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说句实话: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需要工作!

连续两周,我都在做招聘的工作。至于为什么是我来,而不是HR一个人搞定,真相:她太忙了。于是每个部门都参与进来,做一点分担。

忙在哪?

我们公司在武汉,没错,据数据显示,春节的时候,武汉1500万常住人口中,离汉500万,也就是三分之一。对比我们公司的人员流失数据,比例差不多,因为我们团队比较年轻,本身就有大量高校实习生。

所以,自然而然的,要么是业务缩减导致的自然流失,要么是适应不了线上工作主动流失,要么就是家里不放人……我们只能让步于家长。

这三类,都是可以按流程走的,虽然多而杂,但并不难。

最麻烦是「赖着不走的」,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让我干活我先应着,你问我进度我没有,但你让我走我不走,反正国家规定,这时候的企业不能开除员工,所以工资你还得照发。简称:老赖。

不提这些不开心的事,说一说这两周我接触的应聘者,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

相对实际。

比起语气里透露出来的“我想做什么”,更多人会说“需要我做什么”。

我写过公众号,学了2年的新闻传播,我觉得贵公司的新媒体业务上,可以用得上我。

我个人觉得,这种变化不是坏事。比起实现个人抱负,先满足企业需求,才能逐渐获得更多的机会,否则「抱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说句实话: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需要工作!

这次疫情,让我知道:

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

至于原因,心理学给了答案,我总结为5个理由:


第一:赚钱。

这是最实际的。买不到菜的那段时间,我团购过200的单,现在对比一下实际售价,其实在菜场最多50块也就搞定了。

可当时的情况,真的容不得我挑剔。是靠泡面、面谈、拌饭酱过一个月,还是选择买点菜,稍微让自己健康一点?甚至还有同事,为了买肉,一个月花了近8千,最后也没觉得品质有多好,只能是“有的吃和没得吃”的区别。

这还不提那些不会暂停的贷款、花呗、物业费、房租、保养费、学费等等。

所以,在节流空间不大的时候,不断来源,是必须的。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说句实话: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需要工作!

第二:消耗能量

为啥有些人总是内耗,有些团队总是不团队?也许只是太闲了……

在《延禧攻略》的一开始,有一段戏是这样的:

乾隆做了一组《宫训图》,画了古代的十二位娴妃,分别赐给了各宫,于是各位收到图的娘娘们就开始猜测: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十二幅图是不是皇上对后妃的希望呢?

皇后收到以后,以为皇上责怪她沉湎于丧子之痛,而不尽皇后之责;

高贵妃收到以后,以为皇上是在说她僭越,欺负了皇后……

可实际情况呢?

在贴身太监同样困惑的时候,皇上说:朕是看他们太闲了。闲,则生事,朕给后宫赐了宫训图,够他们琢磨一阵子了。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说句实话: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需要工作!

这四个字,也能够我们琢磨一会了。

第三:社会交往

人是社会属性的,是各种关系的总和。所以,一点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衔接断开,就会非常难受。

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我有个朋友跟我说:她老公报名去当志愿者了。出去2小时,回来就说了一句话:有人讲话的感觉真好!

宁愿冒着风险,宁愿不拿钱,也不愿意闲在家里。不是不能和家人说话,而是家人彼此之间都太熟悉了,有些话反复说来说去,自己也觉得无聊不是,所以这时候,彼此没有那么熟悉的同事或者陌生人,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起码,从我之后了解到情况来看,这位老公的焦虑情绪,因为“志愿者”群里的邻里小事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说句实话: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需要工作!

第四:成就感

成就感无法在行为中获得,一定是在工作成果中获得。

也就是说,不是来源于过程,而是结果。

相比于生活中的琐事,在工作中,每一项任务都有目标,也就更容易出结果,加上同事们的反馈,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正向循环。

哪怕遇到烦人的同事,合起伙来对付他,也未尝不是一件“有结果的事”。当然,这只是万一的情况。意思就是,想在工作中给一个行为找结果,真的比在生活中容易,不信你想想做饭这事。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说句实话: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需要工作!

第五:社会地位

被他人任何,被社会认可,是最高层次的动力。

之前有人讨论:大学教授的工资,并不比一个体力劳动者,例如快递员、月嫂,高多少,但付出的学习时间却要上上好几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挤破头都要上?

其实这就是社会认可。

有社会认可的教授,和一个普通的快递员,哪怕都是月薪2万,你就想想,如果你要嫁女儿,你选谁?

我没有看不起快递员的意思,相反,在疫情期间,他们的出现帮助太多人,甚至可以说是社会稳定的一部分。我只是做了一个最简单的假设来回答”社会认可“的重要性,不要用道德投票,因为每一个具体的人,遇到事关自己的问题时,都是用脚投票了。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说句实话: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需要工作!

所以,现在的你,对自己的工作,有新的看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