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戶外徒步,是當下最熱門的運動,如果到戶外去,你會發現,玩戶外時間越長的人,反而越胖。10個戶外人排成一排,看他的大肚腩就能知道,誰是老驢。玩戶外時間越久,肚腩越大,據說準確度高達百分之70。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很多人一定保持質疑的態度,戶外的運動強度一點都不弱,每天徒步幾十公里,翻山越嶺,鞋子都磨損了好幾雙,四肢都不曾閒著,怎麼可能還會越來越胖。

這也是讓大多數驢友困惑的原因,運動一點不少,可肚子卻越來越大,心理安慰自己,“一切都是錯覺”,可體重秤上的數字卻實實在在的擊碎了你的小心臟。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為什麼越運動越胖?

原因很簡單,運動量過大,飢餓感增強,飲食不節制,導致卡路里過剩。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戶外的運動量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你可以選擇腐敗遊,你可以重裝徒步玩會自虐,揹負15公斤的物資,吭哧吭哧的走在貧瘠的山間小道。


大多數擁有小肚腩的驢友都是腐敗遊的忠實粉絲,每次外出,火鍋,燒烤,無肉不歡。因為運動量比較大,所以導致血糖水平降低,大腦不斷提醒補充能量,身體產生飢餓感,一不小心,就容易過度食用。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人體就像一頭即將進入冬眠的動物,會把你攝取到的每一克熱量和糖分,一點不剩的轉化為脂肪,囤積在身上,長此以往就會變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雖然我們也通過運動消耗了一部分脂肪,但是攝入大於消耗,那麼你的身體只會越來越胖。

那我們該如何對抗,頑固的肥肉呢?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攝入量低於消耗量


肥胖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攝入量低於消耗量所導致的結果,因此所有減肥的方法均是直接或間接以熱量為中心,減少熱量消耗和增強基礎代謝進行的。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1、吃飯細嚼慢嚥


人體飢餓感是由大腦控制,胃部神經傳輸到大腦會有延遲現象。當進食速度過快,當大腦發出信號時,往往已經吃了過多的食物。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而細嚼慢嚥則可以放緩進食速度,控制食物的攝入,讓神經有充足的時間傳送到大腦,胃部產生飽腹感,就可以避免食物攝入過多的情況。


2、逐漸增加強度/改變運動方式

當常年做同一強度的訓練,會失去原有的效果。當達到一定強度後,運動會對人體指標產生影響,同時人體也在對運動產生適應。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在逐漸對運動強度甚至運動方式產生適應性後,這樣的強度或方式就不能夠再身體指標產生影響,就需要改變運動強度或者運動方式。比如,徒步者可以嘗試騎行、游泳等運動。


3、多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飲水可以讓新陳代謝速度提高三成以上。所以飲水不足,也會導致發胖。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每天至少應該喝1500到2000毫升的水。在戶外汗液流逝過快,更應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去喝水,那時已經有輕微的脫水現象出現了。


4、不憋三急


在戶外比較尷尬的就是,有了三急,卻找不到廁所,有時候就會忍著到有廁所的地方。長期憋三急的人,都會出現腹部肥胖、大腿粗的現象,因為一直站著,毒素就容易積聚在這幾個地方。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經常憋三急,不僅會讓身體的毒素增加5-10倍,並且對腸胃的蠕動、肝臟和腎臟的代謝有很大的影響。


5、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也會降低新陳代謝,現在大多數肥胖,都與作息時間不規律,熬夜,睡眠不足等有一定關係。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即使身在戶外,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出現失眠的現象,可以嘗試吃一片安眠藥或喝牛奶,幫助入睡。

為什麼越戶外越胖?

對於戶外人而言,最主要的還是管住自己的嘴,運動的同時,減少腐敗的次數,減少熱量的攝入,增加新陳代謝,使攝入量低於消耗的能量,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如果想要參加京郊徒步,全國戶外旅行活動,歡迎關注徒步戶外公眾號【tuburshw】徒步人生,用雙腳丈量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