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讀書並非無用,只是按照現在的教育規劃來說,教育本身無法讓我們每個受教者都擁有獨立的思考、辯證的處世態度以及實現造福社會的自我價值。但學習知識的本身,是有用的。

估計很多人覺得讀書無用,是覺得自己9年義務教育下來,感覺什麼都學了,但卻什麼都用不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連加減乘除中的“乘除”都少用,更別說方程式、數列等等。

這讓我們產生了一個念頭:“這樣的話,我們這麼努力學習,除了獲得更好的分數,又有什麼用呢?”

想象中:

20 多歲大學畢業,滿懷期待自己穿上風衣是程又青,套上小黑裙是唐晶;

每次 presentation,同事紛紛鼓掌,甲方爸爸當場簽下大單,你微笑點頭致意......

現實卻是:

30 歲不到,發現自己是低配版邱瑩瑩,拿著幾千塊工資,操著幾千萬的心;

每天下班回家,看見吃剩的外賣盒,泡了沒來得及吃的泡麵,房東發來催租消息,可銀行卡存款為 0......

這時候,總是忍不住要自我懷疑:“小學 6 年,中學 6 年,大學 4 年,撐過中考,熬過高考,花了 16 年在‘知識改變命運’的實踐上,可我特麼這麼累到底是為了什麼?”

「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圖自Unsplash

在看《出路》這部紀錄片之前,我偶爾也會有這種想法,然而當我看了那部紀錄片之後,我明白了“讀書無用”這種想法產生的根源,到底在哪裡了,也懂了這和讀書本身無關,只是讀什麼書有關。

在紀錄片中,導演陳為軍跟拍 了3 名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從剛高考完準備上大學的農村女孩到面試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到處宣講招生的青年老師……

有人評論:這是自己有生之年看過的“最恐怖,最壓抑”的紀錄片。因為,你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卻還是一無所有的真正根源,是陷入了中國教育的最大騙局。

我們都被“只要上了大學,生活就會好”這種想法給騙了

在中國,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無論貧窮或富裕,人們對教育的尊崇幾乎到了極致。每個人從小就被灌輸一種觀念:“你只有上了大學,才能在大城市找到好工作,從此過上安穩歲月。”換言之,努力學習考大學,是改變出身階層的唯一途徑。於是,大多數人照做了。

紀錄片裡,20 多歲的萬超剛從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畢業,一所三本院校,雖比不上數一數二的重點大學,但總算讀完 16 年書,順利拿到大學文憑。剛出社會,萬超就奔波於人潮擁擠的招聘會,他表示自己什麼都願意做。

加班?沒問題。

工資低點?沒關係。

後來,有家清算公司錄取他,給了當時武漢的最低工資 1500 元 / 月。工作後,他算了一筆賬:一個月租房 500,中午伙食費 337.5,話費 100,加起來一共 937.5,工資幾乎花光。

他說:“剛開始對自己還有期待,但越找工作越覺得,最簡單的是你要在生存的城市裡活下來。”

「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好景不長,上了 10 天班,公司就把他清退了,理由很簡單:Excel 不夠熟練,無法滿足工作要求。在與同班同學的散夥聚會中,萬超在 KTV 昏暗的燈光中喝多了,蹲在地上大哭,“我要工作。為什麼他們不要我?我不是 211、985,一定是這樣。”

不可否認,當三本院校與 211 / 985 的相比,後者更有優勢。但他們大多人的心態,其實也與普通高校生一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各有各展望的同時,也各有各的難題。

高中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

抓時間抓基礎,勤演練定有收穫”“樹自信誓拼搏,升大學回報父母”“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衝”“高考不退卻,逆襲全世界”。

讓我們以為,上了大學就好了。可惜,這些打雞血的標語沒有告訴你,你沒有足夠的運氣出生在不愁生存的家庭,只能被社會的“優勝劣汰”規則歸類,並且還不能埋怨,他們認為:

你這麼失敗,因為是你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優秀呀!

「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在紀錄片中,畢業於全國重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王振祥,28 歲的時候,成了弘博軟件學院的招生老師。他說,用一句話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弄進來,交錢,然後,弄走。”他清楚知道,無數人仍執著認為,考大學是唯一的出路。考不上一本二本,就上三本,反正要把所謂的大學文憑拿在手才有安全感。

於是,某些無利不賺的孩子騙進來,讓他們交學費,然後到了時間再給一張畢業證就 OK 了。商人以創立民辦大學的名義,再利用這種根深蒂固的執念,在招生宣講會一遍遍強調上大學是件多麼重要的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讀書才能收穫體面的工作,獲得高品質的生活”,目的是讓更多人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

「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別以為自己很聰明不會上當,每年高考,只有少數發揮最好的人才能進入國家財政支持的重點大學,大多數則需要支付高額的學費,進入民辦高校。過去 10 年,民辦大學增長了 30 倍,依舊有人絡繹不絕地給他們送錢。

那年,奔波於武漢各鎮縣開宣講的王振祥,遇見高考只考了 388 分的王盼。

王盼家庭並不富裕,她一直在鎮上唸書,父母在磚廠搬磚為生,一塊磚賺 5 釐錢。對於這個家庭來說,王振祥是他們讓女兒上大學脫貧的希望。所以,就算走山路、趕牛羊,乘大巴,也要參加招生宣講。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為了供女兒一年 1 萬多的學費,全家幾乎砸鍋賣鐵的背後,其實是招生老師一邊盤算招到多少個學生,可以拿到業績提成,一邊心裡自責“造孽啊”。至於學什麼,對你將來的工作是否有幫助,他們一概不管,也管不了,只負責把你送進去不斷“消費”。

「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王振祥心裡十分清楚:“我們是公司,不是學校”

如今的大學已經不是那個年代的高等學府,並非所有學校都能提供真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有人在悄然逼近,準備收割一波“韭菜”,對於王盼來說,她別無選擇,這是她認為能夠“脫貧”的唯一通道。

「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最後的結果,很可能選了一個自己也不知道,學了到底有什麼用的專業,隨後畢業,畢業後再次失業。失業後為了生計,成為忽悠他人的騙子,由此不斷製造惡性悲劇。

拍攝這個紀錄片時,電影團隊統計到每年都有超過 200 萬畢業生面臨就業困難。而這些在城市生存邊緣掙扎的年輕人,被稱為“蟻族”。當他們找到了工作,那些微薄的收入並不能讓他們獲得好的生活。

我想起 BBC 紀錄片高級編輯尼克·弗雷澤的一句話:

在中國,你必須上大學,因為人們告訴你:你必須得這麼做,而當你真的去上大學了,你會發現,那裡什麼都沒有。

自從 1997 年中國推行教育產業化政策,有的大學變著花樣改專業名,不斷開拓新專業,把學生忽悠過來,卻沒有像樣的師資,沒有靠譜的課程。畢業後一看招聘需求,傻了,自己什麼都不會,大學裡學的也沒啥用啊!

「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某招聘網站對應屆生的要求

仔細想來,不僅是大學,高考以前,那段與《 5 年高考 3 年模擬》死磕的日子,對你的人格完整、性格培養等發展,用處並不大,倒是讓你被“標準答案”抹殺。

崔永元曾說,某天他侄子在做作業,看到一道題是這麼問的:

你能把《匆匆》這篇課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寫下來嗎?

侄子寫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結果,老師在卷面上打了一個 ×,標準答案是: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他就納悶了,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歡這句,我可以喜歡那句,偏偏連最喜歡的話也要統一。

「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令人發咻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此 時,反觀美國的高中課程,大洋彼岸的孩子幸福太多。美國高中所有學校課程都有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必修課包括語文(英語)、數學、自然科學等,選修課非常豐富,涵蓋經濟、法律、建築、外語、藝術等,這些內容與社會職業接軌之餘,還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主性。

「讀書無用論」為什麼會存在?

△ 美國高中課表

令人更挫敗的是,在傳統教育之下,我們不僅與社會脫軌,還從小就被打壓得失去自我。小時候,你喜歡畫畫,他們覺得這對你的未來沒有幫助,又不能賺錢,於是一味打壓你的興趣,以填鴨式的方式,逼你學各種化學、物理,因為理科生比較好找工作。久而久之,你內心最初的興趣是什麼,你也不知道了。

明明按理來說,教育本身應該是讓我們每個受教者都擁有獨立的思考、辯證的處世態度以及能夠實現造福社會的自我價值才對。但殘酷的是,類似河北衡水中學分校這類的學校遍佈全國,安徽毛坦廠中學數以萬計年年反增不降。

這種“流水線”式的教育方法,用“均衡發展”使其平庸。大多數人會像萬超的同事一樣,早已完成 16 年的教育,步入社會,覺得為時已晚。

“每次都說自己年輕,剛畢業是這樣的,可以慢慢混,一步步來,我始終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一個藉口,讀了這麼多年的書,我困惑,找不到方向,所以,我現在就是一個平庸的失敗者。”

不過,儘管如此,我們也不必沮喪,更無需自責,因為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13~19 歲,我們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此期間,我們到了 18 歲,已經達到法定成年的門檻。然而,在這種傳統的打壓式教育下,大多數人並不能在這個年齡段認清自己是誰。所以,西方標準的 18 歲成年界限在中國應該要往後挪。大多數人尚從成年初顯期到成年早期的轉換,有人 19 歲完成成年人的轉換,也有人 29 歲還沒達到,大多數會在 30 歲前後完成。

也就是說,即使 22~30 歲一事無成,也不必自責,這不是你的錯。你還在“愛、工作和世界觀”的三個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

此時,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性。

社會適應性差的人,沒辦法接受現實與理想的落差,產生對所處環境中一切格格不入的心理狀態,但現實又迫使他需要適應來獲得生存資本。

社會適應性強的人,在不同工作中,開始尋找自己的定位,並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目標,或是找到自己的興趣,同時又與社會接軌。

知乎上有位答主,上大學的時候,因為被調劑的原因,調到了俄語專業。學了之後,發現太難了,直到大三都學得很痛苦。家人勸她考研,同學也安利她說人力資源不錯,她嘗試之後發現,要學高數啊,無奈自己真的是個“理科黑洞”,於是放棄。

後來,因為追星,迷上了剪視頻,發現自己特別喜歡對畫面的重新拼接,很喜歡在電腦敲下每一個字,剪輯好的每一幀畫面。但她也會有顧慮,例如這些東西以後能養活你嗎?能讓你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嗎?

她沒有答案,但真的很喜歡。

剛畢業的時候,她還會關注各種剪輯的課程,一邊上班,一邊領著微薄的工資報班上課。工作之餘,利用週末的時間,在豬八戒網幫一些公司剪輯、設計。今年,她終於艱難地完成轉行,成了一名剪輯師。她說:“雖然一切從頭開始,但值得”。

希望,這場騙局不要成為下一代人的宿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去反覆思考一下,哪些知識是我們需要的,哪些知識是可以學習的,哪些知識是可以未來再學的。而不是一味去覺得“唯有讀書能給予出路”或者單純的“讀書無用”。

我們需要學會判斷,找出自己真正喜歡的,自己需要的和為了生存下去要學的知識,而不再輕易被人所忽悠。

如果感覺迷茫的時候,不妨跟著這幾個步驟一步步地想:

1. 列一個清單,寫出你真正熱愛的 100 件事;

2. 試試能否把不同的點合併到一塊兒;

3. 找 5 個在相似領域的成功人士,看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4. 在你的激情、技能(或者你願意去學並且能學會的技能)、和這個世界需要的東西這三者中間找到一個交叉點;

5. 想明白為什麼它對你來說如此重要。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吧(〃'▽'〃)

PS.文章崔永元部分資料來源於《崔永元:別再讓孩子聰明伶俐地進去呆若木雞地出來!》,另特別鳴謝心理諮詢師張雯萍老師對本回答的心理學內容指導。

壹心理答主 | 碗仔

更多專業的心理學文章和回答,請關注:壹心理 - 知乎

微信搜索關注【知文行天下】,即可獲取更多有趣的心理資訊。

最後,謝謝一路有你,如果喜歡,記得點贊哦(〃'▽'〃)

編輯於 10:06・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