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與日本的兩次議和,都因日本的野心勃勃不善而終

明朝與日本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一種有趣的平衡感,日本自豐臣秀吉開始,將曾經陷入戰亂之中的日本再次統一,這讓日本的實力獲得了極大地提升,而豐臣秀吉這個人也是擁有者極大的野心,希望通過得到統一的日本之後再一次為日本擴張版圖,而此時彼岸的明朝則陷入了自己的麻煩之中,無論是邊境少數民族的做大擾邊,還是內部出現了叛亂實力需要軍隊立刻平叛,都讓明朝焦頭爛額,在這樣的一個節骨眼上,日本突然對朝鮮發動了侵略襲擊,並希望通過朝鮮當做跳板直接入侵明朝,並希望能夠統一中南亞。


明朝與日本的兩次議和,都因日本的野心勃勃不善而終

明朝在一開始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眼裡,首先明朝本身便採取的和平外交手段,希望使用文化的方式來同化周圍國家,並且一再強調除非是危及到明朝本身的存在,否則不會輕易出兵海外,很大原因可能也是來自於朱元璋對於元朝被海外戰場耗光實力之後的後怕,與此同時明朝內部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處理,無論是內亂還是少數民族擾邊都比一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國家入侵了一個自己的屬國要重要的多,對此明朝一開始也僅僅是希望靜觀其變罷了。


明朝與日本的兩次議和,都因日本的野心勃勃不善而終

但是後來出現的情況讓明朝大為意外,朝鮮被這個從前都沒有聽說過的人帶領著倭寇一路推到了鴨綠江邊,這已經不僅僅是作為宗主國應該付出的保護藩屬國的責任而已,這次的入侵已經讓明朝面臨腹背受敵的情況,如果不現在將倭寇的入侵遏制住,一旦朝鮮真的被攻陷,倭寇取得了朝鮮的國內資源,便可以在朝鮮落地修養,原本跨海作戰造成的後勤問題便不復存在,到了現在明朝不得不為朝鮮與倭寇進行作戰。


明朝與日本的兩次議和,都因日本的野心勃勃不善而終

這場戰爭充滿了鬧劇一般的情況,其中最不可思議的就是,這是一場雙方都意圖議和的戰爭,在日本方面,因為一開始對於朝鮮戰場的預計失誤,完全沒有想到在朝鮮還沒消滅時明朝便加入了戰爭,同時因為跨洋作戰導致後方補給過於吃力,前線的士兵衣食堪憂,而且天氣開始轉寒,將士們也開始爆發了思鄉情緒,不得不想辦法議和,明朝則是國內主和和主戰兩派從剛傳來倭寇入侵的消息就已經爭論不休,同時根本沒有準備過進軍朝鮮的糧草,導致後勤準備不足,而且最關鍵的是到現在為止朝鮮方面究竟有日本多少兵力,對方戰事究竟如何都不像國內戰爭一般可以通過探子隨時報告。


明朝與日本的兩次議和,都因日本的野心勃勃不善而終

第一次和談便隨著明朝先頭部隊進入朝鮮之後開始進行了,這次和談最初本是打算解決紛爭而準備的,誰知明朝這頭開出的條件無法滿足日本,而日本更是俘虜了一位明朝的使臣,這讓雙方都對互相失去了新任,明朝於是便希望假借議和之名,讓明朝的大部隊和後勤的糧草補給迅速就位,而日本則是希望通過這段時間的和談讓自己有機會得到喘息,在經過長時間的作戰奔襲後無論是士兵還是後勤都需要一個調整的機會,再這樣的情況之下,雙方都已做好了表面議和實則調兵遣將的準備。

明朝與日本的兩次議和,都因日本的野心勃勃不善而終

第一次議和很快便隨著雙方的準備就緒而停止了,戰爭再一次開始,但是這次倭寇的軍隊第一次嚐到了失敗的滋味,之前一直都是在欺負那些沒有經歷多少戰爭洗禮的朝鮮軍隊,如今卻遇到了一直與元軍作戰許久的明朝大部隊,瞬間被明朝大軍擊潰,連丟數城,隨著戰爭的繼續,雙方又產生了各自的問題,導致了隨後的第二次議和,明朝雖然一路氣吞山河之勢將倭寇所佔領的城市拿回數個,但是卻因為驕傲自滿而被倭寇殲滅一支部隊,這樣的損失是在明朝介入朝鮮戰場意料之外的,同時天氣原因不但影響到了倭寇,同樣對於明朝的軍隊來說,天氣也不斷的在撕扯著將士們的士氣。

明朝與日本的兩次議和,都因日本的野心勃勃不善而終

第二次議和則成為了後來的戰爭的又一次導火索,這次議和本來雙方都已經做出了讓步,但是對於其中一項要求,雙方都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導致了議和的失敗,那便是明朝與日本的貿易權限,明朝和日本雙方進行了數次協商之後,明朝同意承認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同時要求立刻從朝鮮撤軍,日本方面一是要求明朝承認日本目前政權,同時要求明朝撤軍,而且要求恢復日本與明朝的貿易,但是卻因為雙方使臣只注意到了同意承認日本豐臣秀吉的地位而導致忽略了恢復貿易這一項的衝突,最終豐臣秀吉發現了明朝同意的條件中並沒有恢復貿易這一項而和談失敗。

明朝與日本的兩次議和,都因日本的野心勃勃不善而終

這兩次和談已經看出明朝目前國內的分幫結派問題十分嚴重,同時明朝多次派遣的使臣都是沒有多少外交才能或是沒有經過良好的外交訓練,這同樣是導致外交失敗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