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奪火鄉

位於陵川縣城東南部

與澤州縣和河南的修武縣接壤

是陵川地域面積最大的鄉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為何這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地方?

據傳,其原名為“鐸壑”[duó hè],是春秋時期鐸遏父的封邑,後來被訛傳為奪火。

雖然官名為奪火,但是,陵川很多人叫奪火的時候,發音仍然是“鐸壑”,尤其是丈河一帶,稍微上點年紀的,仍然稱其為“鐸壑”。想來,奪火一名,由來也不算太久。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奪火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塞。由境內而過的禮奪路,經長治的西火,高平的建寧、擁萬,陵川的附城、丈河、奪火,最後在奪火與陵修路匯合,一直到河南修武,歷來就是連接河南以及山西境內陵川、高平、長治的交通要道。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比禮奪路更為古老著名的是奪火境內的勤泉路工口(寡婦路),它曾經是晉豫兩省的重要關口。

如今雖被廢棄,但仍然是雲臺山景區內連接河南和山西的重要通道。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三千多年來,文化在此交融,戰爭在此展開。

1999年

陵川修武兩地搶奪雲臺山的時候

爭奪的重點就是寡婦路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河南方面戴著頭盔往上衝

陵川方面佔據寡婦路

用滾石做武器阻止,頗似古時戰爭的場面

勤泉路工

是在發源於奪火鄉的

衛河的兩條支流沖刷出來的河谷中建成的

實際上就是在雲臺山景區亞洲第一瀑布的邊上

依著懸崖,硬鑿出來的一條路

白陘古道

則是沿著磨河、峪河修建而成

相對較為平坦

是古代上太行山的“高速公路”

是為官道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太行山太過雄偉

只有河水可以將其沖刷出口子

在河谷的邊緣較為平坦之處

人們找到了出山的路

日積月累,走得多了

慢慢就形成了古道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有水的地方才有路”

奪火鄉(馬圪當鄉)的這個事實

對於進出太行的路又有了新的註解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不僅是水好

奪火的山也好,蜿蜒連綿

一座座連著一座座,蜿蜒起伏

夏日裡,山山蒼翠

雖無高大之森林,卻有密佈之灌木

鋪天蓋地,恣意汪洋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秋日裡

峰峰紅豔,漫山遍野

層林盡紅,透著豪情與熱烈

望一眼,恐怕你的血液也會被點燃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最讓我向往的是奪火鄉境內的塔水河古人類遺址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試想,站立於遺址前

遙想兩萬多年前,最早的陵川人於此發祥

生生不息,走向四方,

成為今日之景象,

怎能不心蕩神搖?

陵川這個叫“奪火”的地方,望一眼,血液都要被點燃

或許

在那個年代

古人正是通過勤泉路工的那條山路

走出大山

融入到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建設中

成就了中華文化大融合的一段輝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