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農牧民住房 由“好不好”向“全面改善”轉變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農村危舊房改造是實現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五大脫貧目標的其中一項重要指標。記者從省住建廳瞭解到,目前3萬戶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正在穩步推進,110多個村莊風貌得到提升。到2025年,我省27萬戶農牧民居住條件將得到根本性改善,約1000個村莊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近年來,我省瞄準最貧困的村、最困難的群眾、住房最危險的農牧民,實施困難群眾危房改造、農村獎勵性住房和遊牧民定居工程等惠民項目,讓他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提振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青峰村,一座位於我省西寧市湟中區土門關鄉的半腦山地區小村落,全村366戶、1290人。如今,這裡家家戶戶住上了磚混房,不少村民還蓋起了兩層小樓房。村黨支部書記徐福平介紹,10年來,村裡的危房改造和獎勵性住房覆蓋了村裡的住房困難戶,土坯房,變成了明亮寬敞的磚混房,家家住上了窗明几淨、安全牢固的新房子。得益於“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青峰村全村鋪上了硬化道路,排水設施得以修繕,村莊亮化、牆體改造等項目使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青峰村在排查過程中發現,村民汪全州家2012年自建的住房,因為自來水滲漏,導致地基動搖,房屋牆面出現了裂縫和坍塌現象。經過評定並與戶主協商,汪全州家的房子為危房,補助2.5萬元再自籌重新建造房屋。

“主體在去年已經完工,打算裝修好5月份就可以搬進去了。”農忙時節正在家裡整理院子的汪全州笑嘻嘻地說。

農村危舊房改造有效解決了農牧民群眾住房“有沒有”和“保安全”問題。2019年,我省下發《關於推進全省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的實施方案》,並先行開展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試點工作,完成3萬戶農牧民居住條件改善工程,讓農牧民居住條件向“好不好”、“配套實用”和“全面改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