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聖經治天下,太平天國失敗,思想文化層面的淺陋是其重要原因

作為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為浩大的一場農民起義,從1851年到1864年,歷經13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許多年來,無論是史學大家,還是普通學子,人們無不在津津樂道於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大家對此也是各抒己見,眾說紛壇。

半部聖經治天下,太平天國失敗,思想文化層面的淺陋是其重要原因

太平天國起義

今天,我想從思想文化層面,和大家一起簡單的探討一下,太平天國之所以失敗的重要原因。我個人認為:在思想文化層面,太平天國以半部聖經治天下,其淺陋的層次與在中國傳承千年而根深蒂固的正宗傳統儒家文化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被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所擊潰也是理所當然之中。

1836年,洪秀全第二次到廣州參加科舉考試,雖然此次考試再次落第,但是卻另有收穫,其一是他在廣州聽到了粵東大儒朱次琦的講學,其二便是他獲得了一本奇書——華人傳教士梁發所編寫的《勸世良言》。

半部聖經治天下,太平天國失敗,思想文化層面的淺陋是其重要原因

洪秀全

《勸世良言》便是洪秀全首次接觸到西方基督教著作《聖經》的翻譯本,洪秀全從《勸世良言》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對他也大受啟發。他藉助其中一些《聖經》的基礎教義和理論,編造和完善了自己的宗教理論,並以此創建了拜上帝教,成為了發動天平天國運動的重要政治力量。

洪秀全在粗淺的瞭解了《聖經》的基本內容之後,為了方便自己傳教,便以此為基礎編寫了《原道救世歌》和《原道醒世訓》兩部著作,以此來教導教眾。由於原文較長,我在此只截取兩部著作的部分段落,以供大家觀看。

半部聖經治天下,太平天國失敗,思想文化層面的淺陋是其重要原因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節選:

道之大原出於天,謹將天道覺群賢。

天道禍淫惟福善,及早回頭著祖鞭。

道統根源惟一正,歷代同揆無後先。

享天福,脫俗緣,

莫將一切俗情牽,須將一切妄念捐。

開闢真神惟上帝,無分貴賤拜宜虔。

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傳。

盤古以下至三代,君民一體敬皇天。

其時狂者崇上帝,諸侯士庶亦皆然。

試闢人間子事父,賢否俱循內則篇。

天人一氣理無二,何得君王私自傳!

《原道醒世訓》節選:

從來福大則量大,量大則為大人;福小則量小,量小則為小人。是以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成其德。凡此皆量為之也。

從這些簡單易懂的語句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洪秀全主要宣傳的思想,便是以上帝為尊,上帝才是至高無上的神,而中國文人歷來尊敬的先師孔子只不過是禍害人間的邪神、妖魔而已。

半部聖經治天下,太平天國失敗,思想文化層面的淺陋是其重要原因

洪秀全

為此,洪秀全還專門編造了一個上帝鞭打孔子的故事,他說有一次上帝把孔子詔到天上,問孔子為何不宣傳真理而專門講一些歪理邪論。孔子聽後低頭不語,羞愧難當,而上帝最後派人鞭打了孔子作為懲罰。這個故事在太平天國創始元勳馮雲山所編寫的《太平天日》中有著詳細的記載,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洪秀全其實也是知道自己對《聖經》一知半解,流於表面的,所以他在1846年的時候,專門到了在廣州傳教的美國牧師羅孝全處,全心全意的學習《聖經》相關的知識。洪秀全在羅孝全那裡學習到了許多新的知識,但是他仍然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認為《聖經》中的上帝就是自己口中的上帝,是中國和西方合二為一的上帝。

半部聖經治天下,太平天國失敗,思想文化層面的淺陋是其重要原因

洪秀全

學了兩個月後,洪秀全自認為自己掌握了《聖經》的精髓,所以要羅孝全為他洗禮,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傳教士。但是羅孝全拒絕了,他認為洪秀全的《聖經》知識完全是一知半解,過於淺陋,不符合傳教士的要求。

洪秀全也並沒有因此而氣惱,他懷揣著自己的一套半生不熟,一知半解的理論開始了他傳教的旅程。

從1844年,洪秀全和馮雲山便開始在廣西桂平一帶傳教。由於桂平一帶多山,十分的貧困和落後,因此,這一帶的百姓大多沒有什麼文化,思想層次相對較低。而洪秀全自己所形成的那一套淺陋的拜上帝理論正好是投其所好,在桂平的紫荊山區得到極大的發展和推廣,信徒人數也與日俱增。

半部聖經治天下,太平天國失敗,思想文化層面的淺陋是其重要原因

洪秀全

在經過長時間的傳教,積累了大批量的信徒之後,1851年,洪秀全一干人等在廣西金田發動了與官府的鬥爭,歷史上稱之為“金田起義”。自此,洪秀全憑藉著自己的半部《聖經》,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太平天國起義運動。

雖然在廣西山區這種還未開化,沒有受到儒家思想影響的地帶,洪秀全的拜上帝理論可以大行其道,如魚得水;可是,等到太平天國大軍打到了江浙一帶極為繁華的地區,洪秀全淺陋的思想文化顯然不是傳承千年,早已在中華大地根深蒂固的正宗傳統儒家文化的對手。

半部聖經治天下,太平天國失敗,思想文化層面的淺陋是其重要原因

洪秀全

洪秀全的拜上帝文化,受到了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地區的士紳們的強烈抵抗,大家對這種淺陋無知的思想文化極為反感和抵制。雖然很多人迫於形勢表面順從太平天國,但是一旦形勢逆轉,大批量的江南士紳馬上倒戈相向,得不到傳統士紳階層的支持,太平天國的敗亡如秋風掃落葉般,勢不可擋。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這些晚清剿滅太平天國的名臣們,無一不是深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們對儒家思想活學活用,以此來對抗太平天國淺陋無知的拜上帝文化,在兩種文化的較量之下,傳統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迅速而又幹脆的擊潰了拜上帝文化。

各位親愛的網友,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踴躍發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