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多的人,都會這樣為人處世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歡迎大家訂閱專欄,閱讀更多精品文章!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能夠讀懂人情世故,高情商為人處世的人,才是真正的處世高手!

為什麼是高情商?就是讓他人舒服,自己也舒服;讓他人得到了利益,自己或許暗地裡得到了更大的利益。這就是謀聖鬼谷子所說的:“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也是如道家始祖老子所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真正聰明的人,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耍小聰明的人,往往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正如曾國藩名言所說:“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明代處世奇書《菜根譚》中留下2句至理名言,告訴我們:真正的處世高手,往往都有以下這2個特徵!而且,福氣多的人,都會這樣為人處世!

福氣多的人,都會這樣為人處世


01、讓三分

《菜根譚》說:“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在狹窄的路上行走,要留出一步讓別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飯菜,要留出點讓別人分享。這是讓你最快樂的處世方法之一。

越是蠢人、笨人,格局小、目光短淺,越是喜歡為了眼前的一點利益而斤斤計較。最終,他們爭得越多,失去得越多,還討人嫌,人緣不好,真可謂是“失道者寡助”。

但是真正會處世的高手,大智若愚,以不爭的態度去爭,遇事禮讓三分,最後反而獲得的最多。正如老子《道德經》所講:“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爭不是消極怠工,而是智取,是以德服人。

福氣多的人,都會這樣為人處世


“孔融讓梨”的故事堪稱是婦孺皆知,表面上看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吃虧,主動吃了小的梨子;但是他通過此舉展現出了謙讓的傳統美德,打出了很好的口碑效應。因此大家都對孔融的印象很好,他也很順利地當上孝廉,在官場上也是順風順水,被譽為“建安七子”之一。

古語云:“一爭兩醜,一讓兩有”,此話一點也不假,而且有歷史典故為證。

話說,清代康熙年間,大臣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雙方都不肯相讓,甚至將官司打到了縣衙。張家人千里傳書到京城向張英求救,張英收到家書後批詩一首雲:“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福氣多的人,都會這樣為人處世


張家人豁然開朗,羞愧難當,於是退讓了三尺;吳家人見狀,也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於是便在兩家圍牆中間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名曰“六尺巷”。

時至今日,安徽桐城“六尺巷”依然保存完好,它也被視作是中華民族“謙讓”美德的象徵。

所以說,真正的處世高手,是懂得遇到利益糾紛的時候,禮讓他人三分,退一步海闊天空,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他們用不爭的態度去爭,最後福氣反而最多!

福氣多的人,都會這樣為人處世


02、藏一點

《菜根譚》中說:“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君子的心胸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正大,坦坦蕩蕩,沒有不可告人的事,應該讓人知道;而他的才學和本領,應該像珍藏珍珠美玉一樣,不可輕易讓人知道。

如何看穿一個人是否有心事,看他的眼睛就可得知。正如《孟子》所說:“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聽他的言談,觀察他的眼神,人們怎麼來隱藏呢?

孟子還解釋道:觀察一個人時,最好莫過於觀察他的眼睛,因為眼睛掩蓋不了一個人內心的醜惡。心地光明正大,眼睛就會明亮;內心不光明正大,眼睛就灰暗無神。

做人,我們要坦蕩,堂堂正正,對得起天地良心,自然可以通過眼神流露出一股“浩然正氣”。這也是一種智慧的做人之道,也更容易獲得他人好感與信賴。

福氣多的人,都會這樣為人處世


但是,才華和本領就不能隨便顯擺了,我們儘量要大智若愚,儘量低調謙虛做人做事。因為“滿招損,謙受益”,也如《易經》所云:“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在聖人孔子看來,君子的標準是“訥於言而敏於行”,少說話少炫耀,但是做事情要雷厲風行,腳踏實地。

為什麼越是有才華的人,越要懂得內藏呢?因為“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聰明太過顯露,這種人品德單薄無依;才華太高的人,福分也顯得相對少一些。

福氣多的人,都會這樣為人處世


​曾國藩更是在家書中經常強調驕傲的危害:“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古言凶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等等。

楊修遭曹操殺害,因為他在曹操面前顯擺自己的聰明;韓信被劉邦殺害,是因為他喜歡居功自傲,炫耀自己的才華;西晉鉅富石崇被滿門抄斬,是因為他為人高調,喜歡炫富、鬥富,招致了他人嫉妒;韋誕的墳墓被鍾繇盜伐,因為他在墳墓裡秘藏了自己的愛物。

才能和錢財一樣,都是可以榮身,也可以殺身,稍微不慎重,便會給人帶來殺身之禍。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懂得隱匿才華,韜光養晦,低調而謙卑做人,最終福氣更多。

福氣多的人,都會這樣為人處世

結語:

為人處事讓別人一步,這樣才算是高明,退讓一步是日後進步的基礎;待人接物寬厚一點是福氣,與人方便就是自己方便,有利他人是為了對自己更加有利。因此真正的處世高手懂得利益面前讓三分,與他人分享。

懂得內藏才華的人,競爭對手越少,人生阻礙越小,也能夠笑到最後,正如《處世懸鏡》中所說:“藏者勝”。這就好比《易經》中所說“潛龍勿用”,不是不作為,而是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我們要潛伏,蓄勢待發。低調做人,儘量避開許多不必要的攻擊,而這就是聰明人的處世之道!

真正的處世高手,往往都有這2個特徵——讓三分、藏一點。大家不妨自我對照一下,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2個優點;如果沒有,需要引起注意,及時調整喲!

閱讀更多為人處世的精品文章,歡迎大家免費訂閱本專欄!下期再見!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