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的逝世:人生来去一场,做好眼前事,自会有前“橙”!

2019年3月5日,褚时健去世了,享年91岁。

他是曾经的“烟草大王”,更是“褚橙”的缔造者。曾经的他,站得多高,就跌得有多狠。

对中国的很多企业家而言,褚老就像一面旗帜。他从谷底回归巅峰的“反弹力”告诉人们: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二战名将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这句话,用来形容褚时健,再合适不过。

1928年出生的褚时健,一生中经历起伏无数。最致命的是这两次:

第一次是1958年,30岁的他被打成“右派”;

第二次是1995年,他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家人被捕入狱,女儿在狱中自杀,1997年褚时健正式被捕,锒铛入狱。

谁都没有想到,经历如此次逆境的褚时健还能绝地反击,先后登顶成为“中国烟草大王”和“中国橙王”。

做好眼前事,总会有前“橙”

2001年5月15日,褚时健因患有严重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老家居住养病,活动范围受限于此地。

为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好一点,也为了在人生退场之前再赢回一局。2002年,74岁的褚时健选择在哀牢山开启晚年的再次创业,种植冰糖橙。

对他而言,最大困难不是半路出家,也不是环境艰苦,而是时间。有人曾问褚老,您74岁时决定种橙子,橙子要好几年才挂果,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更快速见成效的事?

他回答的很简单,大意就是:别急,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你心急,就做不成。

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耋耄之年的褚时健始终坚持自己不变的信念:自己活着的每一天,只要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做好,人生就不会白过。

他在哀牢山耐心等了10年,通过技术改良和工业化管理,种出了属于自己的“褚橙”;借助互联网的力量,80多岁的褚时健将“褚橙”推向了全国。

在褚橙销售启动仪式上,褚时健直接抛出了一个问题:褚橙卖得好,到底是褚时健的名气高,还是果子好?

妻子马静芬替他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褚时健的名字开始时不会卖得那么快,但若是品质不好,最多骗3年,第4年就不会有人来买了。”

做好眼前事,自会有前“橙”。如今褚橙年产值已经达到2亿多元,褚时健提出的问题也许早就有了答案。

实在挣钱,才能拿的住

作为“烟草大王”,褚时健在临退休之际因贪污300多万美元而入狱,经历人生中第二次重大挫折。

作为“橙王”,80多岁的褚时健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亿万富翁,而且觉得人生并不惆怅,种橙这些年更是自己人生最放松的阶段。

踏实努力挣来的钱,总是会让自己更安心。

正如80多岁的褚老对现今那些急于求成的年轻人所说:

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

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

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人在年轻时,要学会做好眼前事,一步一步踏实往前走,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