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迪士尼頭疼的不只有疫情,還有福克斯

本文為原創,共有約4300字,閱讀需要大約17分鐘。

電影行業在這次新冠疫情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目前多個國家的院線都已關閉,電影拍攝活動也都停止。而作為美國乃至世界電影行業龍頭的迪士尼公司,在本次疫情中更是受到巨大影響,其計劃上映的多部電影目前都已撤檔,不少正在製作或將要製作的影視項目也被迫叫停,美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主題公園也相繼關閉,而之前表現不錯的電視廣告業務也嚴重下滑,目前只能靠新上線的流媒體Disney+苦苦支撐。很多人目前都在關注新冠疫情對迪士尼的影響,但其實忽略了迪士尼還存在另外一大問題,就是已經被迪士尼收購的福克斯。


· 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回顧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筆收購的大體情況。2017年12月,迪士尼宣佈將以524億美元收購21世紀福克斯部分股份,而2018年6月,迪士尼將收購價格提高至713億美元,以應對康卡斯特的競爭,而2019年3月,這筆收購正式完成。此次收購包括了21世紀福克斯旗下的20 世紀福斯電影公司、20 世紀福克斯電視公司、FX 有線電視網、國家地理頻道、30% 的 Hulu 股份、39% 的歐洲 SkyTV 股份、印度 Star 電視臺、亞洲付費電視網星空傳媒以及福克斯高達 137 億美元的債務。這筆收購是在2019年完成,而同年迪士尼又登上了北美乃至全球票房冠軍的寶座,其出品的《復仇者聯盟4》超越《阿凡達》,成為全球票房冠軍。而迪士尼去年在北美電影市場共取得37.65億美元的票房,市場佔比達到近三分之一,其在全球範圍內的票房更是達到史無前例的132億美元,無論是北美還是全球票房,都創造了新的票房紀錄。

讓迪士尼頭疼的不只有疫情,還有福克斯

圖1. 2019年北美電影市場發行商Top10


讓迪士尼頭疼的不只有疫情,還有福克斯

圖2. 2019年北美電影市場主要發行商票房佔比


· 2019年福克斯慘淡表現

迪士尼去年的光芒如此耀眼,但耀眼的光芒下卻深藏著一片陰影,就是福克斯。福克斯公司作為北美六大影視巨頭之一,在好萊塢乃至整個傳媒行業還是擁有相當高的地位的,其旗下擁有眾多優質的媒體資源,比如《X戰警》、《神奇四俠》、《阿凡達》、《異形》、《辛普森一家》等影視IP,著名的國家地理頻道節目和藍天動畫工作室(其著名作品有《冰河世紀》系列、《里約大冒險》等),目前全球票房排名前三的電影,有兩部都是他家的(分別是《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但如此厲害的一家公司在從迪士尼提出收購福克斯之後,似乎就不忘記了如何拍電影,其在過去1年多以來的表現可以說是慘不忍睹。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福克斯在從迪士尼提出收購之後的表現。

讓迪士尼頭疼的不只有疫情,還有福克斯

圖3. 2019年至今福克斯上映電影概況


迪士尼是在2017年12月提出收購福克斯的,而在緊隨其後的2018年,福克斯在電影市場上的表現不說是可圈可點的,但至少也是正常的。可是到了2019年,則是斷崖式的崩潰。如圖3所示,在2019年20世紀福克斯共製作併發行了9部新片,其中就包括了投資高達1.7億美元的《阿麗塔》和2億美元的《X戰警:黑鳳凰》,但最終這些電影中有8部虧損,唯一盈利的是投資最小的《不可能的事》,而圖片中所列的成本,僅包括影片的製作費用,不包含市場宣傳費用,如果把這些費用算進去,影片的虧損將更大。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估算,每部電影按照全球票房的40%進行分賬(這個比例很高了,很少有電影能拿到這個比例),這9部電影全球總票房大約為13.36億,總成本大約為7.65億,那麼這9部電影將虧損大約7.65-13.36x40%=2.306億美元,其中單《X戰警:黑鳳凰》就虧損了一個億。而這9部電影中有3部投資過億,而這3部電影在北美市場竟然無一票房過億,尤其是《黑鳳凰》,其6580萬的北美票房和2.52億的全球票房,皆創造了《X戰警》系列的最差紀錄,但其2億美元的製片費卻是該系列中最高的。《X戰警》隸屬於漫威宇宙,其是福克斯手中頭號IP,多年以來給其帶來了諸多收益,而視漫威為珍寶的迪士尼在得到《X戰警》版權後更是對其格外看重,這次的鉅額虧損據稱讓迪士尼高層怒不可遏,傳言其開除了《黑鳳凰》的整個宣發團隊。而這9部電影中的唯一一部動畫電影《變身特工》也同樣沒能倖免,該片出自著名的藍天工作室之手,還請來了"蜘蛛俠"的扮演者湯姆·赫蘭德和影視巨星威爾·史密斯為該片配音,但該片北美未能過億,全球未能過兩億,這也創造了藍天工作室近10年來動畫電影的最差紀錄。大片不行,小製作也沒強到哪去。除了《不可能的事》依靠好口碑勉強實現盈利以外,《我在雨中等你》、《優步危機》和《王者少年》全都虧損,比較可惜的是《王者少年》,該片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作品,在專業影評人口中該片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但觀眾對這種過於低齡化的情節設置似乎不太買賬,最終虧了不少錢。

而到了2020年,福克斯的頹勢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有持續惡化之勢,目前共上映了兩部電影,分別是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野性的呼喚》和克里斯丁·斯圖爾特主演的《深海異獸》,分別定位冒險/閤家歡和科幻/驚悚類型,結果兩部電影無一盈利,甚至兩部電影的全球票房都未超過其成本線。而且要注意的是,這兩部電影基本上都未受疫情的影響,《野性的呼喚》的上映日期是2月21日,其在3752家影院開畫,首映票房只有2479萬美元,甚至都不如先其一週上映的《刺蝟索尼克》的第二週(2619萬)票房高,而《深海異獸》則是在1月10日上映,其首映票房更是隻有可憐的700萬。這兩部電影的成本之和達到2.15億美元,但其全球票房之和卻未到2億,按照票房/成本比例計算,這兩部電影的虧損程度比去年任何一部電影都要大,如此虧損幅度勢必又要引來一波裁員。

讓迪士尼頭疼的不只有疫情,還有福克斯

圖4. 過去10年福克斯年度票房及排名


讓迪士尼頭疼的不只有疫情,還有福克斯

圖5. 過去10年福克斯發行電影數量及排名


從2019年至今,福克斯共發行製作了11部電影,其中竟有10部電影虧損,這種"崩潰式"的表現絕非像是被收購後整合帶來的陣痛,而更像是迪士尼/福克斯運營管理上出現了問題。筆者在這裡用4張圖(圖4—圖7)羅列了過去10年(2010-2019)福克斯在電影市場上表現,從圖4中我們可以看出,福克斯在去年僅取得4.72億美元的票房,同比暴跌56.37%,這個數甚至不如其餘9年來最低點2011年的一半。而在電影發行(放映)數量方面(圖5),去年共發行(放映)了13部電影,同比下降23.52%,同樣是10年來最低點。而2019年平均每部電影所取得的票房僅為3629萬美元,同比下降43%,市場佔有率僅為4.17%,同樣不到其餘9年最低點2018年的一半(圖6和圖7)。

讓迪士尼頭疼的不只有疫情,還有福克斯

圖6. 過去10年福克斯平均電影票房及佔有率


讓迪士尼頭疼的不只有疫情,還有福克斯

圖7. 過去10年福克斯電影市場各項數據


縱觀各項數據,福克斯在2019年的表現完全可以用"災難性"來形容,而這種表現更像是迪士尼在管理上出現了巨大問題,在2019年3月20日迪士尼正式完成了對20世紀福克斯的收購,但緊隨其後迪士尼就開始了裁員,而這次裁員的重災區就是電影發行和市場營銷等部門,比如負責美國國內電影發行的負責人的克里斯·阿倫森(Chris Aronson)、市場營銷聯合負責人帕姆·萊文(Pam Levine)和凱文·坎貝爾(Kevin Campbell)、公關業務負責人希瑟·菲利浦(Heather Phillips)、國際發行負責人安德魯·克里普(Andrew Cripps),甚至是首席內容官託尼·塞拉(Tony Sella)也離開了福克斯。而這些還是公司的高層人物,中下層人員離開的更是不計其數。如此迅速而大規模的裁員讓迪士尼大幅失血,這也同樣給福克斯的電影事業部帶來了很大的不穩定因素,福克斯如此拙劣的市場表現跟此有著密切的聯繫。

讓迪士尼頭疼的不只有疫情,還有福克斯

圖8. 2019年華納兄弟上映電影


而作為對比,我們再來看一下隔壁時代華納的情況,2016年10月,美國電信運營商AT&T宣佈將斥資854億美元收購時代華納,美國司法部隨即展開反壟斷調查,並上訴至聯邦法院,2018年6月,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宣佈,批准AT&T收購時代華納交易,司法部再次上訴,2019年2月,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通過反壟斷調查,維持原判,允許AT&T收購時代華納,至此這筆交易正式塵埃落定。同樣是在2019年,一個是2月,一個是3月,AT&T收購時代華納和迪士尼收購福克斯僅有一月之隔,但雙方的表現卻是天壤之別。從圖8中我們可以看到華納在2019年還是交出了一份比較讓人滿意的答卷,華納整年的表現可以說是整體盈利、虧多盈少,全年共上映20部新片有13部電影虧損,大投資方面主要有兩部虧損,即《哥斯拉:怪獸之王》和《樂高大電影2》,主要虧損的還是中小電影,比如《睡夢醫生》、《地獄廚房》以及《夏福特》等。但依靠《小丑》、《小丑回魂2》以及《安娜貝爾回家》等電影的大賣,華納成功實現盈利,尤其是小丑,在全球大賣超過10億美元,還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項,而其成本不過是區區5500萬(也有一說是7000萬),正是依靠這幾部人氣作品的熱賣,華納成功實現盈利。通過簡單計算,華納在2019年新上映的這20部電影全球票房共為38.4億美元,成本總和為10.95億,整體盈利大約為38.4x40%-10.95=4.41億美元,雖然華納虧多盈少,但整體還是賺錢的,這和福克斯幾乎全體虧損的狀態還是有質的差別的。AT&T是一家電信公司,其和華納媒體業務交叉較少,所以華納被收購後裁員較少,能夠實現平穩過渡,而反觀福克斯,其除了沒有主題公園業務外,其他業務幾乎和迪士尼完全重合,大幅裁員是不可避免的,而這也勢必帶來權力的更迭和人員的流通,混亂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而這一切都被迪士尼去年的燦爛光輝所覆蓋,被大家所淡忘。

· 結語

713億美元的收購在整個傳媒行業都屈指可數,97歲的米老鼠要想完全消化掉85歲的老狐狸也絕非易事,由於涉及的業務過於龐大,此次收購沒有5年時間是不可能完全整合好的,而這個影響明顯要比新冠疫情更加長遠。目前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已遠超其他任何國家,迪士尼剛剛又經歷了CEO的更迭,如何處理福克斯這塊燙手的山芋,恐怕是新任管理層所面臨的除疫情以外又一巨大的挑戰了。


注:

1. 圖3中顯示福克斯在2019年共有9部電影上映,而圖5中則是13部,這是因為圖3統計的是2019年福克斯新上映的電影,而圖5統計的是2019年福克斯發行的也就是放映的電影,包括在2019年新上映的電影和2018年上映的部分跨年電影,這些跨年電影在2018年上映,但一直放映到2019年,圖8的情況和圖3類似。

2. 圖6中平均票房的計算是按照發行電影的數量,而不是新上映電影的數量,這裡面有少部分電影的發行商是福克斯,但製作商不是福克斯,不過依然把其票房算為福克斯的,因為數量少,所以對整體數據影響不大。

3. 圖8中《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和《南希·德魯和隱藏的樓梯》的製作商不是華納,僅由華納發行,《南希·德魯和隱藏的樓梯》、《西部明星》和《迴歸之路》的成本未知,但因為都是低成本電影,所以對2019年華納整體盈利情況無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