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口碑爆棚竟是因為模仿它

《龍嶺迷窟》開播以來高開高走的勢頭是近年來極少見到的現象,該劇開播的第二天就在豆瓣上獲得了8.3的高分,僅隔兩日評分就增長了0.1達到了8.4分,《龍嶺迷窟》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盜墓題材是這些年最熱門的影視題材之一,這一題材下由兩大流量IP《鬼吹燈》系列和《盜墓筆記》系列改編的影視作品很多,為什麼潘粵明、姜超、張雨綺主演的《龍嶺迷窟》成績會如此突出,在筆者看來是《龍嶺迷窟》找到了該題材的正確的打開方式。

《龍嶺迷窟》口碑爆棚竟是因為模仿它


《龍嶺迷窟》在題材上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好萊塢大片《奪寶奇兵》類似,雖然《奪寶奇兵》被歸為動作、冒險類電影,但是其探險、尋寶的本質是和《龍嶺迷窟》一樣的。該片是是由好萊塢大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被譽為“票房靈藥”的哈里森福特主演。影片一上映就取得不俗的成績,以致現在豆瓣上還有7.9分的評分。

《龍嶺迷窟》口碑爆棚竟是因為模仿它


該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主要是在以下幾點上下足了功夫。

01文化屬性強烈,代入感極強

美國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建國只有幾百年的時間,歷史短暫不可能擁有寶貴的文化遺產。只能到歷史悠久的其他國家去尋寶,然而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能否得到美國民眾的認可就成了《奪寶奇兵》能否被認可的障礙。

斯皮爾伯格通過在影片中加入了西部牛仔元素——主角身上的牛仔帽、牛仔靴、馬鞭,成功的在影片中植入了當時流行的牛仔文化,拉近了與民眾之間的距離,使觀眾更容易被帶入。

02注重情節設計

探險、尋寶的本質,註定了電影中的尋寶者與自然環境以及時間是主演矛盾。而想要尋找到被時間淹沒的寶貝,必須從歷史典籍以及相關的歷史傳說中尋找線索。這段尋找線索的情節本身就很乏味,但是又很重要,因為它的存在關係到尋寶的合理性。

斯皮爾伯格在這部分情節中設計了密集的包袱。這其中包括幽默詼諧的對白,橫生枝節的意外,以及奪寶人的截胡不僅增加懸念,也使得故事的情節更緊湊,不會讓觀眾因故事平淡而出戏。

斯皮爾伯格正是因為做到了以上兩點,才能讓觀眾欣賞了一個生動的故事。《龍嶺迷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口碑也正是因為做到了這兩點。

01劇情更有代入感

盜墓在華夏文明史上由來已久,也是傳統職業之一,這種行為不光存在於民間,連孫殿英這樣的大軍閥都曾盜過墓,所以這一題材很容易被觀眾所接受。再加上劇中的“倒賣磁帶”“臉盆鎮西瓜”“80年代的二簡字”等細節的展示,無形中拉近了年代感,更容易將觀眾帶入到劇情中。

02情節設計生動有趣

《龍嶺迷窟》中由“李大嘴”姜超飾演王胖子,說明導演要給觀眾一個更接近原著的王胖子,也給這部劇罩上了喜劇的色彩。連一向嚴肅的老戲骨王奎榮,在出演劇中算命先生“陳瞎子”一角時都轉變了風格,變得幽默詼諧,懟王胖子,調侃胡八一,為劇情增添了幾分幽默。

尤其是胡八一、王胖子、大金牙與村民搏鬥的戲中更能看出導演是要帶著《龍嶺迷窟》走喜劇化的思路。打鬥場面雖然簡單,但是非常吸睛。村民追逐追到吐,一群人追逃中的快鏡頭,村民被打飛的牙齒落到王胖子嘴裡的慢鏡頭,王胖子被村民勒的吐出了那顆落進嘴裡的牙齒。這一系列的細節設計和處理都使劇情變得生動有趣。

目前從《龍嶺迷窟》播放的效果和取得口碑來看,盜墓題材的作品走喜劇化這條路無疑是最受歡迎。最後能取得怎樣的成績還取決於導演和演員對於搞笑尺度的把握,畢竟搞笑不是主線。

您覺得《龍嶺迷窟》拍出了您心目中的《鬼吹燈》樣子嗎,請留下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