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仕——分數至上的犧牲者

吳承仕,一個人們很陌生的名字,他是民國時期的一個人,但似乎也沒有什麼很出名的逸事和他有關,一直保持著他的默默無名。

與他相關的事很少,但與他相關的人卻很有名。比如他的老師章太炎,他的師兄弟黃侃、魯迅,而他的名聲卻只留存於特定的一些人之中。

吳承仕——分數至上的犧牲者

魯迅、黃侃

他的無名來自於科舉,一個給予無數人希望,破滅無數人幻想的制度

他很聰明,聰明到剛成年就中了秀才,次年中舉人,24歲殿試第一,成為清朝所有狀元中最年輕的那個。

但似乎他只是單純的應試學問驚人,官場規則,處世為人,他都沒有太多的涉及。中了狀元的他被授予大理院主事,一個極少被提及的官職,掌管典籍,似乎不是,一個司法部門怎麼會有典籍需要打理,那就是掌管案例和法家典籍了,或者是一個書記員。

對於一個依靠八股取士成功的人來說,太難了,他學到是詩詞歌賦、行文經史,又不是司法世家,專業根本不對口,直接崩盤。

雖然說不會可以學,但這個瀕臨崩潰的國家卻沒有給他太多的時間,也沒有遇到一個有心培養人才的人來教他。每一個人,都打算在國家崩潰之前撈最後一筆,還有誰有心思去培養人才呢?

就這樣做著他的大理院主事直到清朝覆滅。幸運的是,雖然學到的不多,但還是有收穫的,加上前朝狀元的身份,人們也就相信他的能力。

遺憾的是,無意在司法方面進修的他依舊被分配到了司法部,任僉事,大概是一箇中層的官員。雖然他是狀元,但司法方面他真的沒有太多天賦,治學倒是有一手,他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路。

吳承仕——分數至上的犧牲者

狀元郎

他想到一個人,一個囚犯,被大總統關起來的大人物。如果能拜他為師,那麼不僅可以精進自己的學業,而且這個人龐大的人脈也可以讓他受益匪淺。

於是,他來到龍泉寺,找到這個囚犯——章太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