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传香|杏仁 —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临安春雨初霁》

南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注: 诗人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诗句形象而有深致,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遍地草木,处处药香

春天是花草植物扬眉吐气的季节,盛大的花事依次打开。

在杏花开放时节,就说说杏花与杏仁

草本传香|杏仁 —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杏花既浪漫又生动,虽然开得热烈绚烂,香味却淡雅脱俗,有“抬首入世、低眉出尘”的境界。虽然花期短暂,但它以不施粉黛、清丽出尘的风姿,给春天平添了最有诗意的色彩和神韵。

从杏花到杏仁

杏树种植的历史是悠久的。公元前的典籍《管子》中就说“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稍后的《山海经》也有“灵山之下,其木多杏”的记述。那杏仁,是中医常用之药,更是始自《神农本草经》就已记述的古老中药。

杏,从开花到结果,可以赏花、吃果肉。吃完了果肉的杏核还有用。

选购杏仁时,应选颗粒均匀而大、饱满肥厚有光泽、不发油者为佳,形状多为鸡心形、扁圆形的,顶端尖、基部圆;

杏仁要干燥,捏的时候感觉仁尖有扎手之感,用牙咬松脆有声比较干燥。果仁上有小洞的是虫蛀粒,有白花斑的为霉点,不能食用。

草本传香|杏仁 —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杏乃医之果

苦杏仁是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味苦的干燥成熟种子。

  • 杏仁分为苦杏仁、甜杏仁,其中甜杏仁为栽培品种。甜杏仁粒较大,基部呈心脏形,两侧对称;苦杏仁粒较小,基部略平,并两侧不等,一侧歪斜。
  • 杏仁生于北方,故多称北杏仁。而甜杏仁之所以被称为南杏仁,是为强调其与苦杏仁的不同。北杏仁(西伯利亚杏、东北杏)及野生山杏的多为苦杏仁;毒性比南杏仁也就是甜杏仁要大。

杏仁有小毒,毒性成分叫做苦杏仁苷,主要集中在杏仁尖上,所以用的时候一定要把皮和尖的部分去掉。另外煎药的时候,杏仁要后下,不可煎煮的时间过长。

草本传香|杏仁 —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杏仁多食毒性足以害人,但它也可以用来治病。

药用杏仁

苦杏仁含苦杏仁苷、脂肪油、蛋白质及各种游离氨基酸、苦杏仁苷酶等,能抑制咳嗽中枢而起到镇咳平喘作用;对蛔虫、钩虫及伤寒、副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且有润滑通便作用。此外,含的苦杏仁甙水解后产生氢氰酸,微量的氢氰酸使呼吸中枢安静,减轻咳喘症状,量多了,造成呼吸麻痹而死亡。

草本传香|杏仁 —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性味】性微温,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痰多、气喘、肠燥便秘。

  1. 杏仁是常用的止咳平喘药,长于苦降肺气,治咳喘之要药,不管寒热虚实,也不分外感内伤,可用于多种咳喘病证。它还略有开宣肺气的作用,所以更多的用在外感风寒、风热、燥邪。
  2. 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本品含油脂而质润,味苦而下气,故能润肠通便。常配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
  3. 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某些癌症、上消化道溃疡、足癣等疾病。

【用法用量】 煎服,一次常用量 3~10 克。

【禁忌】苦杏仁有小毒,不可生食,食用处理过的苦杏仁也不可过量。腹泻、坚果过敏、产妇、幼儿、脾虚肠滑、痰饮咳嗽的人群不宜食用。

誉满杏林

《神仙传》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三国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求取利,凡治好病者都在他的住处种上几株杏树,仅仅数年,所种杏树竟有十万株之多,蔚然成林,郁郁葱葱。从此以后,杏林成了中医学的象征。后世也以“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生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草本传香|杏仁 —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杏仁美容养颜

《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的夏姬杏仁方,是应用杏仁、羊脂为原料制成的美容食品。

相传夏姬是春秋时期郑国国王郑穆公的公主,自幼身体消瘦纤细,“二八”年华即一十六岁了仍全身皮包骨,瘦骨嶙峋,胸部也是扁平的。公主自卑,国王也着急。御医们便献上杏仁方,公主吃了一年后,身体逐渐丰腴,胸部也挺起来了。

做法是选大甜杏仁,温水泡,去皮尖,然后捞出捣烂,榨取杏仁汁。将鲜羊脂放入锅中加热溶化,所化出之油,约与杏仁汁等量。油化后去油渣,将杏仁汁倒入油中,小火熬成金黄色的膏即成。每取6克,空腹时开水化服,每日3次。可加入蜂蜜或白糖调味食用。

原方载其功效能“令人肥白,润泽丰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