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俗話說: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

養孩子難在什麼地方,並不是難在養孩子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和財力,難就難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要問寶媽們孩子什麼時候最好帶,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在沒滿月的時候,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但是孩子越大越難帶。

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孩子在一歲的時候,就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變得調皮搗蛋,難免就會犯錯。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採取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最不可取的就是對孩子吼叫。

很多家長都會採用吼叫的方式教育方式,但是大部分家長應該都不知道吼叫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很多時候孩子最懼怕的就是父母那張恐懼的面具。


每當父母破口大罵的時候,孩子們的內心總是極度緊張極度害怕,這樣的言語攻擊只會造成孩子在身心上的嚴重影響。

在父母的大聲的責罵下,有的孩子就會默不作聲,家長們可能會覺得是自己的吼叫起來作用。其實可能是孩子被你的怒吼嚇到了。


但是你知道吼孩子的壞處嗎,當你吼孩子的時候,孩子一緊張,大腦會自動轉入逃生機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過一劫,父母就白費唇舌了。

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在教育孩子時家長不用吼叫用什麼?


1、耐心傾聽

在發現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責罵孩子。而是先冷靜下來問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

或許在孩子的世界裡,自己做的事情並不是錯的,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或許就發現孩子的行為或許是情有可原的。

弄清楚原因之後,再平靜的與孩子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的情緒合理的釋放。

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2、讓孩子去體驗後果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如果和孩子講道理沒有用的話,就可以保證孩子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自己的嘗試一下後果。

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勝過父母的千萬次教導。自己體驗過,才會明白父母的教導是多正確。

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3、給孩子別的選擇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只是單純的數落孩子。孩子犯錯是可以批評,但是在批評之餘,可以適當的告知孩子應該怎麼做,給孩子提點建議,讓孩子自己選擇

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4、閱讀一些教育類的書籍

每位父母可能不是生來就會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也不是不斷成長的。

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帶孩子閱讀一些教育類的書籍,採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3-6歲的孩子會漸漸出現一些“叛逆”行為,那麼,這個時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就顯得極其重要。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3-6歲時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個孩子一個好的“指導老師”無疑是事半功倍。

《兒童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這套繪本從不同的角度分別講述了: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對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父母可以把它當做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小孩子天生對圖畫感興趣,家長們不妨讓孩子探索繪本里的奇妙世界,讓孩子在學習中漸漸改掉自己的壞習慣,讓孩子學會分享,做個有禮貌的“小大人”。

告別“吼叫式教育”,用不一樣的管教方式,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習慣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卻對孩子的成長是受益匪淺的!

這個時期給孩子一個好的基礎,是對孩子的未來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