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再次進入全國“五大堵城” 花溪區成貴陽6大城區首堵

10月30日,高德地圖聯合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阿里雲等單位共同發佈《2018Q3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本季度報告基於交通大數據首創發佈了“城市交通立體化診斷”的評價體系,從時間、空間、效率3個維度,9項數據指標多維感知城市交通運行狀態。貴陽再次回到全國10大“堵城”排行榜中,並與2016年年度排名持平——進入全國“5大堵城”,本季度排名僅次於北京、重慶、哈爾濱和廣州。

貴陽再次進入全國“五大堵城” 花溪區成貴陽6大城區首堵

貴州部分城市擁堵加劇

報告顯示,在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監測的361個城市中,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2017年第三季度有69%的城市高峰擁堵延時指數出現下降,有24%的城市擁堵同比基本持平,只有7%的城市擁堵同比出現上漲。

“其中貴州、四川等省有小部分城市及部分邊界口岸擁堵上漲。”高德地圖分析師房一多介紹,而沿海區域及中部省會的城市擁堵呈現下降。在全國範圍內,從24小時擁堵趨勢同比來看,城市早晚高峰擁堵下降明顯,說明城市擁堵問題正在逐漸改善。在受監測城市中,本季擁堵程度同比、環比也均有明顯下降。其中,同比擁堵下降3.9%,而環比下降3.6%。

此外,報告還按照不同城市規模來對50個主要城市擁堵做了排名。數據顯示,本季超大、特大型城市中北京擁堵排第一,其次為重慶,哈爾濱排名第三。而在大、中型城市擁堵TOP10榜單中貴陽排名第一,其次為長春,佛山位列第三。

貴陽再列全國“五大堵城”

根據高德地圖交通大數據監測的50個主要城市結果顯示,本季北京高峰擁堵延時指數1.982,高峰平均車速23.9km/h,位於中國堵城排行榜首位。其次是重慶、哈爾濱、廣州、貴陽、長春、上海、佛山、深圳、成都。

報告顯示,在單向指標排名中,一線城市整體靠前,其中北京、上海、廣州9大指標有7大指標排名進入TOP10,說明其交通擁堵問題相對較為突出。而交通問題僅次於其後的則為深圳、重慶、貴陽、佛山、哈爾濱、成都等6大城市,有5—6個指標進入TOP10。

作為本季度擁堵排名上升最明顯的大中型城市,貴陽再次進入全國前5,這是貴陽市自從2015年第四季度納入全國監測城市以來,第二次登上全國前5的榜單,上一次是2016年年度排名,貴陽也是全國第5。

花溪區成貴陽首堵

隨著貴陽城區的擴大,貴陽的擁堵也有轉戰城郊的趨勢。今年第三季度的排名中,貴陽6個大城區中最擁堵的不再是雲巖南明兩區,而是貴陽南部的花溪區,而且花溪區的擁堵延時指數為2.04,高峰期車速僅為23.15km/h。全市擁堵排名緊隨其後為依次為南明、雲巖、觀山湖、白雲和烏當。

三季度整體而言,最擁堵的毫無疑問是開學季9月份,七八月份擁堵延時指數均為1.8,9月份卻高達1.97。七八月份每個月平均高峰期車速都達26km/h以上,但是9月份的高峰期車速僅有23.85km/h。

貴陽最擁堵的道路中,處於傳統中心城區外的比比皆是。通勤日早高峰最擁堵的是長坡嶺森林公園附近的210國道由南向北方向,其次是龍泉苑街、寶山北路和小河長江路。通勤日晚高峰最擁堵的5條路分別是興築路、210國道、長嶺北路、寶山北路和龍洞堡大道。

在貴陽擁堵天數最多的5條道路中,寶山北路從新添大道(南段)到中山東路、210國道由南向北兩條路中,一個季度擁堵都達到了36天,緊隨其後的是321國道(中東段)、龍洞堡大道S85、貴都高速到貴惠大道、白雲大道鴨江寨到觀山東路,每季度擁堵都在30天左右,意味著3個月中有一個月的時間都處於擁堵狀態。

在上述最擁堵的15條道路中,除了寶山北路處於傳統中心城區之外,其他的道路都處於新興城區。

貴陽交通一直在改善

高德地圖發佈的全國擁堵排行榜,貴陽排名在全國第5至全國第36不等。由於季度不一樣,年度不相同,排名變化波動十分大,那麼貴陽到底是不是更堵了呢?記者根據前3年的歷史數據分析後發現,貴陽的交通一直在改善。

2015年貴陽剛開始納入全國擁堵排名監測時,排名全國第8。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貴陽全國排名也是第8,擁堵延時指數為1.81,此時貴陽的擁堵趨於穩定狀態。2016年年度排名上升到了第5名,全年高峰期年度擁堵延時指數為1.911,高峰期平均車速只有22.63km/h。

2016年底,貴陽城區交通大動脈中環路通車,貴陽擁堵明顯改善,2017年第一季度貴陽擁堵排名全國第36,擁堵延時指數為1.635。此後貴陽的交通狀況一直都保持在良好狀態,2017年的年度排名為全國第17名,擁堵延時指數1.823,高峰期平均時速為25.93km/h。

從今年4月21日開始,貴陽調整普通號牌限行政策,普通號牌也可以像外地車一樣“開四停四”了,以前不能進入一環內的車輛,也可以進入一環範圍內。從此符合條件進入貴陽一環範圍內的車輛增多,貴陽城區的道路壓力又開始增大。2018年第二季度全國擁堵排名中,貴陽排名第8,擁堵延時指數為1.88,高峰期車速下降到25.22km/h。到了第三季度,全國排名上升到第5,擁堵延時指數為1.857,高峰期平均車速為25.26km/h。

從2015年到2018年將近4年間,貴陽擁堵排名最靠前的兩次都是全國第5,但是對比關鍵的指數——高峰期擁堵延時指數和高峰期行車速度後會發現,2016年貴陽高峰期擁堵延時指數為1.911,高峰期平均車速只有22.63km/h,但是2018年第三季度指數則為1.857,高峰期平均車速為25.26km/h,排名最靠前時,車速每小時提高了2.63千米。

可見,4年來,哪怕是車輛最多道路最擁堵的時候,貴陽的交通都在逐漸改善,並且越來越好。相信隨著今年底軌道交通1號線,2020年軌道交通2號線的通車,貴陽交通改善指日可待。

來源 | 貴州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