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壹】

作為世界三大文明古國,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創作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同時也留下了很大文化遺存。文化遺存的一部分我們稱之為“藏品”,狹義的藏品指博物館藏品,具有歷史、文化、藝術三大價值。經濟學家張五常就說過,中國的古物太多了,其作為人類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見證,具有非常大的內涵價值可以挖掘,這個是我們的優勢,我們可以炒這個。

和藏品對應的就是收藏了,收藏在全世界起源都非常早,西方在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港口城市所建的繆斯(Muses)可以說是西方最早的博物館雛形,英文中博物館名字的根據就是繆斯。早期博物館主要是以收集奇珍異寶,戰利品,有紀念意義的物品為主。中國早期主要是宮廷對奇珍異寶的收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民間收藏開始活躍起來。

當然,如果說收藏,這個類別太大了,也不是我們可以說的清楚的,同時也偏離了我們公眾號的主題---錢幣。錢幣收藏作為收藏領域的一個分支,由於錢幣歷史軌跡長,幾乎伴隨著整個社會文明,時間軌跡清楚,類別明瞭,所以錢幣收藏發展的非常完善。

拋開歷史價值,就單純藝術價值,讓很多優秀的錢幣都非常珍稀,具有巨大的美學價值。例如【一刀平五千】【貨布】【北周三品: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太貨六銖】【天啟通寶】【崇寧通寶】等,真的是漂亮無比,真是“美人贈我金錯刀,可知金刀如美人”。


【貳】

本篇我們主要內容是新朝王莽所鑄貨布欣賞。貨布: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貨幣改制時鑄,與貨泉並行,一布當貨泉二十五,亦當暫行留用的大泉五十錢二十五枚。貨布製作較“十布”厚實工整,面背及穿孔有廓,中豎線止於穿下,“貨布”二字作垂針篆列於兩側,書體瀟灑俊逸。通長5.6釐米左右,平均重約16.5克。貨布自天風元年至新莽滅亡(公元23年)鑄行十年之久,與“大泉五十”、 “貨泉”合為王莽三大,雖王莽在位不久,但貨布傳世較豐。

貨布的造型古樸,書法獨特。被稱為:懸針體

的 篆書“貨布”二字充滿幣面,在長達30釐米的筆劃中,筆線僅寬0.36毫米。可以說,幣面上的“貨布”二字,準確地把漢代時的物質生產與 商品交換,高度地概括了。在漢代王莽時期,其統治時間雖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但統治者卻進行了四次大的幣制改革,把當時的造幣工藝推向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地步。從銅的冶煉到制模,都有不少的發明創造,也使今天王莽錢的收藏價值不斷上漲。


【叄】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欣賞】王莽鑄幣懸針體的篆書“貨布”,藝術珍寶


End;


如若分享加轉發,必定行業大滿貫。


溫馨提示:今年還有多種紀念幣待發行,小編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各位,並且會發布預約流程以及操作策略!致敬所有網絡拍攝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