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別去故宮,大帥府也別去!”一個厚道的瀋陽人會這麼和外地人說。

那麼去哪?世博園嗎?”外地人問道。

“嗯,植物園是挺好,但這天冷啊,要不你去遼博吧。”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央視節目《國家寶藏》讓遼博露了次臉,廣受好評。但作為一個遼寧人,深感遼博的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首先,九大博物館裡把遼博放在了最後,氣勢上先輸了一重。

其次,“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博物館”這種標語聽起來有種倚老賣老,並沒什麼真本事的感覺。

最後,展出的三件藏品,《萬歲通天貼》雖說作品精美,但也僅是“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的臨摹書法,王家真跡早已灰飛煙滅。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也並非顧愷之原作,臨摹之人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觀眾看得可真是“彷彿兮若輕雲之閉月”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那個馬鐙,沒有一點美學價值,僅作為考古成果來展示,故事編的更是莫名其妙。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紅山文化玉豬龍

可是,遼博,遠不只如此。

作為東北文化的標杆,這裡有“華夏第一玉龍”的玉豬龍;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清代漢滿蒙文龍頭寬溫仁聖皇帝信牌

作為滿清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有整套的清朝文化展;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元青花松竹梅紋八稜罐 | 銅鎏金大威德金剛

這裡當然還有許多精美的“瓶瓶罐罐”,比如說“元青花松竹梅紋八稜罐”,還有許多佛教的物件,比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

但這些都是次要的,去遼博,其實只要做一件事就夠了。

每個博物館雖然表面上不說,其實都有著自己的絕活。

沒去過的人往往會被“幾百萬”藏品的宣傳嚇唬住,不知所措的轉了一圈,然後大呼“過癮”“見識到了”,最後悻悻而去,對外宣稱“去過了”。

這是典型的參觀博物館經歷,究其原因是沒有找到那個博物館的絕活,只能隨波逐流了。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遼博的絕活叫做“書畫”,去遼博必須要做的那件事叫“看書畫”。

參觀遼博最好的用時比例應該是這樣的:80%的時間用來看書畫,10%的時間用來看墓碑,剩下的10%隨便轉轉,再休息一下。

這是個秘密,其他人是不會告訴你的。

可是遼博著實可惡,自從搬遷到渾南後,竟把所有的書畫作品都雪藏了起來,只給大家看一些“瓶瓶罐罐”。

遊客進去之後便覺暈頭轉向,馬上就被那些金光閃閃的裝飾給騙到了,看到一枚銅錢都覺得是寶貝。

好在,不久之前,遼博的各個區域終於重新開放,那些傳世鉅作才重見天光。

這裡列出一些普通遊客都能欣賞的書畫神作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張旭《古詩四帖》

若評遼博最優秀的書法作品,可能就是《古詩四帖》了,這個恐怕還真沒有“之一”。

《古詩四貼》被多數人認為是張旭的存世的唯一墨跡,且是巔峰作品。

張旭其人自不必介紹。

若你之前真不知道,那不妨瞭解一下唐代三絕:李白詩歌,裴旻舞劍,張旭草書——唐文宗御封。

簡單的說,就是中國文化巔峰時代的巔峰文人的巔峰作品。

如果你見到了這幅作品,可以用參觀其它一個展館的時間來欣賞這幅作品。

順便說一下,寫《古詩四貼》的紙叫做五色箋,是當時最好的一種紙。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趙佶《草書千字文》

趙佶,當然就是宋徽宗。有人說:“宋徽宗什麼都會,就是不會當皇帝。”這顯然是過譽了。

同是帝王,寫詞的水平比李後主差了十萬八千里,甚至連嫖友周邦彥都不如;音樂上恐怕也比不了唐明皇;文化造詣上跟梁元帝更不可同日而語。

但徽宗的書法,是絕對能躋身一流的,雖然用了一些作弊的方式。

中國的書法家,寫字好是最基礎的剛需,但遠不止如此,秦檜,嚴嵩寫字都好,卻不是書法家。

書法家的入圍條件比詩人和畫家都嚴格,不光要寫字好,更需要品格高,像顏魯公,蘇文忠公這種人才配叫書法家。

徽宗的人格在歷史上毫無可圈可點之處,但憑藉皇帝的身份和悽慘的經歷,竟然也能有傳世的書法作品,可以說是一大幸事。

這篇《草書千字文》儘可展現徽宗的書法功底。對於背過《千字文》的朋友和草書愛好者可謂是一道盛宴。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趙佶《瑞鶴圖》

瘦金體沒出,宋徽宗的故事當然還沒有完。

靖康之變的十四年前,有幾隻仙鶴落在了宮殿上,徽宗大喜,以為天人感應,遂將情景畫下,並題詩一首。

看慣了中國山水畫的遊客,見到這幅畫有沒有心裡一緊?

這超現實主義的畫風,再配上千年的斑駁,有沒有感覺超詭異?旁邊再配上蒼白嶙峋的“瘦金體”。

雖然藝術家們對這個作品讚譽有加,甚至說是“蘊含中國傳統文化正髓”,但筆者每次看《瑞鶴圖》,總覺得隱隱地散發著冷氣,說不出的不寒而慄,可能是由此聯想到徽宗的悲慘命運吧。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周昉《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可謂是世人皆知了。

安史之亂平定了,大唐輝煌不在,尚武精神隕落,人民卻開始自娛自樂了。

什麼“張家長李家短”,什麼“婆媳關係”的事情都走上歷史舞臺了。

著名劇名《打金枝》,就生動地描寫了一場皇家的家庭暴力。

《簪花仕女圖》也是那個年代的作品,主要功能是粉飾太平。

你看那第一個婦人啊,她亭亭玉立;再看那第二個婦人啊,她身材嬌小……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女性朋友們可以看看衣服啦,頭飾啦,羨慕也好,慶幸也好。

男性朋友們可以看看當時的美女,大概會更珍惜現在吧。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趙孟頫《秋聲賦》

趙孟頫在中國不算是超一流的名人,實話實說,知名度比李白,蘇軾比確實差了點。

他被稱為繼蘇東坡後,中國“第二個全才”

,這本是個極高的榮譽,畢竟中國沒有第三個。但這個稱呼仔細琢磨,確實大大的不利。

因為中國人從來就不崇拜什麼“全才”,更何況是“第二個”。

再加上趙孟頫本是宋朝皇族,後來“委身事賊”,在人品上也打了折扣。

可他的藝術水平太高了,高到所有的汙點都遮擋不住他在藝術上的造詣。什麼書畫,文章,甚至是經綸濟世之學,信手拈來,是個不折不扣絕世高手。

《秋聲賦》的作者是歐陽修,本就是悲秋之作,而且被廣為傳唱。

再配上趙孟頫的書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關於遼寧省博物館,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曹娥碑》

這裡只是列舉了遼博眾多書畫作品中的幾個神作,老幼皆宜。其他超級大家的像是歐陽詢,董其昌,唐寅,朱熹,甚至是傳說中的《曹娥碑》——就是曹操和楊修猜謎語那事,都在遼博有相應的作品。

對於書畫愛好者,遼博可能是全國最值得參觀的地方,沒有之一。

對於普通遼博遊客,遼博的書畫才是真正的精華,逛遼博別再看那些刀幣紙錢了!

最後,還要勸勸新來的外地朋友,大多城市,隨波逐流是玩不到什麼好東西的。關注我們,帶你深度的瞭解這裡最好的玩意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