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原来,由于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邻近它的韩国非常恐慌,愚蠢的韩王无计可施,便想出一条疲秦之策:他派水工郑国入泰,劝秦国修筑水渠。韩王认为秦国真这样做,就会无力攻打韩国和其它五国。正当水利工程进行时,赢政发觉了韩国的阴谋,非常恼怒,除想杀掉郑国外,还要把各诸侯国来秦的所有宾客统统赶走。赢政的逐客令一下,宾客们惶惶不安。李斯看到这种情况,便向赢政上书,要求改变逐客的决定。李斯列举秦国用宾客实现了富国强兵的事实,得出结论说、如果泰国以外的人都不用。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那么秦国就不可能富强,也不可能扩大疆士;要想称霸、建立帝业,必须容纳人,把人往外推,就等于帮了敌人的忙,长此下去,想让国家没危险,那是不可能的。赢政看到李斯《谏逐客书》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撤销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官位,以后对他还更加倚重。同时决定不杀郑国,让他继续领导修完预定的水利工程。后来,这条渠就叫"郑国渠”,在秦国经济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还有个叫尉缭的人,是一个军事家,原是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他在赢政消除了熔毒和吕不韦两大集团之后,来到秦国。当时,赢政集大权于一身,正以全部力量向外发展。尉综向赢政建议:以秦国的力量消灭各诸侯国,那是毫无障碍的;但是,如果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后果就难以想象,秦王应不吝借财物,向各国掌大权的臣僚行贿,离间他们的内部关系,破坏他们的联合政策,这样做用不了三十万金,各诸侯国就会被相继消灭掉。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赢政采纳尉缭的建议,在以后对各诸侯国的斗争中,果然取得了不少胜利。赢政对尉缭更加恭敬,让尉缭的穿戴、饮食和自己相同。后来,尉缭认为与赢政不可以长久相处,准备离去。赢政发觉后,千方百计加以挽留,还任命他为掌管全国军队的国尉。以后,在秦国兼并六国过程中,尉缭果然表现出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还有一个魏国人叫姚贾,出身低微,曾在大梁行窃,不能立足,投奔赵国。赵王听说他名声不好,便把他逐赶出国。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姚贾无奈,来到秦国。赢政很重用他,曾派他作为使者出使各诸侯国,拆散了燕、赵、楚等国联盟,为秦国做出了贡献。姚贾还向赢政建议,用人不必求全责备。他举例说:历史上的姜太公曾被老妇赶出,在朝歌卖过臭肉,钓鱼时鱼不食饵,管仲也出身微戏,在鲁国被囚禁过;百里奚曾被卖,换五张羊皮。这些人身上尽管都有不光彩的地方,但他们都能为“明主”所用,立了大功。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赢政很赞同姚贾这种“任人唯贤”的看法,并在实际行动中贯彻到底。茅焦是一个从齐国来的宾客。他为人正直,敢于向赢政进读。据说,赢政消灭缪,之后,囚禁了与缪私通的太后,还杀死了太后的两个私生子。许多人认为赢政做得过分,先后有二十七人为此事向赢政进谏,均被处死。在这种情况下,茅焦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向赢政提出:“大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杀死两弟,有不慈之名,幽禁生母,有不孝之行。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如果这些让天下人知道,大家就不会投靠泰国。我很为您担心。”尽管茅焦的斥责很尖,赢政还是容忍了。韩非是韩国贵族的后代,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不善于游说。韩非多次向韩王进谏,都遭到冷遇,于是他发愤著述。韩非写的《孤愤》、《五蠢》两篇文章传到秦国后,赢政读了,认为文章写得很好。赢政还表示:能看到文章的作者,死也无恨了。当时,李斯告诉赢政,文章作者是韩非,现在韩国。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于是,赢政下令进攻韩国,索取韩非。韩国无力拒秦,又不重视韩非,便把韩非送到秦国。韩非到秦后,赢政非常高兴,多次听取他的建议。后来,由于李斯进谗,赢政怀疑韩非是奸细,把他逮捕入狱。李斯乘机送给韩非毒药,强迫他自杀。韩非想见赢政,表白自己心意,终因无法实现,被迫吞药而死。赢政知道韩非已死,非常后悔。韩非的思想和理论,给了赢政很大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术”和“势”的主张,成了赢政以后治国的指导方针。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赢政在重用宾客的同时,开始了兼并六国的战争。韩国最靠近秦国,经常充当六国进攻秦国的先锋,是秦国的心腹之患,赢政便首先攻打韩国,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韩王被迫向秦国让出南阳,并自愿向秦国称臣。尽管如此,赢政仍未放松攻势,第二年,他找个借口,派内史腾率兵攻打韩国,俘虏韩王,韩国灭亡。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秦国曾派杨端和攻取魏国的首垣、蒲、衍氏(均在今河南长垣)等地,迫使魏国屈服。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赢政又派大将王责攻打魏国。王责利用水攻计,决开黄河水堤,进灌魏国都城大梁。不久大梁城倒塌,魏王成了俘虏,魏国灭亡。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赢政派青年将领李信和蒙武率二十万军队进攻楚国,被楚将项燕击败。赢政接受教训,又派老将王剪率六十万大军,再次攻入楚国。王剪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战术。井陉(今河北井陉),杨端和一路进围郸。

秦国军事上节节胜利,韩国非常恐慌,韩王只能想出这个办法

国派大将李牧、司马尚率军抗击,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第二年,泰国利用反间计,破坏了赵国君臣、将领之间和睦信任的关系,终于打败赵军,俘虏了赵王。赵国公子嘉率领宗族几百人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责俘虏代王嘉,赵国灭亡,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为抗拒秦国,燕国太子丹派荆轲赴秦,刺杀赢政,结果未遂。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赢政派大将王剪、辛胜率军伐燕。第二年,秦军攻下蓟都(今北京市),燕王喜逃到辽东。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责进攻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王责灭燕之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军南下攻齐,一举成功,齐王建俘,齐国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