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髮“敲打”表情包,被老師批評寫檢討,心理學家:三歲一代溝

文|凝媽

廣東潮州,一名學生在班級群裡問班主任老師問題。

“老師,中考易63頁第10題怎麼做”,後面帶了兩個“敲打”的表情包。

學生髮“敲打”表情包,被老師批評寫檢討,心理學家:三歲一代溝

班主任老師以為學生是在敲打他,所以就批評這位學生:

“提問題這麼沒禮貌!在家父母沒有教?”

孩子被這句評價也說懵了,問到:

“老師,我怎麼沒禮貌了?”

老師有些惱怒,繼續對孩子進行了批評,並要求其寫檢討,其中提到:

“在群裡,你可以不清楚狀況就隨便亂跟發表情?走上社會,你照樣可以不懂狀況就亂跟說話與做事!現在不教你,就是老師的疏忽,教了,你不改!那就是你的頑固不化!”

最後,校長出面師生雙方達成了和解。

學生髮“敲打”表情包,被老師批評寫檢討,心理學家:三歲一代溝

分析,換作父母也會誤解

這件事,老師很惱怒,學生很委屈,其實兩個人都沒有做錯,就是理解不同,都站在自己角度考慮問題造成了誤會。

從老師角度來講:

孩子發敲打的表情就是在敲打老師,孩子明明在問老師問題,卻發這樣的表情,這就是不尊重老師的行為,老師繼而上綱上線,以為孩子品行有問題,擔心孩子將來走入社會會出現問題,所以作為一個老師,有責任管教孩子。雖有怒氣,但出發點也是為孩子好。

♕從孩子角度來講:

敲打的表情是在敲打自己,很多95後網友也表示他們是這樣理解的。孩子發出表情的時候並沒有不尊重老師的意思,而是感覺自己不懂這道題,自己很尷尬,敲打腦門只是自嘲的一種方式。被老師一頓批評,孩子感覺來得太突然。

學生髮“敲打”表情包,被老師批評寫檢討,心理學家:三歲一代溝

♕從父母的角度講:

很多父母在使用敲打表情的時候,用意也是敲打別人,凝媽就是這樣,只會在和特別熟悉的聊天時會使用,幾乎不用這個表情。所以很理解這位老師的想法,也許我們都是同齡人,理解不了孩子的世界。

很多年輕人表示,老師喜歡發

微笑的表情表示禮貌,但是年輕人使用這個表情時,用途竟然是諷刺。所以不同時代的人使用這些表情用意差距太大,這次事件讓我明白老師和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不僅在面對面溝通上,還存在網絡語言使用中。

學生髮“敲打”表情包,被老師批評寫檢討,心理學家:三歲一代溝

老師、父母和孩子不理解,心理學家:三歲一代溝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說:代溝是指兩個人因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或者道德標準不同而產生的分歧和差異,有人說,三歲一代溝。

我們也常說三歲一代,我們和孩子可是差了二三十歲,差距更大。

♪接受信息方式不同

我們小時候,沒有電燈電話電腦電視,接受信息的方式就是讀書、看報,遣詞造句都是中規中矩,不會隨便改動固有的語言。後來興起什麼“神馬”“浮雲”,我們有些接受不了,不喜歡使用這些詞,感覺就是對文字的不敬重。

現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方式多數來源於網絡,很多流行語已經超出我們的認知或者接受範圍,所以對孩子是不理解的,有時甚至感覺是胡鬧。

♪大環境不同

我們小時候除了學習好像也沒有什麼娛樂,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就是互相討論學習問題,玩個成語接龍、歇後語接龍之類的,或者討論一下看過的小說,不會創造出什麼流行語。

現在的孩子被網絡包圍,接觸到的信息特別多,特別雜,在一起交流的時候經常互通有無,一些奇奇怪怪的流行語不小心流行開來。他們也比我們更大膽,創造性更強,我們跟不上他們的節奏也很正常。

不管怎麼說,孩子和我們有代溝,我們和自己的父母有代溝,這都很正常。

學生髮“敲打”表情包,被老師批評寫檢討,心理學家:三歲一代溝

應該怎麼避免和孩子引起衝突

魯迅說過: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一味蠻管,就大礙孩子的發展。

我們要試著換種更理想的方式,和孩子溝通,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衝突。

生活中多點幽默

樊登曾經提到,他在中央臺做節目的時候,有觀眾提出不同意見,他就和人辯論,動不動爭吵起來。後來領導告訴他,要學點幽默,多大點事,幽默感就可以緩解所有尷尬。後來他看了好多書,有了幽默感了,有問題隨機應變,錄節目就變得很愉快。

幽默可以用來調節氣氛,緩和兩代之間的矛盾和代溝。我們也不要總是高高在上,過於死板教條,和孩子開個玩笑又何妨。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我們生的,也是我們養的,應該最瞭解孩子的脾氣才對。對於老師來說,教孩子也不是一天兩天,對孩子的脾氣也摸透了,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就全盤否定孩子。

學生髮“敲打”表情包,被老師批評寫檢討,心理學家:三歲一代溝

✈學會與時俱進

很多家長和老師喜歡看書、看報紙,還沉浸在紙媒時代,對於大火的新媒體還不是很感冒,所以不太懂的流行網絡用語,所以無法理解年輕人的表達方式。

我們也要與時俱進,看孩子在看什麼網站,使用什麼app,和孩子溝通起來,走進孩子的世界,再交流時就不會出現互不理解的問題了。很多孩子表示他們理解成人的表達方式,我們不妨也試著去理解孩子。

✈讓孩子也要多注意場合

當然,我們也要囑咐孩子注意溝通方式,在跟成人溝通時,少用一些流行於孩子之間的語言或者表情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因為自己的父母理解、熟悉自己的老師理解,但是萬一不熟悉的人呢,造成誤會傷感情,還浪費時間。

學生髮“敲打”表情包,被老師批評寫檢討,心理學家:三歲一代溝

結語

孩子和成人之間會存在溝通不暢的問題,我們要本著理解的態度進行處理,有疑問就提出,不要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互相傷害不是我們所要達成的目標。要想避免溝通不暢,我們雙方都要付出努力。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