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眼下油價是跌的令人感到精神振奮!油價別說是跌價了,只要不漲價就謝天謝地了!所以我只能繼續希望油價越走越低!於是乎原先加92的也都紛紛開始嘗試著加原先捨不得的95號了。可是且慢!老話題又來了:中石油,中石化,去加誰家的?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網上有個非常流行的說法是,南方石化北方石油。意思大致是南方是中石化壟斷的,南方地區油品是中石化更好;而北方反之。那麼這個說法究竟是對是錯?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這似乎讓人想起“南電信北聯通”來。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中石油的來歷和背景:

根紅苗正!石油老大!


首先請出“大哥”中石油!為啥說它是大哥呢?這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它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企業,沒有之一!它的前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工業部。成員也大多是來自於解放後的第一批退伍軍人和軍官。中石油是真正的“根紅苗正”。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具有濃重軍隊色彩的共和國的石油部曾經被無數次寫入小學課本,比如我們熟知的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鐵人”王進喜等等,因此改制成為企業之後,中石油依然是我國最大的石油企業,沒有之一!目前全年燃油提煉總量大約是中石油的2倍不到一點。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中石化的來歷和背景:

平衡南北方石油供應


而反觀中石化,它又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呢?1983年那會兒,國家石油部還沒有變成中石油之前,部門裡面的部分科室和團隊被抽離出去,然後同時從國家化工部、國家紡織部分別抽調了一些領導班子和骨幹人員,共同組建中國的另一個石油企業。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目的很簡單:為了適應當時我國改革開放之後的交通運輸的大發展。因為中石油由於歷史原因,國內的陸地油田的經營、開採業務幾乎都是他承擔的,較少涉及到進口原油業務。類似的問題還體現在中海油身上(1982年國家為了開發我國的海洋石油資源,成立中海油,直屬國務院管轄)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因此當時國內急需要進口大量的國外原油,才能堵上汽柴油消耗量的漏洞。另一方面,我國的陸地油田大多都在我國北方,而南方很少油田資源。為了同時平衡我國南北方汽柴油的供應網絡,於是中石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坊間傳聞一:國內油田歸中石油,

原油劣質,所以出產的汽油就差


因為當年這樣的佈局下,我國北方地區中石油加油站遍地都是,而南方地區則相反,到處都是中石化。於是就有網友說,中石油用的大多都是國內油田的原油直接提煉;而中石化則更多是進口原油,中東地區石油品質太好了,因此原料好,出來的汽油自然也好。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那麼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因為大虎悠看到這種說法在網絡上算是比較主流。但是大虎悠覺得也許這個見解是“以訛傳訛”。事實上這裡存在2個疑點:首先當年國家為了避免一家獨大,因此在1990年前後是重新給“兩桶油”分配了一下“資源”。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當年油田基本是按照長城北給中石油,長城南給中石化重新分配的,以避免一家獨大。所以,勝利油田,中原油田,華北油田,河南油田等全都劃給給了中石化。也就是說“中石油只提煉國內油田,中石化只玩進口原油”的時代,早過去大幾十年了!這陳年爛谷的東西真心可以別再提了!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坊間傳聞二:中石化冶煉進口原油,

原料高檔,所以出產的汽油也好


第二個疑點很重的說法,就是關於中石化進口的原油品質比國內高這件事情。事實上大虎悠在去年就說起過,人家老外對我們中國的“管控”可真心不是瞎胡鬧的。好東西留給中國?你怕是還沒睡醒!真正的高純度輕質原油早去了美帝了,哪裡輪得到中國?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事實上中國從中東海灣地區拿到的原油,大多都是高硫含量的中質甚至低質原油。價格確實比優質的便宜,但是需要更為嚴格先進的冶煉工序去“伺候”。而從俄羅斯過來的油氣資源大多都是天然氣,較少石油資源。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其實大家都是“超級央企”,

差距真的有那麼大麼?


因此從這一點上看,中石油、中石化的原油來源其實差距並不會太大。而且同樣作為超級央企,一個是原先的國家石油部,一個是原先石油部、化工部、紡織部裡抽調部分科室聯合組建,他們都算是國內石油行業裡的“泰山北斗”,科研力量和冶煉工藝也不會有太大差距。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中石化方面因為和BP集團(大英帝國石油公司)的合作合資日益加深,2008年開始從英國引入的“專利多次裂解技術”生產出來的汽柴油品質明顯提升(理想情況下甚至無需任何添加劑直接提煉出97/95標號)。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而中石油方面也一樣與BP集團有合作,旗下的蘭州石化也不是吃素的,近期他們的自主研發的LZR-30R催化裂化催化劑成功中標美國雪佛龍加州煉油廠,標誌著在國際高端市場得到認可。退一萬步說,無論是中石化還是中石油,中科院院士那種級別的國寶級教授一定不會少。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汽油耐不耐燒,

關鍵在密度!


那麼最終導致汽油到底耐燒還是不耐燒的原因,僅僅剩下一個:汽油密度。因為汽車的電腦控制空燃比,是按照“重量”為單位的。通常發動機每吸入15克的空氣就需要噴油嘴噴出1克的汽油。然後混合、點燃、於是發動機運轉。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但我們加油的時候的計量單位卻是“公升”。因此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密度越高的汽油肯定就越耐燒。因為同樣一箱子汽油,重量卻更大了!網上有文章稱“中石化、中石油的汽油密度不同”,而我查閱了關於汽油物理指標的國標:《GB-17930-2016車用汽油國家標準》。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希望能有機會做實地調查!


根據國標顯示,如今的國6A級別汽油的密度必須符合每公升720克~775克(溫度20度)的標準才算合格。按照這個標準來算,1公升汽油的重量可能會因為提煉廠家的不同而存在50克(一兩)的差距!按照普通家用汽車油箱平均50L來算,最大差距將達到2500克(2.5公斤)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2.5公斤的汽油大概能有個過3.5L的樣子,大概能讓車子多(或者少)跑個50公里左右(絕大多數小轎車)。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同的品牌加油站的油品也許真的會因此而導致“耐燒性能”的差別。


中石化的汽油,真的比中石油好?密度才是關鍵!


之後針對上海本地的不同加油站的汽油密度,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可能會去真的做一期汽油密度測定,但眼下條件還沒成熟。因此今天大虎悠想聽大家說說看,在你們當地是否有對比過兩桶油的汽油誰家更耐燒?好讓大虎悠大概有個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