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待遇如何計算?權威的解釋在這裡,拿走不謝

前段時間,本報刊登了有關工傷發生後如何備案、可申報哪些待遇、如何申領等信息。近日,有市民諮詢,工傷待遇如何計算?記者請市人社局進行了解答。

工傷保險待遇如何計算?權威的解釋在這裡,拿走不謝

工傷待遇由誰支付?

工傷保險待遇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支付。

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工傷醫療費;康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傷殘輔助器具費;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的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費用。

由用人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停工留薪期護理費;停工留薪期工資福利待遇;工傷復發治療期間護理費與生活護理費的差額部分;五級、六級傷殘職工的傷殘津貼;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工傷待遇如何確定?

一至四級

職工因工緻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係,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按月領取傷殘津貼。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五至六級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七至十級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喪葬補助金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