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俗話說,有市場就有熱銷,有熱銷就有作偽山寨假貨。我們如何辨別“貨布”牌褲衩的真偽呢?

王莽第四次幣改所鑄錢幣。見載於《漢書·食貨志》,錢“長二寸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奇,廣八分,其圜好徑二分半,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其文右曰‘貨’,左日‘布’,重二十五銖,直貨泉”二十五。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嘉德 貨布錢範

青銅質。一般長5.5-5.8釐米,重12- 19克。仿戰國平首布式樣,造型嚴謹。錢周有緣,布首有一圓穿,自圓穿下至襠鑄一 條豎線,線兩邊為錢文,錢文“貨布”懸針篆,順讀。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它也有多種版別,包括磨緣,中線不過穿,“貨”字長目者;不磨緣,合背錢中豎不過穿,面、背間合範處交線明顯,鎏金者等,或不為當立朝所鑄。穿處對合得十分完美,說明其時鑄造工藝水平很高。貨布的外緣也有不同形制,有遺留面、背範合線的,有打磨成直邊的等。

首先需明確一點,唐以前鑄造錢幣均使用錢範翻砂鑄造。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貨布錢範

不同的錢範,形制、文字細節均不同,翻砂出後混合流通。所以大量貨布放在一起時,很難找到完全相同版的錢幣。如果您見到一批貨布,枚枚細節相同,就要小心了!那肯定是坑,絕對是不對的!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那麼單枚的貨布怎麼鑑定呢?

首先,“地攤假”就不用細說了,銅質粗糙,字體呆滯,大小不一,重量不實,較易分辨。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上圖)低仿偽品

但若碰到最近山東地區出現的精仿(具體出產地暫不明確),就要仔細一些了。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如上圖,兩貨布顏色、字體、銅質、大小等基本相同,哪一個是山寨版呢?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第一: 上圖左“懸針篆”無神,字體太粗,使錢體分佈臃腫,不美觀。

第二: 上圖左紅色、黃色圈的文字部分為這批貨的固定版式,俗稱“同模”。

第三: 上圖左桔黃色圈的文字部分,筆劃齊整,字粗。真品應為上圖右般瀟灑飄逸,且沒有對齊。

第四: 上圖左黑色圈,外圈較粗。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第五: 中間那一豎,真品是細挺的,偽品還是不精緻的“粗”。且真品整體看來,字面排列組合清爽輕鬆,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第六: 觀察側邊、銼痕。就如銀元看邊齒。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真品排列有序,整齊劃一,褲衩部分也同樣有搓痕,且整齊。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偽品搓痕雜亂,不齊整,斷斷續續。當然,早期貨布沒有搓痕,還有毛邊、流銅,不在此討論範圍。

“大褲衩”貨布,假幣重災區裡如何辨真偽?

真品

真品無論怎麼放置,都很美。字體排列組合到位,不擁擠,字不粗糙,無斷筆,行雲流水,配合自然生坑滿繡,看著清新舒暢!

(文章參考璧山老鬼先生原創和相關書籍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