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近在咫尺,德軍為何功虧一簣?

“蘇德大戰”爆發後,德軍勢如破竹。在傾巢而出的德國軍隊奮力打擊下,倉促應對的蘇聯士兵連連敗退。隨著戰爭的不斷進行,蘇軍此前的一些弊端也在不斷暴露著。

截止到7月份,德軍在南路推進300~350公里,在北路向前推進了400~450公里,在中路幾乎佔領了白俄羅斯的所有領土,在西方向前推進了450~600公里。這樣的速度實屬令人吃驚,達到了希特勒的預想。那麼蘇聯軍隊又會如何應付呢?

“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近在咫尺,德軍為何功虧一簣?

希特勒發動“颱風”攻勢,第一階段完勝蘇軍

1941年9月30日,以“颱風”為代號的德中央集團軍群浩浩蕩蕩地向東開進,它的最終目標是莫斯科。在絕佳的戰術指導下,德軍常常憑藉著軍團之間完美的配合,多次分割並圍殲蘇聯的大量兵力,這種戰術屢試不爽。直到10月13日,通往莫斯科的第1道防線終於被德軍的鐵甲撕開了一道大口子。10餘日全線逼近莫斯科的戰果令人驚歎,但這一階段德軍的勝利卻並不偶然。

首先在這場攻勢的發起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德軍的出奇致勝。上級的出色指揮,軍隊的訓練有素是“颱風”計劃前期完美執行的關鍵所在。掌握了戰場上主動權的德軍不慌不忙地部署進攻,而蘇軍往往因為無法確定對手的主攻方向而連連敗退。奇兵的價值在於其突然性,當謀劃已久的德軍與準備不足的蘇軍交戰,勝負往往頃刻可見分曉。

“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近在咫尺,德軍為何功虧一簣?

另外,德軍在戰場上常使用的“迂迴”並圍殲的戰術也對其勝利幫助不小。在10月2日至10月中旬之間德軍這一戰術成效尤為顯著。由古德里多統帥的坦克群沒有直接進攻距離更近的布良斯克和維亞濟馬,而是佔領了二者東部200公里處的奧廖爾。在切斷該處與布良斯克間的公路後,便向布良斯克迂迴包抄前進,不僅順利佔領了布良斯克,還在布良斯克南北兩邊分別將蘇軍一舉包圍。與此同時,德第四、第九集團軍,憑藉著第三和第四裝甲集群的猛烈進攻,迅速突破蘇軍防禦陣地,並由南北兩邊向維亞濟馬衝去。這種巧妙的進攻方式完成了三個大包圍圈將蘇軍團團圍住,德軍可以很容易地將目標軍隊吞下。

最後,希特勒的“賭徒精神”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事實上,從他帶領納粹軍隊起,瘋狂的行為就從未停止,冒險激進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次行動也不例外。“颱風”計劃就像颱風一樣狂暴,不僅將火炮與迫擊炮的數量由不足1萬門增至1.4萬門,更瘋狂的是,蘇德戰場上的4個坦克集團軍,希特勒調用了3個用於莫斯科戰役。不成功便成仁,這樣的殊死搏鬥更有成效,但同時也是德軍經此一戰元氣大傷的重要原因。

“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近在咫尺,德軍為何功虧一簣?

德軍攻勢猛烈,蘇軍退守莫斯科

面對著德軍的瘋狂進攻,憂心忡忡的斯大林緊急召回正在列寧格勒指揮作戰的朱可夫。朱可夫元帥分析認為,德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莫斯科。事實確實如此,德軍將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從列寧格勒地區調往中央方向,而該地已現有的兵力並不足以再次發動進攻。

很顯然德國德軍準備抽調並集結主力部隊向莫斯科發動最後的進攻。有了明確的方向,斯大林不再遲疑。許多駐守地方的蘇軍被抽離用於保衛莫斯科,莫斯科——莫日艾斯克防線被視為重中之重。

德軍離莫斯科最近的一次在紅波利亞納,距莫斯科僅27公里。當德軍的元帥拿著望遠鏡凝視著克里姆林宮尖頂閃閃發光的紅星時,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但德軍離莫斯科越近,遭到的阻礙就越大。那時莫斯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強大的蘇聯已無處可退,因為後面就是莫斯科。”每個人都以誓死如歸的精神,戰鬥到流乾最後一滴血。死守駐地以至全營甚至全團一人不剩的壯烈事蹟也時常發生著。

“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近在咫尺,德軍為何功虧一簣?

突如其來的酷寒為蘇軍創造反攻機會

隨著戰爭趨於白熱化,德國軍營中的抱怨也是日益加劇。連續作戰的疲憊,傷亡慘重的戰爭都讓士兵們開始厭倦。或許他們會想起與家人圍在火爐邊的溫暖,或者是為手上沾染的鮮血而愧疚,於是開始有一大批德國軍官向蘇軍投降。過於深入導致供應線的大大拉長也為德軍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相反蘇軍卻越戰越勇。

就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一場提前了1個月的大雪成了壓垮德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大炮瞄準鏡失去了作用,飛機油箱被凍裂,坦克的燃油凍結,甚至由於冰凍步兵的步槍、機槍等自動機也無法使用。身穿單衣的德國官兵只有龜縮在戰壕裡挨凍受餓。面對這一絕佳機會,蘇軍毅然選擇反擊。在勝利的鼓舞下,蘇軍的攻勢越發猛烈,大片土地被收復,而希特勒的苦心經營就此化為泡沫。

“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近在咫尺,德軍為何功虧一簣?


德軍為何功虧一簣?希特勒最大的錯誤就是組織了這樣慘無人道的侵略性質的軍事行動。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是蘇聯人民歷經艱苦卓絕的奮鬥導致的必然結果。這場戰役中,蘇聯人民打破了德國法西斯軍隊常勝不敗的神話,也使得德國元氣大損。它不僅讓蘇聯人民和世界人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也為此後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的勝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莫斯科保衛戰”:勝利近在咫尺,德軍為何功虧一簣?

文|潯陽巴巴|二戰風雲篇

感謝觀看由「潯陽巴巴」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