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粥样硬化的由来与预防

粥样硬化的由来

众所周知,血液对于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血液必须常年累月、一刻不停地在血管中流动。在血液不断循环的过程中,血管内皮会因为高血压、高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高脂饮食、缺乏活动等因素造成损失,当血管内皮出现损失后,血液中的脂质成分,主要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就会在内皮损伤发生沉积,加上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逐渐在内皮下层形成富含脂肪的泡沫细胞和脂肪条。时间长了,这些泡沫细胞和脂肪条就会逐渐扩大融合成片,在血管内壁上形成黄色的像小米粥一样的斑块,这就是医学中所说的粥样硬化斑块。其后果就是使血管内皮变得粗糙不平,动脉管壁增厚并且变得脆弱、弹性降低,管腔也随之越来越窄,进而阻碍血液在血管中的顺畅运行,影响人体各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不同程度的病变。

  1. 血管粥样硬化的由来与预防

三处动脉硬化最危险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疾病,但是全身各处的动脉硬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一样的,其中三处最危险的动脉粥样硬化区。一是心脏动脉,二是脑动脉,三是劲动脉,这三处动脉一旦发生粥样硬化,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心脏的动脉,如冠状动脉一旦发生粥样硬化,就是患了冠心病,而且会导致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疾病发生;脑动脉出现硬化,患者就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力下降、头晕等症状,严重会发生脑梗死或脑溢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危害不亚于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因为颈动脉直接向人体的头部供应血液和氧气,一旦发生粥样硬化,就会直接影响大脑和五官的血液供应,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出现头晕目眩、记忆力差、思维力明显下降等症状,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大脑萎缩。粥样硬化斑块一旦脱落就会造成脑梗死,出现瘫痪、语言不利、失明等中风表现,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粥样硬化的由来与预防

预防应从儿童期抓起

动脉粥样硬化对人体危害严重,我们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预防呢?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很多始于儿童期,甚至是婴幼儿时期和胎儿期。这是因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行为危险因素,特别是不良饮食习惯大都在儿童期已经形成,其中高脂饮食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影响非常大。不过专家也指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虽然常从儿童时期开始,但是要真正发展为动脉硬化斑块阻塞心脑血管,甚至发生心梗、脑梗等疾病,可能至少还有经过20年时间。因此,专家提醒,防治动脉硬化要从儿童时间抓起,提早进行预防,可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比如进行饮食干预,合理搭配膳食,戒烟戒酒,防治超重和肥胖,加强锻炼,工作生活注重劳逸结合,善于调节心理压力,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