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他留给清朝多少白眼

八大山人——他留给清朝多少白眼

八大山人——清朝四大画僧之一,一生创造了数以千计的艺术作品。他在诗、书、画、印四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他另辟蹊径,给后世绘画树立了敢于打破陈规的榜样,三百多年来,不同时期的画坛巨匠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八大山人的影响,在传承他超载时空的艺术观念之后各自成为大家。

八大山人本名叫朱耷,是明朝皇家后裔,在明清易代后他便出家为僧,因其藏有一本《八大人觉经》的比书,便以八大为号。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将【朱】字拆开成牛八,他的一个兄弟用了牛字为姓,而他便用了八这个姓,而且将“八大山人”写的像“哭之笑之”这也反应明清相易之后,他内心那种痛苦跟无奈。

八大山人——他留给清朝多少白眼

明代自崇祯皇帝自缢而亡时宣布着明朝的灭亡,此时的八大山人正好是十九岁,恰好刚刚成年。作为皇室后裔,他不可能去跟清人服软,但若是不服软便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他就选择出家为僧。遁世的八大山人既保全了自己,又可以因为一个世俗外人这样一个身份来说很多自己想说的话。

八大山人的画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少,画面简洁精炼,显得非常空灵。但这种”少“并非空洞,而是少里面藏着多,很有哲学味道,这倒也像极了现在美学上提出的一个观点——少即是多。

八大山人——他留给清朝多少白眼

【少】首先是精炼,是概括,一个人的技巧如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总是愿意用最少的语言,将最重要的意思表达出来。从不愿意多说一些没意义的话,一个人在技法还没成熟之时,总是喜欢做加法,而技艺娴熟后便会越来越喜欢做减法。

影响八大山人的画风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他僧人的身份,佛家讲究【空】讲究【少】。而八大的画风之所以看起来如此空灵,我想这跟他学佛的身份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当然国画本身也讲究留白,而留白既可以是天,又可以是水,还可以是画面本身的不着墨处等等。国画中的留白是能够把观画之人带入画中的,它能给看画的人无限想像,空白处在你看来可以是水,在我看来却可以是天空。留白越多,供人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大。

八大山人——他留给清朝多少白眼

我们看八大画作,其中有很多鱼鸟花草,往往画面中都只有一个主体,可能就只是一只鸟,也可能只有一根树枝,然后上面画只小虫子。对于这种构图我们在观画时却并不觉得他很空,反倒觉得这样的画面感给我们一种非常辽阔的空间。

这便是笔画的张力,它能够充实画面,只要你构图巧妙精到,画面中哪怕只有一片叶,也会觉得很饱满。在这一点上,八大山人有着非凡的艺术天分,他在构图上面是非常奇,同时也是非常之险绝的。

按照他的构图画法,可能一般的画家就会觉得肯定完蛋,但是笔墨一到入他的手中,便会变得无比灵巧。

八大山人——他留给清朝多少白眼

八大山人曾将中国写意花鸟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承袭了五代徐熙的野逸,吃透了宋代文人画的传统,又汲限沈周、陆治等人的技法,借徐渭、陈淳之风集众家大成,创立了独特的风格。

他画面中所有的主体,其实都是他自己本人,与其说那些是他的画作,倒不如说是他留给后世的自传,只不过是用画面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无助、孤独、空灵都在画面里,他的花鸟其实就是他自己。

国画的最高境界往往不是在于画面本身,而是透过画面来表达作者内心的一些东西。我画只是为了表达我的内心,并不是画给别人看的,也不为任何人画。如果能看透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看看他画的鱼、鸟,就会理解为什么都是半个眼珠,都是翻着白眼的。

因为他不想看这个世界,他只想给这个世界一个白眼。

八大山人——他留给清朝多少白眼

八大山人画鸟有两个含义,其中一点就是画鸟便是空,佛教里说鸟道是空。鸟的飞行路线,他的道路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看他的画作,多数的鸟下面是没有依托的,没有石头,没有树枝,站在一个空的地方。

另外还有一个含义,便是他内心的孤寂,开馆天台山,山鸟为门徒。他的内心已经孤寂到不想面对任何世人了,完全就是一个不想看这个世界一眼的心态。

八大山人——他留给清朝多少白眼

二十三岁削发为僧,五十五岁回到故里,八大曾以逃避来抚慰身心的绞痛,而此时他内心完全没有任何牵挂,以驴为名,卖画为生。晚年的八大山人完成了对永恒的中叩问,完成了由故国情怀的清思,到生命价值求索的转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