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屠夫:第三十六黨衛軍第“德呂萬格”武裝擲彈兵師

黨衛軍作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重要的武裝力量活躍於二戰戰場的各個角落,他們以帥氣的軍服、與眾不同的建制成為二戰諸多軍迷追捧的對象。雖然與德國正式的武裝力量國防軍相比,黨衛軍只能算作是納粹黨的“私黨”武裝,但在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上臺之後,這一點就不再是限制黨衛軍擴充發展的阻礙因素。

在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的不懈努力之下,作為納粹黨的“私黨武裝”的黨衛軍從希特勒的“御林軍”逐漸演變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與國防軍並駕齊驅的中堅力量。整個二戰期間武裝黨衛軍的總兵力接近60萬人,共籌建45個師,實際建設完成的有38個師。


華沙屠夫:第三十六黨衛軍第“德呂萬格”武裝擲彈兵師

黨衛軍“德呂萬格”師師徽

1940年3月,納粹從德國的刑事監獄裡挑選出一批善於偽裝與偵查的囚犯組建了一直特別部隊,因為這支特別部隊的首領是後來臭名昭著的劊子手德呂萬格(也譯作,迭勒汪格),因此該部隊被稱為“德呂萬格”特別行動隊。

1940年11月,吸收了眾多囚犯的該這支部隊的人數達到900多人左右,這支部隊即是第三十六黨衛軍“德呂萬格”武裝擲彈兵師的前身部隊。

1941年,該部隊被派往波蘭維護佔領區的治安,但是這群曾經的違法者並不能正常的擔任“執法者”的角色,在波蘭期間由該部隊引發的諸如於搶劫、強姦、槍殺等惡性事件多不勝數,這也導致該部隊受到佔領區的諸多投訴與厭惡。

華沙屠夫:第三十六黨衛軍第“德呂萬格”武裝擲彈兵師

無奈之下黨衛軍上層將該部隊送往白俄羅斯與同樣臭名昭著的卡明斯基旅協同對抗游擊隊,但是進入蘇聯境內的“德呂萬格”特別行動隊並未有所收斂,其與卡明斯基旅成為一丘之貉沆瀣一氣,不但之前的惡行依舊如故而且又多加了一條虐待俘虜的罪行。

1943年2月,“德呂萬格”特別行動隊獲得黨衛軍上層允許將該部隊擴編為團,並從監獄中獲得“新兵”順利完成補充升級,升級之後該部隊番號為,黨衛軍“德呂萬格”擲彈兵團。

1943年8月,在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中,該團被編入第8集團軍防備突襲的蘇聯紅軍,在蘇聯第7近衛集團軍強大的攻擊力量下,德軍第8集團軍無力抵擋此時哈爾科夫的外圍防線也被蘇軍突破,繼續堅守哈爾科夫已無太大意義,因此第8集團軍被迫放棄戰略要地哈爾科。

華沙屠夫:第三十六黨衛軍第“德呂萬格”武裝擲彈兵師

“德呂萬格”擲彈兵團在此戰受到嚴重損失,全團已無完整建制,順利突圍撤退至波蘭的該團人員不足300人(一說142人,但未被證實)。

1944年,該部隊在波蘭得到了一定的補充,兵員恢復至3300多人,其中絕大多數依然是德國監獄裡的囚犯。

1944年8月,華沙起義爆發,該團奉命配合其他德軍對起義實施殘酷絞殺,在戰鬥中該團應對裝備較弱的華沙起義軍時戰鬥頑強,對華沙起義軍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被稱之為“華沙屠夫”,這也許是惡人善於欺軟怕硬的“通病”。

華沙屠夫:第三十六黨衛軍第“德呂萬格”武裝擲彈兵師

但是該團在戰鬥中也減員嚴重,甚至一度喪失作戰能力。納粹因為該團作戰英勇特意授予了團長德呂萬格一枚代表黨衛軍無上榮耀的“騎士鐵十字勳章”作為戰鬥獎勵,該團也被獲准升級為旅級建制。

1945年,該團從德國監獄吸收大量犯罪人員補充到軍隊中去,勝利升級為旅級建制。但是因為此時戰局急轉直下,該旅再次升級為師級建制,即第三十六黨衛軍“德呂萬格”武裝擲彈兵師(此時的兵員數量勉強達到一個旅的規模)。

2月,黨衛軍“德呂萬格”師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戰役中再次遭遇重創,排山倒海的蘇聯重裝甲兵團碾碎了該師的陣地也碾碎了該師的脆弱的戰鬥意志。在從匈牙利瘋狂的逃亡過程中該師戰鬥減員與非戰鬥減員嚴重,當部隊到達相對安全的東普魯士時,該師並未收攏足夠的人員裝備。

華沙屠夫:第三十六黨衛軍第“德呂萬格”武裝擲彈兵師

1945年4月黨衛軍將該師剩餘人員編入其他部隊作戰,該師被黨衛軍除名。

1945年6月該師“精神領袖”德呂萬格被波蘭抓捕入獄,6月8日被處決,該師正式壽終正寢。

因為該部隊大多數人員都是監獄的服刑人員,特別是戰爭後期該部隊的兵員中甚至有殺人越貨的刑事犯罪人員包括死刑犯,因此該師被稱為“懲戒”師或者“懲戒部隊”。

但是不得不說在二戰各國中,真正將“懲戒”部隊用到極致的只有蘇聯,下文有機會為大家帶來蘇聯炮灰的代名詞,懲戒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