的創作方式,也說明了同時代的人們審美意識的開拓,進步。

那麼,如果繪畫風格,發展到了創新的抽象畫藝術,接下來又怎麼發展創新?是否繪畫的表現形式風格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對於西方美術史上,當二十世紀的抽象畫藝術發展成熟時,這時發展開拓了行為藝術

行為藝術的創作,不再侷限於畫畫室,也不一定非要藝術家創作

行為藝術的創作,發展到街頭,劇院,或是廣場,藝術家創作行為藝術,以大眾為創作對象,或者是藝術家本身,無情節的即興表演

對於行為藝術,個人粗淺的理解,是繼抽象畫之後,發展創新的更加自由開放的藝術創作方式

抽象繪畫,終究是在畫布上用畫筆創作,哪怕是如波洛克採用綜合材料創作,終究離不開畫布

而行為藝術,不僅僅是在畫布上創作,創作材料也不僅僅是畫筆,顏料,對於行為藝術,是表演藝術,藝術家本身就可以把自己變成藝術品

所以行為藝術,無論是創作材料,創作方式,創作思維,相比抽象畫藝術更加開放,自由。

如果說傳統的繪畫藝術創作,注重的是創作結果,而行為藝術,注重創作本身的過程和體驗



其實個人粗淺的理解,繪畫發展到了抽象畫藝術,並不代表油畫的風格已經窮途末路

在西方美術史上,油畫風格包羅萬象,寫實古典油畫,寫實油畫,印象派,抽象派,彷彿已經把油畫的表現風格,創作思維發展到了完美,應有盡有

在當今時代,如果想再發展開拓一個全新的油畫流派,似乎已經很難了

但是,個人粗淺的理解,只要時代在發展,變化,藝術的發展也不會停滯不前

如中國當代油畫,是植根於畫家對中國當下社會環境下進行思考而創作的油畫藝術,而中國美術史上的國畫山水作品,是畫家們依據當時隱居,或是對當時時代背景,社會現狀而發展的國畫藝術

中國當代油畫,不可能在中國美術史上的時代背景中創作出來,而中國美術史上的古代山水畫作品,當今社會的畫家們也畫不出古代山水畫作品的境界

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繪畫藝術也會不斷地變幻出創新的風格

如現在流行的中國意象油畫,就是在中西合璧文化語境中發展創新的油畫表現風格

川美的教授,發展出了卡通畫油畫風格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遊戲的發展,繪畫也出現了電腦繪畫的創作手法

對於抽象畫,個人粗淺的理解,是畫家突破寫實造型傳統風格的創作方式,注重表現自己主觀情緒,內心體驗的一種創作方法

對於每個畫家而言,由於藝術見解,生活閱歷,文化修養,才華的不同,相信每個畫家的抽象畫創作,也會呈現不同的視覺藝術效果

所以繪畫藝術的發展,即使抽象畫藝術發展成熟,依然繪畫藝術會出現許多可開拓的道路。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李可染先生的兒子李小山就寫過一篇文章,對中國畫的未來非常擔心,甚至有一種絕望的感覺。

1985年,28歲的李小山《江蘇畫刊》上發表了《當代山水畫之我見》,其中的觀點“中國畫已經走向窮途末路”引起軒然大波,這個觀點甚至影響直至今天。


李小山的中國畫窮途末路論,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一定的歷史的現實基礎的。其中最大現實基礎就是西方繪畫進入了“抽象畫時代”,而抽象畫已經似乎顛覆了人們對繪畫的認識:繪畫可以畫不知所云的東西!

而且,有些美術理論家還總結人類繪畫發展史說:人類繪畫經歷了原始抽象繪畫、古典寫實繪畫、印象派繪畫、現代派繪畫,繪畫的最後一站就是抽象畫。

其實,這個理論是非常膚淺的。不但不能準確概括西方繪畫史,更不是中國畫的發展歷史。尤其是原始繪畫怎麼可能是原始繪抽象畫?原始繪畫確實有一些圖案具有抽象性,但是,與抽象畫可不是一回事啊。


按照中國畫的發展,中國畫只經歷了原始繪畫,寫意畫和大寫意畫三個階段。中國畫沒有像西方那樣的古典寫實繪畫。

即使被認為是寫實高峰的唐宋繪畫,也是寫意畫,後來的大寫意畫,就是寫意畫的豐富和延續。

如果按照西方寫實繪畫,那麼,中國畫寫實繪畫的歷史非常短,寫實繪畫的作品也非常少。中國絕大部分繪畫作品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寫實繪畫,而是寫意繪畫。

中國的寫意畫是中國文化的精華,也是對世界繪畫偉大的貢獻。


但是,長期以來,我們崇尚的是西方繪畫文化,而西方繪畫文化的核心價值就是高超的寫實繪畫理論和實踐體系。對於西方寫實繪畫的偉大成就,我們是高度讚賞的。

但是,作為繪畫藝術,不是任何事物都需要描寫的那樣真實具體的。

這一點,中國繪畫的覺醒,比西方繪畫要早一千多年!

中國在唐代已經出現寫意畫,而西方的寫意畫“印象派”繪畫,在十九世紀才登上歷史舞臺。

西方從“印象派”到現代派,還不到50年時間,又從現代派到抽象派繪畫不到30年。


印象派繪畫,打破了高度寫實的封閉性和繪畫造型的唯一性,那就是“寫實”二字。現代派又打破了寫實的具體性,到了抽象畫,具體性也沒有了,只有色彩,沒有形象性。

如果繪畫形象都沒有了,還有什麼未來可言?

所以,我們認為,抽象畫已經的繪畫的末路了。

繪畫作品不能只有色彩,沒有形象,一旦沒有形象誰會去欣賞?繪畫創作的路子也就越來越窄了。

繪畫主要通過形象和色彩描繪豐富多彩的世界之美。如果只有色彩,描繪的對象肯定就越來越少了。

沒有可欣賞的繪畫,當然就沒有創作了。

但是,抽象畫也是一個豐富的體系。印象派、現代派、抽象畫,基本上是一個體系。在這個體系裡,也包括中國畫體系。因為,中國畫體系是真正的抽象畫體系,他是由繪畫和書法集合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


所以,未來的繪畫將會是歷史上各種繪畫創作方法的集合應用到局面。中國畫和西洋畫互相融通的基礎,也會越來越雄厚。

例如,中國畫現在就是中國畫西畫等各種繪畫技法互相融合的集合繪畫。

我們的寫意畫可以融合在工筆畫中,工筆畫也可以融合在寫意畫中。中國畫還可以吸收西畫的色彩方法。

事實上,中國畫也是抽象畫,自從37年前李小山提出中國畫窮途末路以後。中國畫仍然在發展,而且發展的比西方繪畫更好。

為什麼?因為中國畫是純粹的繪畫,它與寫實無關。而且與書法融合在一起,更加豐富了繪畫的藝術營養。


所以,當照相機自從1838年問世以後,對油畫的威脅就沒有停止過。但是,照相機與中國畫一點關係也沒有。

中國畫不是一個摹寫自然的機器,而是對自然感受的表達。所以,中國畫不是完全寫實,也不是完全不寫實,而是像齊白石說的,是“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那麼,這個似與不似之間的繪畫空間是很大,繪畫形象的差別也沒有唯一的標準。所以,中國畫就可以自由創作屬於畫家自己的藝術形象。

如果按照西方繪畫的寫實傳統,那麼,繪畫就有一個“唯一”標準問題。所以,繪畫之路,也會走到盡頭,這就是超寫實主義繪畫。超寫實繪畫還是寫實而已。如果描寫一個人物 大家畫的都有模有樣,甚至分辨不出來誰畫的,這種繪畫,確實很無聊的。


西方繪畫到了印象派就打破了繪畫寫實的封閉性和唯一性,所以,繪畫又枯木逢春了。

但是,西方繪畫在打破寫實的唯一性和封閉性以後,又走向另一個極端:極度不寫實,極度抽象,這樣,又把繪畫的路給絕了。

我們縱觀中國和西方繪畫發展的共同規律:那就是繪畫需要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完全把形象扔掉,也就把繪畫毀了。

所以,未來的繪畫仍然是寫實和寫意為基本的繪畫手段。

事實上,真正用抽象畫創作繪畫作品的畫家,也是極少數人。西方大眾的繪畫仍然是在寫實與寫意之間,這與中國畫的發展已經殊途同歸了。什麼,抽象畫只是繪畫發明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繪畫要創造美的形象,這是永恆的主題。


千千千里馬


謝邀!

這個提問,提出了深刻的問題-既是繪畫藝術的問題,同時也是個歷史與哲學思考。

哲學在疑惑中開始,也在疑惑中結束。尼釆思想中有許多可以被理解為對於同時代的一種反動,他覺得這一反動在他的同時代中是「不合時宜的」的。這牽涉到要去把各類凋謝的事物鋤掉,以求讓生命力的事物能夠生長;而對時代的造反及自我造反則是-在將來有一種哲學、在哲學中有一個將來。那麼,這就涉及到「清算」的概念-嘗試去完成一種理性的自我清算、一種哲學的自我清算。

「倫迴」是尼釆提出的一個哲學概念,今天人們常用時尚界,細想,繪畫歷史何嘗不是。我們知道繪畫源於原始抽象藝術,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但始終離不開-它是視覺的、線條的、色彩的和情感的。每一個成功的作品,不管其風格是什麼,也不管它離那種機械的精確相距多遠,都能充分傳達出所要再現的事物的自然風味。比如,畢加索的一幅表現女學生的畫《少女學生》,看到的是一些隨意重疊在一起,顏色濃醇的幾何圖案。乍看,很難分辨這幅油畫的題材。然而這幅的確很成功地把兒童的旺盛生命力、女性的恬靜和羞澀的表情、直直的頭髮、巨大書本所造成的嚴酷的境遇等,表達出來了。問題來了,為什麼畢加索要使用這方法去表達,把現實主義繪畫所能揭示的小學生的形象掩蓋呢?

在畢加索看來,他所使用的方法比任何別的方法更能表現出小學生的生命力,要達到這樣一個目的,現實主義方法畫出的詳細形體和相貌,就遠不如他自己所用的那些幾何形狀和濃重色彩有效。而受眾的我們只有運用歷史的觀點去分析,才能得到深刻的體會。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深入地領會和理解現代藝術對簡單的和色彩鮮明的形象所進行的瘋狂追求。其實,我們看多了現代抽象藝術會發現,對原形進行機械復制傳統藝術,只能妨礙眼睛對藝術形象的理解,用這樣的方法去創造繪畫藝術品,無異於藝術生命的自殺。正如塞尚聽到公眾贊揚羅薩.波荷爾的一幅酷似原型的油畫作品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深刻的話:「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相似啊!」

同時印象主義也在致力於把人類的視覺認識能力減小到最低限度。他們要求所做的一切,就是真實地記錄下那些於特定時刻和特定地點知覺到的最小的色彩單位。他們會發現了繪畫原子-彩點。這種彩點既沒有形狀,又是一種最簡單的形狀,因此可以利用這種可感知的殘跡,重建起色彩和形狀的字母。在他們看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形象徹底的擺脫客觀物體,從而服從視覺的理解力。

由此,我們可以下結論的說,繪畫藝術的發展應是種—nonsynchronousdevelopment(非共時性的發展)-即歷史和文本可以看作一種共時性的統一。關於這一概念,有機會再述~


填格


抽象的畫作只是畫作的表象,而不是本質。作品的本質是內涵,內涵的豐富和深刻,才是畫作的靈魂,才是畫作的生命。可以用抽象的方式表達作品最深刻,最豐富的內涵,也可以用寫實的方式表達這些。

美術作品內涵的表達與寫文章,寫詩,寫小說一樣,表達的越巧妙,越有思想,就越耐人尋味,就越有說服力和共鳴感。而這一切,並不只有抽象才能表達出來,巧妙地寫實,也能表達這些,也能產生深度共鳴。所以,由寫實到寫意再到抽象並不代表藝術造詣的深入,而是藝術作品為了更好烘托和表達內涵,在作者的能力和個性上,選擇用什麼方式去表達。

寫實達不到很深藝術造詣的,抽象未必就能達到,頂多是隻哄哄不懂藝術的朋友而已。

把抽象凌駕於寫實之上的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


塵浮於世渺渺飄


寫實繪畫和抽象繪畫是繪畫外在形式重要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的變化各種流派有力的推動下湧現了各種類型和派別,隨後又隨著區域的風俗的差別出現了文化差異,直接影響著藝術的表現形式,最終會形成頗為特色的表現方法,最終繪畫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地域的不同而不同。現代藝術的創作,與科學思想密不可分,結構主義與機體派,工業技術思想與未來派、風格派,機械製造形式與達達派的機械圖紙繪畫,弗洛伊德的釋夢學說與超現實主義,還有理性手法表達,非理性的抽象主義等等都是科學與藝術的聯手的結果。人們把藝術創作過程看成有規律可循的造物過程。





畫師子墨


事物發展規律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繪畫由古到今再將來是從抽象到具象到抽象,爾後再由新的"具象與抽象"替變的規律重複不止。


手機用戶滴水


首先不能為抽象而抽象。這就要抽象畫派的畫家,使自已的創作不但要

有意境,而且還要有境界,二者缺一不可。

所謂意境,是要求作品所要表達的″情與景的交融″,一定要讓讀者在抽象的畫面中,能夠找到″門鏡″,看到迷津中的亮點導向,進而去體會、理解、感覺抽象畫面中的玄機。

所謂境界,是作品在有清晰的意境基調中,使讀者在″進入角色″時“,能完全看得懂,能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境。這就是創作者對抽象畫作的創作要求。否則,光抽象而看不懂,往往就是既無意境又無境界,那勢必造成抽象畫的無人問津。


全峰山


畫畫形式沒有對錯…藝術沒有權威:畫畫本來個人之事:想怎麼畫是個人的事,我想還是大眾有理解欣賞:為好:那些大師的抽象派畫我是看不懂`畫家本人也為必知道怎回事:很多都是評論家捧起來的\\毫無美感:無人能懂


用戶9815787210941


對於繪畫,我是外行。雖對中國畫喜愛,但近些年來對來自西方的油畫,也產生興趣。抽象畫,是作者的浪漫,意象的揮灑。類:似素描。而油畫,好象很規律,照葫蘆畫瓢。我女婿就是位畫油畫的。每年來時畫東西,我總愛說無創意,太呆板。當然,可能是外行話。我認為,畫要有生氣。要浪漫,象李白詩一樣。給人一種想象的空間。可能說走了題,請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