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結個婚要花70萬,這個錢有多少年輕人能拿出來?

農村結個婚要花70萬,這個錢有多少年輕人能拿出來?

結婚是每個人的終身大事,最近聽說了兩個事情讓我挺詫異:

一個是處於上海那邊的往年值交的一個朋友的孩子,說了結婚下來不算買房子,就是婚嫁的一些常用開銷就花去了100萬;

另一個是地處甘肅的一個農村,結婚需要花費差不多70萬;

我估計看到這個很多人會嚇到的,尤其是不關心這方面事情的人們,不算買房子上海那邊結婚竟然需要100萬,這個有點太誇張了吧,因為從彩禮到最終的婚姻籌辦,每個環節都要花錢,這個婚才能結成。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結婚花費呢?

我認為一是供求關係變化的影響,是人口結構失衡造成的,應該說女孩少的原因吧,所以各種費用就隨之增加了上來,對女孩子來說就有選擇的權利,誰的條件好,符合自己的一些財務要求,大概被選擇的餘地就大些,當然首先需要有感情,這個是前提條件,沒了這點錢再多都沒有意義。

另外是風俗習慣的使然,有些地方確實把婚嫁的彩禮提的很高,目的可能就是為了讓男方記住,結一次婚多麼的不容易,要讓男方記住這個代價,以免以後動不動拿結婚當兒戲,說離婚就離婚,當花費了大量的財力之後,估計離婚就不會那麼隨意了,對多數人說一生當中沒有幾個100萬的財力。

供求關係的緊張其實不僅出現在城市,農村更顯得稀缺了,畢竟農村的姑娘沒有城市多了,現在很多農村的姑娘都跑去了城市,很少有姑娘在村子周邊找對象,所以就造成了農村婚嫁資源的更加稀缺,這樣財力通常可以與城市同步或者有時候比城市還高,說到這裡有人就問了,農村本來條件就差,而且收入非常低,哪裡來那麼多錢支付高額的婚嫁費用呢,這個時候拼的就是爹了,你父母有錢能給你付起這筆費用,你就結婚,付不起就打光棍唄,有一點我是深有感悟,在我的老家現在有很多人都沒有結婚,年齡30多歲到40多歲的不等,核心還是財力不足。

農村結個婚肯定面臨高額的財力費用,我知道的是甘肅那邊財禮費用都漲了18萬,如果在縣城再買個房子40多萬的話,現在農村人在縣城買房子成了剛需,要結婚必須要在縣城有房子,否則就沒有商量的餘地,這樣整個接完婚姻沒有70萬是下不來的,那麼這個費用年輕人能一次拿得出來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個時候依靠的就是父母辛辛苦苦種植農作物或者別的營生攢點錢,最起碼父母是要拿出70萬的一半,我估計在農村生活的年輕你讓他一次拿出30多萬也比較困難,那麼只有慢慢的向親戚朋友借了。

高額婚嫁費用的背後是精神的變質還是物質文明提升了呢?

我只能說還是大家缺錢,如果當你擁有了很多東西的時候,就不注重這些額外的勞民傷財的程序了,積攢下來的錢用於日常的消費開支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可惜表象永遠覆蓋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