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也是藥啊……

最近的行情,就是典型的箱體活塞運動。跌2天,然後漲2天。這樣的局面,直到有一天,被外力打破。

因此,低吸模式,是最吃香的。

最近市場熱度最高的當原油莫屬,聽說煙臺一大哥在中行掛單花一萬塊抄底原油,現在欠銀行2.66億元,真是“活久見”。

再次王道君要再次勸誡大家,不要去參與那種,期貨等高槓杆的玩意兒。不熟悉的市場,不要參與,要在自己能力圈之內投資。這是王道君一直以來的良心勸告。

這個行業也很香

農業最為我國的第一產業,對國民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王道君作為農二代,深知馬上要進入春耕的時候了,每年的4月份到9月份都是農民伯伯最忙的時候。其中也是農藥銷售的旺季,王道君翻看了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報發現有個特點,它們的主要收入都集中在二季和三季上。這也符合產業的週期特徵。

農藥也是藥啊……

農藥的作用雖然是殺蟲、除草,跟醫藥板塊相反,但是農藥也是藥啊,這個產業鏈還是很大的,技術水平還是很高的。

具體來看的話,農藥屬於精細化工行業,上游主要為石油、化工等提供原料,中游包括中間體、原藥、製劑三個細分行業,下游為農作物或非農應用,中國目前還是農業大國,短期內這種狀態不會改變,那麼可以確定這個行業的需求應該是長期存在且相對穩定的。

農藥也是藥啊……

農藥跟很多醫藥公司一樣,賺大錢的是國外的龍頭公司,比如拜耳、先正達、巴斯夫等等,雖然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農藥生產國,但是國內企業主要為海外農藥巨頭做中間體、原藥加工,因此全球約60%的原藥來自中國,對外出口比例能達到70%以上,幾乎覆蓋全球主要農藥市場。

然而,在製劑方面,由於我國目前尚未形成專用的農藥助劑工業體系和農藥助劑的質量檢驗標準,導致很多海外農藥巨頭從我國農藥原藥企業購買原藥加工復配為農藥製劑並向國內銷售,賺取高額利潤。製劑生產較少,賺的都是辛苦錢。

雖然賺的是辛苦錢,但農藥行業小日子過的還算滋潤。A股農藥板塊一共有24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1500億,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968億,淨利潤85億,約等於20倍左右的市盈率。財務特點的話,經營現金流不錯,2018年達到了116億。ROE和毛利率也不錯,2018年分別為10.53%和9.39%。

農藥也是藥啊……


默默無聞的牛股

市場上總有些牛股不是總出現在最熱門的行業中,那些熱門行業中走出的牛股少之又少,反而是那些平淡無奇,不被市場參與者經常提及的行業中經常能出現很多大牛股,一般都是5倍10倍甚至更高的牛股。

農藥行業也有這樣的特徵。揚農化工就是一個例子,揚農化工的K線走的太漂亮了,典型的成長股走勢,四年三倍。期間雖然有很多次回撤,但是很快創新高。

揚農化工是菊酯、麥草畏行業龍頭,主營殺蟲劑(擬除蟲菊酯)、除草劑(草甘膦、麥草畏)和殺菌劑(氟啶胺)生產銷售,此外,公司現金9.13億元收購中化作物、農研公司及緊鄰優嘉植保的寶葉化工,受益於中國化工、中化集團的整合。

農藥也是藥啊……

至於大漲的原因,無它,人家業績好,2019年預期淨利潤12億,較2016年差不多也漲了2倍。

(王道君總結多年的股市經驗發現,任何一個長期牛股的誕生,它的背後一定、肯定、必定是有良好的業績做支撐的,要不然就變成炒概念了或者炒妖股,對於炒妖股後期的結果大概率是曲終人散、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地雞毛,所以說業績才是王道)

結束語

全球農化巨頭相繼開啟了整合之路,據統計,2015-2018年國內農藥企業CR20由44.22%提升至54.98%。2018年全球農藥銷售前20強銷售額佔行業整體銷售額比重已經達到86.63%。可以預計,通過整合升級,未來我國農藥企業也將享受產業鏈兩端帶來的利潤增長。

疫情之下,這個板塊確定性強一些,但是性價比並不是太高,一是具有較強的週期性,二是行業的天花板是能看見的,市場給的估值並非一成不變,現在市場給主要公司的估值也就是20倍左右,靠盈利驅動收益的話,收益率並不高。

但是之所以王道君把這個板塊寫給大家看,還是想表示,這個板塊值得跟蹤,長期看,說不定能產生千億市值的公司。畢竟中國是農業大國,還有行業集中度在逐步提高。畢竟投資不僅僅只關注當下,更要面向未來……

農藥也是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