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T+0呼之欲出!资本市场大变天!适者生存,请系好安全带

A股T+0呼之欲出!资本市场大变天!适者生存,请系好安全带

这个周末又出重磅消息王炸。

记得3月第一天新证券法实施,全面注册制、完善退市制度、加强信息披露、以及"中国版集体诉讼"等制度的落地,标志着中国股市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一个多月之后,此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到"制定出台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坚持市场化、法制化改革方向,改革完善股票市场发行、交易、退市制度",相当于将股市和资本市场改革朝着更深远的方向推进了一步。

1

内容

今年A股市场的改革,无疑围绕着发行、交易、退市这三大环节进行。

交易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推进注册制全面落地生根。目前科创板是实施注册制,主板和创业板依然实施审批制。未来注册制会按照创业板、中小板、主板的顺序逐步放开。

而退市方面,目前A股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退市指标体系,包括财务造假、交易违规、欺诈、重大违法行为、以及面值退市(交易价格连续20天低于1元)等指标。2020年4月1日,上交所对ST保千实施退市,成为2020年的退市第一股。

截至4月10日收盘,ST锐电已经连续19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下周一如果无法回到1元以上,则ST锐电将成为2020年第二个退市的股票。刚刚过去的两年,我们见证了大量公司面值退市,例如雏鹰、恩吉、中弘等,还有因重大违法行为退市的长生等。

未来伴随着发行制度的优化和退市制度严格执行,A股市场去腐生肌,投资价值明显增加。除了发行和退市制度之外,交易环节也是一个资本市场价值的重要体现因素。而A股市场交易环节的三大不合理因素--T+1、涨跌停、禁止做空--多年以来也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此次《意见》中"完善股票市场交易制度"的提法,引发业界对"T+0制度"、"取消涨跌停"等改革的憧憬。

早在A股市场建立之初,交易是T+0的,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就可以卖。同时,最初的A股也是没有涨跌停制度的。但对于刚刚建立不久的股市而言,这样开放的交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波动。

随后1995年1月1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同时推出T+1制度,防止股票市场风险。大约两年后,1996年12月16日,沪深两市推出股票涨跌幅度限制,规定每天每只股票价格的涨幅与跌幅不得超过10%,禁止涨跌幅超出10%的报价,俗称"涨跌停板"。自此,T+1和涨跌停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几乎伴随了A股市场的生命历程,也成为中国股市最鲜明的特色。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当年推出T+1与涨跌停板制度,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股市整体的风险,避免了初创的中国股市遭遇重大危机,也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在一次次全球金融危机之中能够坚强地活下来。

但是到了今天,A股市场已经发展壮大了,这样的制度显然已经不再符合股民和金融机构的需求,因此取消T+1和涨跌停板制度的呼声再起,成为未来股改的题中之义。

2

迫切性

2020年推出股市改革,有一定的迫切性。

站在历史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通过劳动和交换,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继之而来的就是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在这一环节,不同的国家策略不同。其中"藏富于国"并且国家进行投资,将投资收益发放给居民的方式,包括新加坡、北欧国家、石油生产国等。而"藏富于民",居民将自身的财富进行全球配置,是另一种方式,包括日本、香港等。

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国内(经济体内部)自身优质资产数量不足。像香港、新加坡这种袖珍经济体不用多说了。北欧人口太少,也不足以支撑充足的优质资产。中东产油国本质上国内没有企业,他们的财富是靠贩卖石油积累起来的,因而必须进行全球投资。唯一的一个例外是日本。日本人口2亿,有众多的国际巨头企业,但日本在土地泡沫破裂之后,经济长期低迷,加之后来无限QE与QQE,是的它的股市、以及政府债券都成为了垃圾资产,因此日本居民也必须进行全球配置。

所以,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来讲,优质资产只有美国的上市公司、DM政府债券、EM部分债券,以及部分DM和EM的股票。未来大国金融博弈的根本,是创造优质资产能力的博弈。谁能创造优质资产、谁的货币就会升值、谁就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袖珍经济体可以依附大佬,但大国必须自强。

因此,中国当下一个迫切的紧急的任务,就是让更多的优质公司上市,以及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让更多的优质公司跑出来。这在客观上就要求,A股市场必须改革。而且不再是以前那种修修补补式的改革,而是根本性的改革。

3

影响

无论是注册制、退市制度、T+0还是取消涨跌停板,对于A股市场而言,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有人说开放T+0之后就是游资的天下了,还有人说如果取消涨跌停板那么就应该限制散户入场。

在我看来,有什么样的交易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市场生态与之相匹配。须知美股实施的是T+0,没有涨跌停,还可以做空,但散户依然倔强地存在下来了,不少技术人士自己开发程序化交易,玩得不亦乐乎。

散户的特点是本金少,每笔金额小,交易频繁。在美国市场,有些股票面值高,交易费用贵,不适合散户;但是产品创新,搞出来了许多ETF,以及基于ETF和指数的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这样就又为散户提供了交易工具和生存空间。所以,去散户化不是股市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真正的一个成熟的市场,是应该让机构和散户各自找到适合的竞技场。

此次股改的直接影响有三个,首先是每日成交量进一步放大,其次是新股发行会变得更加频密,这两点都直接利好券商与金融机构。第三个影响是对于市场交易而言,此前的一些策略会失效,同时一些新的策略会被开发出来。

举个例子,如果取消涨跌停,那么打板策略可能就没有了。同样,如果一只股票一天可以跌八九成,像瑞幸这种情况,那么游资爆炒垃圾股的玩法也可能就要绝种了。

游资也怕啊,毕竟之前最多就是吃几个跌停,还能左右口袋互相倒腾倒腾,左脚踩右脚往上窜窜;如果未来取消了跌停,曾经的小伙伴一扭脸成了对手盘,交易所再来个神助攻,一篇问询函发过来,分分钟操刀自割,一天就给你跌80%。这样自相残杀,几轮下来,游资就割干净了。

T+0也是一样的,不要以为T+0之后散户会绝种,在我看来,如果实施T+0,也许散户反而没那么好欺负了。

比方说,一直股票,庄家早晨拉拉涨停,散户跟进,下午一笔大单直接封跌停玩"天地板",散户不就埋了吗?放在T+1,散户只能认命;但如果T+0了,那你试试看。散户也有聪明的,到了下午一看势头不对,赶紧拔腿就跑啊,请问你还怎么割?弄不好最后被割的是早晨拉涨停的那帮庄家^^

所以,不要简单线性地认为,开放了T+0,或者取消涨跌停,市场会进一步"去散户化"。任何交易制度的改变,带来的都是整个生态的演进。如果T+0了,那么基金而言,对指数的跟踪会更加精密,这样有利于推出更多的基金产品,以及ETF,那么原先参与股票交易的散户可以转战到ETF上面,形成一套新的生态。

4

总结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了30多年,这个时候推出一系列改革政策,会使得市场更加健康、健全、完善。那么短期而言,利好哪些股票呢?这还用说吗,肯定是一众券商。当然也利好整个A股市场,所以下周一大概率又是个普涨。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巨变将至,请系好安全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