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現代的話,一定是一個好設計師


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現代的話,一定是一個好設計師

秦始皇嬴政,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只要是唸了初中及以上書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而且關於他的故事還被拍成了很多電影和電視劇,在民間廣為傳播。《大秦帝國》、《古今大戰秦俑情》、《尋秦記》,都是風靡一時的影視作品。

在我們的印象中,有很多關於秦始皇的故事。身世之謎,荊軻刺秦,滅六國,統一天下,修長城等等。到底秦始皇一生做了哪些遺傳千古的事情,本章我們一起了解。

秦始皇嬴政是戰國時期秦國的王室後裔,生於趙國,當時他的父親贏異人正在趙國做人質。關於嬴政的身世是一個疑案。嬴政的母親趙姬本來是呂不韋的妾,結果硬被贏異人給要去了。

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現代的話,一定是一個好設計師

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從《史記》和生理上分析過,如果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那麼他在趙姬的肚子裡早就憋死了。但我認為:嬴政應該是呂不韋的兒子。王立群老師用同一史書的不同記載去做推斷,我覺得論據不能立足。我是用反推法來論證的。

第一:如果沒有這回事,就不存在這場爭論。第二:爭論是出現在秦朝滅亡以後。這時史官沒有必要去遮掩這個秘密了,所以就有了真相。反之,嬴政如果是贏異人的親生兒子,史官也沒有理由去編造一個謊言去汙衊一個和他們沒有政治利益衝突的滅亡君王。就這麼簡單。

後來贏異人回到秦國做了秦王,不過只做了3年又死了,於是嬴政繼位,時年13歲。嬴政在正式掌政前,一直是由他的母親趙姬和呂不韋掌政,結果這兩個人犯了大忌——通姦。要說這趙姬本是呂不韋的妾,被送人後又當了寡婦,關鍵不能改嫁。

於是她和呂不韋又好上了。呂不韋知道犯了大忌,於是找了一個叫嫪毐的人假扮太監混入宮中陪趙姬解悶,結果後來還生了2個孩子。嬴政逐漸懂事以後感到這是奇恥大辱,設法除掉嫪毐,把趙姬幽拘於後宮,同時罷免呂不韋,開啟了嬴政時代。

嬴政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而且精力旺盛,就跟呂不韋一樣。他知道買賣該怎樣做,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買賣做大、做強;目光也很長遠,怎樣讓自己的生意做個千秋萬代;看人也很準,人才怎樣用才最得當。這些優點都在後面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嬴政啟用了兩個人:一個治國,一個平天下。治國的叫李斯,平天下的叫尉繚。李斯採取改革,強大了秦國的經濟。尉繚則提出要秦國逐一統一六國,在這之前是沒有人敢這樣提的,只能想一下而已。而尉繚採取了實質上的行動。

他採用離間之計破壞六國“合縱”之法;賄賂敵國大臣,從內部瓦解敵國;採用“遠交近攻”逐個消滅敵國。同時他還提出“有道、威勝、力勝”的軍事思想,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又提出治軍的十二條正反經驗和陣法,訓練出一支強大的秦軍。你看現在西安出土的“秦皇陵兵馬俑”就是他的陣法的傑作。尉繚是嬴政平定天下的一個重要因子,他堅定了嬴政統一天下的決心。

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現代的話,一定是一個好設計師

嬴政還重用了他手下的幾個軍事奇才:王翦(“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滅趙、燕、楚、百越)、王賁(王翦之子,滅魏、齊)、蒙驁、蒙恬(蒙驁之孫,有個弟弟叫蒙毅,就是成龍、金喜善演的《神話》裡的那個將軍,不過真實的蒙毅是個文官,不會打仗。滅齊、北征匈奴、修築長城)

王翦攻趙,趙名將李牧(“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率眾抵禦,其勢難下,結果趙王聽信讒言,自毀長城,殺了李牧,秦軍大破趙軍,俘虜趙王。昏君和明君的區別就在此呢,真是咎由自取。王翦攻燕,燕太子丹派俠士荊軻帶上燕國地圖和秦國的叛徒樊於期的人頭去刺殺嬴政,結果沒成功,“荊軻刺秦”這個著名的典故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秦將李信攻楚,楚將項燕(項羽的祖父)大破秦軍於城父邑,嬴政改派王翦、蒙武(蒙恬之父)攻楚,大破楚軍,項燕自殺,楚國滅亡,並留下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秦國用了10年時間滅掉六國,統一天下。接下來嬴政開始了他的偉大的創舉之路。

首先是稱號。嬴政把自己比做“三皇五帝”,合稱“皇帝”,他還真會發明,自己是第一個皇帝,就稱“始皇帝”。以下簡稱秦始皇。後世就成為“二世”“三世”......皇帝這個稱號還真一直被沿用下去了,直到清末。

然後是稱呼。皇帝自稱“朕”,也是由他而始。

然後是私章。他用和氏璧給自己刻了一個私章,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稱為傳國璽,代代相傳,是皇帝詔書的專用印章。不過可惜的是後來到了五代時期就失傳了,到現在都不知道在哪裡,贗品到有不少。

我想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現代的話,一定是一個偉大的設計師。

統一思想。把當時的諸子百家思想統一起來,專學秦國的思想,把不聽話的文人殺掉,就是著名的“焚書坑儒”。史官真是好文采,字字珠璣。不過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老百姓是無所謂的,學什麼都一樣,只要有田種,有飯吃,此願足矣。

如果秦始皇出生在現代的話,一定是一個好設計師

統一度量衡。用同樣的尺度和秤。

統一貨幣。用同樣的錢。

統一交通和文字。“車同軌,書同文”。官道都按統一標準修,文字字體統一用小篆。

統一多民族。把不同民族統一起來,形成一個融合的多民族國家

改“分封制”為“郡縣制”。把以前貴族地主手裡的私有土地變為國有,你可以收租,但是產權是國家的。官員由國家任命,避免貴族一方獨大,加強中央集權。

此外,秦始皇還有很多壯舉。

北擊匈奴。他派蒙恬率30萬大軍將匈奴趕出北部邊疆,為防止匈奴的進攻,修築了影響中華幾千年的“萬里長城”。

修築秦始皇陵。修了39年才修好,可見規模有多大,“兵馬俑”就可見一斑。這個是老百姓不支持的,為了修這個,不知死了多少人,最主要的是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沒有什麼好處,純粹是一己私慾。

總之,秦始皇開啟了中華的歷史的新篇章,創建了封建王朝的新模型。對社會生產的恢復也起了積極的作用,對中華名族的強大起了奠基作用。雖然制度上對老百姓沒有多大的改變,刑法比較嚴苛,但至少他結束了長期的戰爭局面,讓老百姓有了安穩的日子過,老百姓是不喜歡打仗的,打仗意味著妻離子散、背井離鄉,同時還可能被燒殺搶掠。但是即使是太平天下,老百姓被逼到無路可活的地步,也一樣會奮起反抗的。總之,他們是最單純的只為活著而戰。

西方人把秦始皇看作和羅馬的凱撒大帝,我覺得有過之而無不及呢。為什麼秦始皇沒排在第一呢?原因只有一個,不管秦帝國多麼強大,那只是一些好大喜功的人的片面理解,而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其實日子一天也沒輕鬆過。真正的明君是讓他的子民過得辛福,安全。

最後,有一件讓人遺憾的事。就是秦始皇死後,本來遺詔傳位給頗為正直的公子扶蘇。結果被奸臣趙高給改成了秦二世胡亥。就這一改變,導致後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不堪胡亥的暴政,紛紛發起反抗,最終推翻了秦朝的統治。真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於是我不禁想,要是扶蘇當上秦二世的話,世界又是什麼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