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朗壩縱隊和三支隊會師處

◆花朗壩老街——縱隊和三支隊會師處


花朗壩縱隊和三支隊會師處

鎮雄:革命遺址 | 花朗壩縱隊和三支隊會師處

遺址位於昭通鎮雄縣城東北89千米處的花朗壩老街,原名花朗壩,一九八八年成立新鄉後更名,為鄉政府駐地。北與扎西接壤,地勢中部和北部略高,西東南三面較低,北靠雄險的範果樑子,南繞水深流急的羅甸河、香壩河,氣候溫和。


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遊擊縱隊和抗日救國軍第三支隊成立後,分別在川滇黔邊區配合紅軍主力作戰,開闢革命根據地。縱隊在中共川滇黔邊區特委的領導下,在鎮雄縣花朗開展工作,控制了這一帶國民黨的基層政權,使花朗壩成為遊擊根據地。


1936年6月8日,縱隊與三支隊在花朗壩會師後,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抗日先遣隊。9日夜,游擊隊領導正開會研究合隊事宜,中央軍柳旅雷團趁夜偷襲,游擊隊與雷團,夜戰約3時許,擊退雷團數次進攻。雷團收縮包圍圈,戰鬥十分激烈。為了減少傷亡,游擊隊趁夜邊打邊撤向花朗壩東北約兩三里的滾桶壩,將雷團擊潰,游擊隊也傷亡數十人。同年11月1日拂曉,滇軍安旅田營及鎮彝威獨立營尾追縱隊到花朗壩街,在花朗街附近高地沙地頭樑子用機槍向縱隊猛攻。縱隊分頭抵抗,一直退到離花朗壩兩千米處的唐家灣河邊,滇軍尾追不捨,縱隊過河後又組織反擊,雖擊斃滇軍多人,但縱隊也犧牲20餘人,負傷40餘人。縱隊分兵兩路,以一部引滇軍尾追,邊打邊撤至威信大河灘,主力則在大霧的掩護下經林正退到威信石坎子。


上世紀70年代花朗集鎮發生火災,遺址內原住房被燒燬,此後,在遺址處重建新居,現為居民區,附近有機關單位和學校。公路南通鎮雄,北通威信。當地有千年古樹護教育、千年古樹伴古廟、羅甸和香壩河二龍搶寶、馬蹄巖大黑洞等奇觀異景,古建築有石碉和座落在懸崖間的古營盤。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