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中國自古以來不光是農業大國,還是軍事強國。從青銅時代到鐵器時代,中國一直處在世界發展的最前沿。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看似都是亂世,對百姓造成了很難彌補的肉體與內心傷害,但不外乎中國的軍事實力因此而提升。就算最後到統一的年代,國家數量不是很多,但每個國家的實力卻都是很強的。全國趨於統一,這些國家的兼併功勞也少不了。這點尤其體現在中國戰國時期,秦國的實力由於變法而逐漸增強,但這也少不了常年征戰的因素。無論用什麼方法訓練軍隊,戰爭永遠是檢驗軍隊戰鬥力的“最好”選擇。

日本應該是從商業轉變為軍事大國的,但它的商業基礎也不怎麼強。在幾代天皇的努力下,經濟實力甚至還不如我們輕視商業的中國強大。但經過多年的努力,最後還是有一些成果的。況且日本是以商業提升為目標,而中國則是大踏步加快農業產量,這樣幾百年過去後,中國與日本的農商差距將會越來越遠。相對而言,我認為農業算是比較閉塞的,而商業往大了說則可以理解為一種區域性的外交。農業是一種自給自足,帶動自己國家的發展,速度較快。而商業則是交易雙方互相發展,速度是農業的各一半,但不如農業單一。對於一個長久發展的國家,顯然商業要更好一些。畢竟發展總不能靠自己國家的力量,更多的應該是學習他人之長,改正自己之短,實乃強國也。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中國的將軍習慣採用戰術,一些人在這基礎上又提出了兵家理論,孫武出書《孫子兵法》、還有不知名的《三十六計》。總之,中國軍隊打仗,講究計謀,人數只是一個次要的方面。因而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並不罕見,只有那些以打仗為了的統治者,才不會使用計謀,頻繁中計。如苻堅,以及元朝末期的一些皇帝,這些人只有通過一味地加強中央集權,來提高軍隊實力。就如老子所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中央集權就像是一個處在鍋中的“小鮮”,重之不得,輕之不得。“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但如果法令不足,這個國家的統治就不會長久,軍事實力也必定不會強大。

而日本最初是採用拼人數的“戰術”的,縱觀日本整個戰國時期,除了武田信玄還懂得一些孫子兵法的要妙之處外(但也沒能在使用過程中搞明白),其它的大名幾乎在戰爭中都不用計謀。要說日本人最鍾愛的武器是大刀和長劍,也不是全無道理。這兩種武器在近戰時最有威力,對付騎兵是長槍好用,但如果不成隊列,那麼仍舊是敵軍的刀下鬼。當然,這也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流血事件非常多,幾支偵察隊的交鋒,就能染紅旁邊的一條河流。這足以看出日本的戰爭多數是殘酷的,但也是沒意義的。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不過,這也有一個好處,就是雙方在交戰時只想著置敵人於死地,並沒有考慮那些不該有的“道義”。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有許多諸侯都是因為講究仁義,從而被打敗的。如宋襄公令敵軍過河後再攻擊等,在戰爭中,各家的學說均沒有用場,只有法家與兵家(尤其是兵家)才是戰爭中真正的主角。這也是日本軍閥在戰爭中高於中國之處,但這隨著封建王朝的推移而逐漸消失,中國的軍閥戰爭已經成為了領地的爭奪與權力相爭。“仁義”已經不起作用,“為政以德”也早已和古書埋到地底下了。

日本由於經濟發展迅速,在19世紀末一躍而起,成為了亞洲軍事強國。這與清政府的“閉關鎖國”,與後期的懦弱無能是分不開的。雙方在同等實力下使用戰術是有效的,但在武器根本就不是一個年代的戰爭裡,落後的那一方必將滅亡。況且日本是島國,進攻當時的清政府只能從海戰開始,雖然北洋水師也有部分戰列艦,但都是耗資巨大買來的。中國海軍並沒有大規模製造戰列艦的能力,但日本卻已經掌握了。這就是一個長久之計,最後日本還是成功入侵了中國,瓜分清朝的領地。

此時的農業發展顯然已經派不上用場,日本的崛起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商業。中國雖然敗了,但也從中得出了教訓,從此農業與商業均衡發展,成為了亞洲第一強國。

再來對比一下日本士兵素質。這個絕對沒得說,中國完勝。中國因為講究仁義,所以在對待俘虜方面,還是比較仁慈的。(張獻忠除外)這也是取勝的一個關鍵因素,許多關於兵法的書籍都特別強調了這點,這貌似並不能增加我方人數,但卻可以降低敵方士氣,動搖軍心。即使再強大的軍隊也會一蹶不振,而日本則不提倡接受俘虜,對待俘虜最常用的就是斬首,這在織田信長的軍隊中尤為突出。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織田軍隊從來就沒有降俘,即使是敵方君主有投降之心,也會被織田斷然拒絕。在打敗淺井長政時,後者自知織田不會放過他,便切腹自盡。這也使日本戰國的許多大名喪失了獲取良將的機會,基本上許多大名征戰到逝世,伴隨他的還是那些初始的家臣,幾乎沒有變動。如果遇上大的戰役,家臣大部陣亡的話,那麼這個大名也就完蛋了。就像武田勝賴打的那場敗仗一樣,武田家至此滅亡。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而中國軍閥割據勢力的許多優秀將領,大多數都是通過俘虜而來的,三國時期尤其是魏國的將領,張遼等猛將都曾是曹操的俘虜,後來在魏國也有了一席之地。如此而言,日本的大名在用人才能上遠不及中國,這也令他們在征討過程中非常吃力。如果原始的家臣綜合素質又不高,那麼這個大名必定會成為戰亂時代的犧牲品。

既然沒有能力去招安名將,那麼日本大名取勝的實力,只能憑藉軍隊數量了。但即使這樣,日本戰國時期他們最強大的軍隊還不如中國那時候的一個小國。日本是一個島國,人口本來就沒有多少,壯年男子全國那時候也就幾十萬。分到大大小小的大名裡,軍隊人數最大不到五千人,甚至有的才是幾百人。這些日本軍閥普遍愛鑽牛角尖,他們就因此在士兵的裝備上去下工夫。

而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繁殖能力也很強,所以即使是處在夾縫當中的弱國,兵力也要有上萬人。這主要和君主的德才是分不開的,他們通過遊說,以及優秀的政治才能,去招攬軍隊。而後又給他們很高的封賞,在戰爭中有功者還可以升官進爵。況且由於中國的戰國時代真正的“硬仗”其實很少,如果不是王國之戰一般傷亡人數都不多,這也和計謀的靈活使用有關。而這也增強了國君的威嚴,使更多人甘願加入他的隊伍。

日本在防護方面可能要略勝中國的亂世一籌,因為日本的戰國時代與中國最後一個較大的亂世——五代十國而言,還是相差了幾百年時間。以後的宋元明清,無論是分裂程度還是戰爭數量之多,都無法與日本戰國時代相比擬了。那時候火槍已經在各個軍閥之間流行起來,但成本尚高,弓箭仍是軍隊中主要的射擊武器。日本大名們由於人少,每名士兵都會隨身攜帶弓或弩,在敵軍衝鋒時先射上幾分鐘,然後抽刀近戰拼殺。到了中後期甚至組建了火槍隊,雙方對戰時甚至都成了火槍的互相射擊,那麼人數較少的部隊就會處於被動狀態。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於是大名們便在士兵們的防護裝置上加大功夫,不光有披甲,還有護肘、護腕等甲片,儘量減少士兵的傷亡數量,但卻就加重了士兵的戰場負重。不知為何,這些大名為了加強士兵在戰場上的移動速度,竟然令他們穿著沒有防護的鞋子(有點類似於布鞋)作戰。士兵們對五臟六腑的防護尤為重要,每名士兵都佩戴護心境,這個東西可以抵擋弓箭與火槍子彈的直接射擊,擊中後就會彈開,在近戰中也能抵禦大刀的攻擊。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中國士兵儘管也有防護,但並沒有日本戰國時期的部隊那麼嚴格,因為中國封建時期亂世的軍閥主要使用的是冷兵器,其傷害程度並沒有火器那麼大。這也是中國軍隊行軍速度較快的一個原因之一,隨著時代的演變,中國士兵都披上了防護力較強,但卻不是特別沉重的魚鱗甲等。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日本在軍事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無論戰役有沒有取勝的優勢,都特別喜歡使用敢死隊。許多軍閥在戰爭前夕,都會組織一幫人,給他們豐厚的獎賞,令他們上陣殺敵。這些人通常沒有活著回來的,但都能給敵軍造成重創。後來因為火器普遍流行,敢死隊的編制開始逐步廢止。而中國除了毫無優勢的背水一戰,或者是保衛首都的戰役外,其它時候都不會派出敢死隊來作戰,尤其是在我方軍隊有足夠優勢取勝的時候。因為敢死隊普遍都是由一支軍隊中最為勇猛,對國軍最忠誠的士兵組成的。這些士兵一旦陣亡了,那麼軍隊的核心就會喪失,戰鬥力也會隨之而下降。

但日本人不管這些,他們只考慮眼前的戰鬥是否能夠勝利,這算是每個大名目光短淺的一面吧!

與時代相結合的一大不同,就是日本戰國時期騎兵已經不是主力,而中國的亂世騎兵仍是主要角色。這與火器的崛起有直接關係,十多個火槍兵排成列射擊,就可以阻擊一個近百人的騎兵隊。其實日本人並沒有什麼先見之明,而是從武田勝賴打的那場敗仗開始,才逐漸意識到騎兵已經喪失了戰場上霸主地位。在這一戰當中,武田強大的騎兵被火槍火炮一排排擊倒,但其戰鬥力還是不可小覷,仍舊一撥撥往前衝。直到最後打光了全部兵力,武田家的許多著名武將也全部戰死,而織田德川聯軍損失還不到二百人。

淺談中國與日本軍事發展對比區別

至於中國的戰亂由於都是在冷兵器時期,騎兵完全就是這個時期的霸主,沒有之一。任何步兵即使持最好的武器,也難以和騎兵單獨抗衡,除非組成方陣前進,會使騎兵不敢靠近。長槍長矛算是與騎兵近戰時的唯一克星,至於弓弩則是遠程打擊騎兵的武器,但普遍證明沒什麼效果,除非使用火箭可以大面積燒殺騎兵。這也要計算好速度,才能將敵軍騎兵儘可能多得在射程內,被大面積射殺。

戰爭,對於老百姓而言,往往造成的傷害是難以磨滅的。但不一定每場戰爭帶來的影響都是壞的,有的推翻了一個萬惡的王朝,有的則促進了時代的進步。而中國和日本的亂世時代,這樣的戰爭有很多,對比來看的影響也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