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的愛情感人?呵呵,對過錯輕易原諒的人才最蠢


閨蜜是個十分感性的人,她總是能被影視作品中各種包裝過的感情騙去不少眼淚,然後拉著周圍的朋友一起唏噓、一起感慨。我最近看的甯浩監製的《受益人》,就是忍不住她一次又一次的安利,才乖乖的走近了電影院。這還不算,剛剛觀影結束,就接到了閨蜜發來的微信,熱切的追問我,怎麼樣?是不是超感動?有沒有感動哭??

我很為難,不知道怎麼回覆才好。坦白說,我不喜歡這個故事,不是不喜歡它灰敗的基調,而是不喜歡它明明陰暗冷漠,卻非要給大家一個溫暖向上的結局。過程中的離心離德被刻意弱化了,男主的回頭是岸,女主的海納百川,都給大家營造了強行的美滿。傷害都是偶然的,原諒都是必然的,這讓我不得不質疑,大團圓來的如此突然。如果非要說有什麼觸動到我心底的敏感,恐怕也就只有片尾曲響起的那一刻吧。

《受益人》的愛情感人?呵呵,對過錯輕易原諒的人才最蠢

電影結尾,出獄的大鵬到鑽石灣尋找柳巖和孩子。


《受益人》的愛情感人?呵呵,對過錯輕易原諒的人才最蠢

電影結尾,柳巖在大鵬身後高樓的落地窗邊,望著“良人”歸來,淺淡微笑。


說來奇怪,整部電影我都看得索然無味,卻在片尾曲響起來的時候沒忍住淚流滿面。百度了一下,是趙英俊寫的歌,歌名簡單粗暴——《渣》,感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聽聽。我最初想不通那些眼淚存在的原因,直到後來回家認認真真的對著歌詞單曲循環的時候,才突然明白,原來那些我以為煙消雲散的往昔會在某一個瞬間變得異常清晰,這首歌讓我想到了我們每個人的青春中都會愛錯的那一個人。最初如膠似漆,最後飲恨別離,無論結局是否體面,只要是有所虧欠,終究都會變成意難平。

《受益人》的愛情感人?呵呵,對過錯輕易原諒的人才最蠢


我也想過是不是因為我個人的原因,不夠灑脫不夠大氣,可是翻看網易雲音樂裡面那些情天恨海的評論,在眾多相同的“被辜負”中有一條讓我格外印象深刻——希望分開以後你遇到的姑娘一個比一個渣,花你的錢,要你的命。看看,因為意難平,所以哪怕一別經年,哪怕我已經有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我也依舊無法開口給你一句祝福,我希望曾經你我感情中的債,會有別人替我討回來!


《受益人》的愛情感人?呵呵,對過錯輕易原諒的人才最蠢

這也是為什麼我無法理解影片的最後,女主在知道一切真相之後,那麼輕易的選擇了原諒。因為感情中的原諒往往都來的格外辛酸,不過是努力做個樣子給別人看罷了。嘴上的原諒說起來容易,但心底裡的原諒做起來卻太難,當下的原諒是可以為你塑造釋然寬容的灑脫形象,但它同時也剝奪了你真正雲淡風輕所需要的治癒時間。就像你明明割了一個五寸長的傷口,需要清創、消炎、縫合、包紮,繁瑣的步驟後給它一段時間,它才能慢慢恢復成一道淺淺的疤痕。可你如果選擇拿紗布蓋住傷口,偽裝成什麼事都沒有該幹嘛幹嘛,那即便別人看不到你受傷了,但只要揭開紗布,就是滿眼膿瘡、慘不忍睹。

非要逼著自己快速原諒,你將永遠沒辦法跟曾經那個被一段壞的感情犧牲掉的自己真正和解。人都是有記憶的,輕易原諒會讓過程中受過的委屈變成你心裡的一根刺,往後餘生會三不五時的扎你一下,提醒你永遠記得當初有多疼。

所以電影中女主在生命遇到威脅之後,還能輕易原諒,是不合理也是不應該的。你當然可以質疑我的觀點,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在一段感情中,對過錯方選擇輕易原諒,對感情中的兩個人所帶來的危害。


首先輕易原諒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還在愛著的人如果對愛人給予自己的痛苦說了原諒,就等於給了對方繼續傷害自己的機會。撇開電影不說,我們來想想生活中真實的感情是什麼樣子。有多少人是在對方第一次讓自己感覺到失望的時候,就果斷分手呢?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相愛來之不易,不如再給對方一次機會。而一旦開了頭一次就會變成兩次三次,無數次。

最初他打遊戲沒時間陪你讓你一個人去逛街,你不開心可轉念一想這也不是什麼大事,算了,原諒他一次吧。他會覺得你好懂事好大度,覺得自己太不應該了,從此以後只要是兩個人都有時間就多陪陪你,而將熱愛的打遊戲變成一個人的時候消磨時間的一種方式嗎?或許會,但那只是少數,大部分的演變是你的“算了”讓他覺得你輕易接受了他就是喜歡遊戲多過於喜歡和你相處這件事,從而變成他覺得這不是個事,這是應該的。

於是最初是你一個人逛街,後來是一個人吃飯看電影,再後來是一個人生病看醫生......而這些原本他應該陪伴在側的時間,都變成了他在拼殺遊戲,留你一個人征戰生活的艱辛。當你終於忍受不住沒辦法繼續原諒的時候,你選擇了分手,結果是什麼呢?他不會在當下反省自己做的多過分,因為長此以往的習慣會讓他覺得不是一直都是這麼過來的嗎?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嗎?怎麼這次這麼矯情了?而你也找不到最初的輕靈歡愉,你會對感情產生深深的疲憊感。

最初他和異性頻繁聊天,你不開心可轉念一想,誰還沒幾個異性朋友呢,別吃飛醋了,算了,原諒他一次吧。他會覺得你好懂事好大度,覺得自己不應該在你面前和異性頻繁聊天,從此以後和異性相處掌握好距離和分寸感,不讓你輕易懷疑吃醋嗎?或許會,但那只是少數,大部分的演變是你的“算了”讓他覺得你輕易接受了他和其他異性經常接觸聊天這件事,從而變成他覺得這不是個事,這是應該的。

於是最初是簡單的和兩三個人聊聊共同喜歡的電影遊戲,後來是和更多的所謂紅顏知己抱怨你們兩個人感情中的矛盾,再後來是發現為什麼別的女孩子都比你善解人意,後悔當初喜歡你,從而聊天變得言語曖昧猶不自知......當某天你不小心發現那些他所謂的正常聊天,和他當初追你時的聊天記錄複製粘貼般雷同時,你終於忍無可忍說了分手,結果怎麼樣呢?他不會在當下就意識到愛情是有排他性的,他只會覺得他和別人又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關係,還不是你讓他覺得生活壓抑他才和別人聊聊天找找樂子,這你都要分手,簡直無理取鬧。而他的理直氣壯也讓你無法再相信男生對於感情的專一程度,你會對感情產生滿滿的不安全感。

所以輕易原諒會磨滅掉你在一段感情中三番五次的退讓和付出,會讓對方將錯誤合理化,你不僅換不回一個悔改的伴侶和一段好的愛情,甚至還會丟掉自己原本面對愛情時澄澈的初心。兩個人要想長久的相處下去,靠裝和忍都是行不通的。當對方的某個細小的行為讓你覺得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直接告訴他,不要因為錯小就輕易選擇原諒,認真的溝通之後無非兩種結果——要麼他捨不得你繼而約束自己的行為,要麼他捨不得自己的習慣從而與你分道揚鑣。但無論是哪一種,至少都給你的感情一個果斷利落的出口,這難道不比一次又一次的原諒換來的結果更如人意嗎?

已經不愛了的人也不要輕易原諒,有些人覺得反正已經分手了,我這輩子都不會再接受這個人不會再複合了,那我說句原諒放過他怎麼了?可恰恰是這句太容易出口的原諒才真的害了你也害了對方。

你以為彼此再無交集這篇就徹底翻過去了?不是的,但凡經過必有痕跡。你會在遇到下一個伴侶時不自覺的在心裡對比,如果前任欺騙了你你選擇了原諒,那麼現在這個人只是隱瞞了他的工資金額你要不要原諒?如果前任背叛了你你選擇了原諒,那麼現在這個人天天看直播,偶爾氪金打賞女主播你要不要原諒?是,這些都不是大事,他的工資原本就是他的錢你無權過問,他打賞女主播是對觀賞內容的付費隔著網絡又不會真的出軌。可是感情中的彼此坦誠和信任呢?把時間分散給了陌生人,你本應擁有的陪伴呢?說還是不說?不說憋屈,說了矯情。

看,你對上一個人的輕易原諒讓你在這段感情中變成了不能合理提出要求的人。我們都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教育要寬容,可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勇敢的把“恨”字說出口呢?我給你的是明明白白的青春、乾乾淨淨的真心,而你回報給我的也是真真切切的傷口,是實實在在的過不去的疼,我接受不了,所以我們分手了,可就算是分手了,我也不能原諒,我依然恨你,恨你在與我相處的過程中對我感情的糟蹋。只有你敢於正面自己真實的情緒,不去粉飾太平,你才能在下一段感情開始之前直接告訴對方你接受不了哪些行為。而你堅決的態度也會讓對方知道哪些是底線,互相守住底線的相處才是真的安全和舒服。

你說算了,畢竟相愛一場,就算我不好過,我原諒他,至少他以後的人生會重新出發呀。我得承認能有這樣想法的人都是善良的,都應該擁有美好的愛情和人生。可是善良如果沒有聰明作伴,就往往會好心辦壞事,你以為你的原諒能給他一個嶄新的人生?親愛的,你還是太天真了。

過錯方如果被輕易原諒,往往只會有兩種結果,一種在前文中已經提到了。就是在事件發生的當時以及事件發生後不久的這段時間內,他無法馬上意識到他做錯了。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我們對於對錯的評判標準總是涇渭分明的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外界對別人,我們能輕易的判斷出他這麼做究竟對不對。而另一部分是對自身的判斷,一旦對錯涉及到自身,我們就變得沒那麼理智甚至有些糊塗。所以更多時候我們對於自身的對錯判斷,往往是感性的來自於他人給予的反饋。

如果對方因為我們的行為而悲傷、崩潰、痛哭流涕,那我們可能會心內一緊,默默問自己一句,我是不是做錯了。而如果對方是淡然的、是微笑的、是無所謂的,那這件事可能就得過且過了,你甚至不會去思考這件事是否有對錯。於是,本該及時被改正的錯區就被徹底忽略了,而延續到跟下一個人的相處之中,你看你的輕易原諒會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止步不前、重蹈覆轍。

另一種結果是在事件發生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以後出現的。如果沒有外界的助力,人的自我反思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最明顯的體現是越老越愛回憶過去。

當你已經漸生華髮不復年輕的時候,你不再忙忙碌碌的工作、不再朝酒晚舞的趕場子、不再燈紅酒綠的追姑娘,此時你空閒下來的大把時間用來幹嘛呢?用來溫上一壺老酒,坐在桌邊就著從前的故事一個人喝上兩口。此時你看遍滄桑,終於懂得真情可貴。歷盡多少心酸事,方知當初回憶哪回甘。如同歌裡唱的一樣,那些陳年的虧欠,會像皺紋越長越深。你青春裡辜負的那個姑娘呀,你終究是換不回來了,不要說彌補,你連當面跟她說句道歉的機會都沒有了。

而你現在終於明白了,她當時的那句原諒是打掉門牙活血吞,她所有沒說出口的委屈,都匯成一句話,叫做她愛你。可你回憶起你當時是如何傷害這個愛你的姑娘時,你所感受到的是不亞於她當時所承受的疼。這種疼說白了就叫人生的遺憾,而這種遺憾會讓你所剩的時間越少,心底的懊悔就越重。她當時所有的挺過去,都變成了你現在遲來的過不去。所以有多少人在臨終時放不下的不是一屋子的子女,而是自己年輕時犯下的糊塗債。你看,你的輕易原諒並沒有給他心安順遂,反倒讓他飲恨終身。

所以對虧欠說出不原諒,才是對愛情最好的態度,告訴他我愛你時有多真,我恨你時就有多深,如此,我們才能愛恨扯平,兩不相欠。

《受益人》的愛情感人?呵呵,對過錯輕易原諒的人才最蠢


所以真的別再跟我說《受益人》講的是多麼偉大感人的愛情故事了,這聽起來就像個虛假的玩笑,其本質不過是編劇的意淫而已。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彷彿只要男人洗心革面,女人就必須要原諒過往的一起和他重頭再來。這種強制性的愛情觀會給人錯誤的價值導向。真實生活應該是嶽淼淼也好,吳海也好,他們以後都會遇到屬於自己的感情,但一定不來源於彼此。因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我希望所有觀眾在被感動的莫名其妙的同時,都能正視且銘記,當你在一段感情中開始故意傷害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永遠不該奢望得到對方的原諒。人生路漫漫,遇良人不易,望大家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