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印度饥饿

《饥饿》——印度饥饿


印度:近2.2亿印度人填不饱肚子,37%的成年人营养不良,5700万儿童体重低于正常水平,每年100万儿童死于饥饿,每分钟两个。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作者:“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残忍、最极端的贫穷,是哪种夺走了你的想象力和追求美好生活地勇气的贫穷。它使你没有了希望,放弃了理想,使你注定要在那不可避免的苦难中沉沦”。

我想这种最残忍的贫穷莫过于为食物忙碌终日,却难免饥饿,礼仪荣誉何从顾及,理想更是无从想象了。

中国和印度是一个很相似的国家,人口数量相近,也是农业大国,同样也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才成功的摆脱了外国的控制或侵略。但饥饿在中国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的记忆中几乎完全消失,而印度却沿习至今。

作者的书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导致饥饿的原因是哪些方面,却用详细的田野调查的数据和现场调查访问笔记来阐述了一个个事实,让读者去思考。

1、宗教


《饥饿》——印度饥饿


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

印度教把印度人分为五个层级,最低下的是贱民,又称达利特,占人口百分之二十。按照职业来划分贱民基本上是什么事情都不能做的,只能为高级种姓服务。那2.2亿填不饱肚子的人大多是贱民。

无论是什么印度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一个本土土生土长的信仰,就是业报轮回。这种思想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公平、一切烦恼都解释掉或消解掉了。

生来阶级固化,看不到上升阶层的希望,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宗教,这一生辛苦把一切奉献给神,求来生投胎入高种姓。

因此也放弃了这一生的奋斗和努力,安于贫穷和饥饿,死则成为了最好的解脱。

2、社会制度


《饥饿》——印度饥饿


高种姓夏尔马:农民们应该留在地里,而且已经到大城市去了的农民应该返回农村,靠自己种的粮食来生活,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生产,不用农药和化学杀虫剂,产品才能以公正的价格出售。

从世界的经验来看,唯有工业化城市化才能最大化的消化劳动力,才能减少饥饿。用土地来束缚人,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井田制。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印度并不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只是一个半奴隶制的国家。

3、教育

《饥饿》——印度饥饿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数据为例, 小学入学率为85%,但能小学四五年级入学率就只有不到百分之六十了,然后这些学生能顺利完成初中的只有不到五成,也就是说,小学毕业的只占适龄儿童的一半,初中毕业的只有四分之一,公立学校环境尤差。

教育体制的严重缺失和不公平,造成了低下层人民缺少文化,只能从事低下层工作,正因为太多的民众从事低下层工作,造成了体力劳动的廉价,终日忙碌,却不得一饱。

4、种子经济

《饥饿》——印度饥饿


德国人埃尔文·沃根霍夫和马克斯·安拿斯大胆而极具责任感的著作《饥饿市场》一书中的一段里,他们是这样描述饮食制造业的:“在这一领域最活跃的两个公司是先锋和孟山都。他们以互补的方式进行工作,努力使传统农业用上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变得一文不值。”

2002年,孟山都与其合资伙伴Mahyco将Bt-棉花种子引入印度,并成立合资公司Mahyco Monsanto Biotech(MMB)。此后,这家合资公司帮助印度成为全球最大棉纤维生产国和棉纤维出口大国,同时也垄断了印度的棉花种子市场,导致种子价格上涨了80倍。

低价高产的种子→摧毁传统种子→形成垄断→种子提价80倍→与种子配套的高价农药化肥。

近十年,仅仅在维达尔巴一地,就有2万名农民自杀,每年2000人,几乎每天就有6人自杀。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是无可置疑的,政府对种子公司没能形成有效的监管,不可控制的资本家的欲望才是农民自杀的推手。




印度并不缺食物。如今每年印度都能生产比所需粮食量多5000万到6000万吨的粮食。然后国家会把这些粮食出口到国外,而不是让国内2.5亿饥民享用它们。

能让老百姓不再饥饿的政府未必是好政府,但让五分之一国民处于饥饿状态的政府肯定不是一个好政府。

世界现在正处于新冠疫情漫延的期间,很多人在担忧印度会不会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下一个疫情黑洞。

但我想说的是,对印度那2.2亿饥饿的穷人来言,填饱肚子远比疫情更为重要,饥饿比疾病更可怕,经济停顿导致因饥饿或因饥饿引发疾病而死的人也许远大过于新冠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