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臺前張公藝:敦睦九世 百忍流芳

河南臺前張公藝:敦睦九世 百忍流芳

張公藝(577—676年),本名藝,字千祿,後世尊稱為張公藝,唐代鄆州壽張古賢村(今河南省臺前縣孫口鎮橋北張村)人。自幼聰慧,有成德之望,博通經史,睿識超人,以忍修身,禮讓齊家。在他的主持下,張氏家族出現了"九世聚族同居,眷屬九百口,住房四百區,依然合產共爨(cuàn,即灶),每旦鳴鼓會食,群座廣堂,髫髦未冠,列入別席,內外禮讓,上下仁和"的罕見局面,展現了樸素和諧的家庭風貌。

他的"百忍"治家思想和"百忍歌",千百年來史書昭彰,為世人所推崇,歷代傳頌。

張公藝家風家訓

  唐麟德二年(665年),唐高宗去泰山封禪。車駕過臺前縣,聞張氏九世同居,累朝都有旌表,因而也慕名過訪。唐高宗問張公藝:"張何能九世同居?"公藝答:"老夫自幼接受家訓,慈愛寬仁,無殊能,僅誠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遂請紙筆,書百"忍"字以進。高宗連連稱善,親書"百忍義門"予以旌表,並贈絹百端,以彰其事。張氏一族便以"百忍"列為家訓族戒。後來,張氏族人又將張公藝的言行整理成《張公百忍全書》,書中的《百忍歌》不僅成為"百忍堂"張姓祖訓,在其他各姓中也廣為流傳。

張公藝提倡的"百忍",蘊含了"忍、孝"治家,"仁、和"睦鄰等積極思想。在治家上提出"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在修身上提出"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飢寒可立品";在忠孝上提出"為人子者學溫良,溫良恭儉才久長";在仁義上提出"良朋守信真君子,取財以義終為利"。這些家訓成為"百忍堂"張氏家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敦睦九世百忍流芳

  550年,北齊文宣帝高洋派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旌表",賜匾"雍睦海宗";588年,隋文帝楊堅遣大使樑子恭"慰撫其門",賜匾"孝友可師";635年,唐太宗李世民旌表"義和廣堂";665年,唐高宗李治和丞相張悅微服私訪,並親書"百忍義門",再次旌表……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能聚集這麼多目光,引發這麼多關注?

這就是位於今天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孫口鎮橋北張村的張氏家族,而家族的靈魂人物則是一介布衣張公藝。

張公藝,本名藝,字千祿,後世尊稱為張公藝,唐代鄆州壽張古賢村(今河南省臺前縣孫口鎮橋北張村)人,生於北齊承光元年(577年),卒於唐儀鳳元年(676年),享年99歲。

張公藝自幼聰慧,有成德之望,博通經史,睿識超人,以忍修身,禮讓齊家。在他的主持下,張氏家族出現了"九世聚族同居,眷屬九百口,住房四百區,依然合產共爨,每旦鳴鼓會食,群座廣堂,髫髦未冠,列入別席,內外禮讓,上下仁和"的罕見局面,展現了樸素和諧的家庭風貌。

張氏的九世同居之舉,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舊唐書》和《資治通鑑》均錄有其事。張公藝去世後,後人為紀念這位"忍、孝"治家的賢人,為他修建了"百忍堂",以志紀念。

"百忍"治家

  《舊唐書》記載:"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倖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賜以縑帛。"這就是"百忍"的由來。至此,族人便把"百忍"列為家訓族戒。後來,張氏族人又將張公藝的事蹟整理成《張公百忍全書》,書中的《百忍歌》廣傳於世,明清時期幾乎家喻戶曉。

唐朝書法家張旭曾題詩曰:

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勳名。

天子躬親問,旌表懸門庭。

洪都是故郡,清河脈長存。

兒孫須當記,族遠詩為憑。

世界張氏總會文化委員會專員、中國濮陽張姓研究會名譽會長張滿飈:

張公藝的百忍,是他的治家之道,是他的立世之本。對他所主張的"百忍",我們絕不能望文生義,理解為一味地忍讓。"百忍"根本的是寬容、包涵、相互諒解、求大同存小異。張公藝主張的是遇事先容忍,冷靜觀察,弄清事情的真相,再酌情處理,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求得家和萬事興,人和萬事興。

民國初年,湖州蔡振紳先生編輯的《德育課本》風行於世,在《德育課本》"悌"篇列有"二十四悌"故事,其中就有"公藝百忍"的故事。到了當代,也有不少著名學者、作家論及張公藝,像季羨林在談到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就舉張公藝為例,認為"忍"乃做人處世的重要品性。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李開軍:

"百忍"主要是一種治家理念,各個時代的傳播與宣揚,也主要圍繞治家來理解闡釋它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很自然的,按照中國士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維理路,"忍"也就出現了上探"修身",下延"治國"的思考,豐富了"忍"的內涵層次。

孝友傳家

  《壽張縣誌》記載:"隋文帝開皇八年,聖諭邵陽公樑子恭攜匾亦親慰撫,其匾曰'孝友可師',一門恩榮光耀閣裡。"《舊唐書》第一百八十八卷把張公藝附入"孝友傳"。可見在歷史上,"孝""友"被視作張公藝"百忍"內涵的兩個重要方面。孝於父母,友于兄弟。當然,更全面的理解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正如《百忍歌》裡所說:"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

《張公百忍全書》裡收集了張公藝的許多孝友主張和事蹟:《訓世俚言》中提出"為人子者學溫良,溫良恭儉才久長";《教妻盡孝》中提出"父母大如天地,奉養最要誠虔";《戒俚言》中提出"孝順還生孝順子,忤孽還產忤孽男"。他不愧為一位踐行孝友的傑出代表,在他的示範和引領下,張家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姑婉媳聽,九代同居"的局面,整個家族呈現團結和諧的氣氛。

禮法齊家

  "忍讓""孝友"更多的是從"德"的層面來要求家庭成員,但僅注重德性修養,有時並不足以維持和諧局面。張公藝深知以德勸誡不是萬能的,張家人口眾多,思想繁雜,單純的精神力量維持這個家族顯然不夠,必須重視禮法的作用。為此,張公藝治家也講究法規、條教。

臺前縣史志辦原副主任曹懷之:

治理一個900多人的家族,只有"忍",是不夠的。張氏家譜上寫得很清楚,張公藝治家,"立義和堂,制典則,設條教,以戒子孫"。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百忍堂張氏族譜中收錄家規家訓十六條,其中就有"講法律,以儆愚頑"一條,彰顯出張公藝治家對法的重視。

張公藝的百忍治家、禮法齊家,就是讓家族內德規並行。正因如此,張氏一族才發展到"九世同居,土地千頃,眷屬九百口,住房四百區"的規模。

仗義疏財

  張公藝對內堅持勤儉持家,提出"貧家小戶以勤儉為貴,富家尤不可草率"的觀點,但對外,他又頗能仗義疏財,濟貧救窮,不求回報,飽受世人的讚譽。唐太宗李世民旌表的"義和廣堂"和唐高宗李治旌表的"百忍義門",無不向世人訴說著張公藝的"義"。

沉睡在橋北張村的訪賢橋就是張公藝仗義疏財的一個見證。據《重修訪賢橋碑記》記載:"當橋樑未修之前,河水漲溢,往來不便。我始祖公藝遂在自己地界上築修橋樑,以便行人。及至唐之高宗訪我始祖齊家之事,駐蹕於此,當時賢人君子名為'訪賢橋'"。

清咸豐五年(1855年),因黃河改道流經境內,橋被淤埋地下。

現存清宣統元年(1909年)所立,刻有"古賢橋遺址""流芳百世"和"賢名揚天下,橋樑貫古今"字樣的石碑,依然在訴說著當年的義舉。

百忍遺風

  貞觀初年,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為了讓天下人都來學習張家"禮讓齊家"的美德,唐高宗降旨讓張公藝兄弟十人"分食十道",除張公藝守祖籍橋北張村外,其他兄弟九人分赴各道定居。從此,這個大家族析居全國各地,"百忍堂"遍佈全國,禮讓思想為後人所推崇。

張公藝長子張希達被調到京城長安,出任司儀大夫,張希達的長子張英後任韶州別駕。自此,張公藝的這一嫡長支系,移居廣東韶州,子孫繁眾,高官代出。其中,出任唐玄宗時期宰相的張九齡最為世人所熟知。

張九齡在任唐玄宗宰相時,把張公藝的"百忍"思想用於修身治國。個人修養方面主張"記人之長,忘人之短"的寬厚忍讓理念,選人用人方面推崇"德望為先"的德治思想。張九齡一生灑脫豁達、秉公守則,選賢任能,剛直不阿、敢言直諫卻淡泊謙讓,時稱"九齡風度"。以致後來宰相每次推薦公卿時,唐玄宗必問:"風度得如九齡否?"

南宋大臣、著名理學家真德秀,大書"忍"字於室中一壁,凡遇拂意之事,即徘徊其下,後來,更將"百忍"二字書於四壁;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認為張公藝的百忍"可以觀物情之變,可以挫奸邪之機,可以持刑賞之公,可以蓄威德之固"……

【學生朗讀《百忍歌》】

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冷;

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

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

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

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今天,在橋北張一帶,仍有"百忍歌"在民間流傳,婦孺皆知,廣為傳唱。

而徙居各地的百忍後人,歷經千載,仍然尊奉百忍堂號,傳承百忍家風。

合肥"百忍堂"梳背橋橋頭張宗祠研究會原會長張有中:

我們常青街百忍堂張氏,源自清河郡張氏一脈,始遷祖張天雨系張公藝的第二十二世孫。我們時刻遵守張氏家訓,孝順父母,和睦鄉鄰,崇尚節儉,謙和忍讓,踏實做事。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李開軍:

歷史地看,"忍"是以張公藝為代表的古代勞動人民基於對家庭和社會生活的洞察而總結概括出的一種立身處事的態度和價值選擇,其間蘊涵了我們民族很多優秀的精神品質和思想智慧,如仁、孝等,超越地說,它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相互承認、尊重、寬容的現代精神。

"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我們的先賢們認為家、國一體,形成了許多治家理念。作為一介平民,張公藝以"忍"治家,維護其家族在二百多年中同爨不析,其事蹟載入正史,其家訓影響後人千餘年,至今不衰,這不能不說是個了不起的歷史存在,也留給今天的我們諸多滋養和啟迪。

●張公藝家訓摘編

忠孝篇

為人子者學溫良,溫良恭儉才久長。

——《張公百忍全書·訓世俚言》

【譯文】

當兒子的要學習"溫良恭儉讓"的美德,做到了"溫良恭儉讓"才能夠處世長久。

父母大如天地,奉養最為誠虔。

——《張公百忍全書·教妻盡孝》

【譯文】

父母對我們的恩情大如天地,侍奉起來最要緊的是誠心誠意。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孽還產忤孽男。人若不孝不如畜,羔羊跪乳令娘歡;可羨烏鴉禽最貴,反哺酬恩宴母餐。

——《張公百忍全書·戒俚言》

【譯文】

孝順的人還會生孝順的兒子,不孝的人同樣會生不孝的兒子。一個不孝順的人連牲畜都不如,小羊羔都知道跪著吃奶讓母親欣慰;最令人羨慕的是烏鴉的孝順之心,反過來餵食物給母親報答養育之恩。

睦和篇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朋友不忍失義氣,夫婦不忍多爭競。

——《百忍歌》

【譯文】

父子之間若沒有忍讓就會失去慈愛孝道,兄弟之間沒有忍讓則會失去關愛和尊敬;朋友之間沒有忍讓就會失去義氣,夫妻之間沒有忍讓則會出現分歧和爭吵。

夫婦和而家道成,天地和而雨澤布;和順二字值千金,勤儉同心家必福。

——《張公百忍全書·訓夫婦俚言》

【譯文】

夫妻和睦家庭才能興旺發達,天地和諧就會風調雨順;和睦孝順這兩條比千兩黃金還要珍貴,同心同德勤儉持家就會富有起來。

修身篇

良朋守信真君子,取財以義終為利;貿易絲乎要公平,賺錢折本留心底。

——《忍氣詞》

【譯文】

講信用的朋友才是品德高尚的人,掙錢憑義氣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做生意一絲一毫都要講公平,無論賺錢還是虧本都要講良心。

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痴呆,忍過人自知修省。

——《百忍歌》

【譯文】

要知道忍讓寬容才是真君子,不要認為他們很愚蠢;人們嘲笑忍讓的人痴傻,不知道爭取,事後內心方知應該修身反省。

處事篇

不忍小事變大事,不忍善事終成恨。

——《百忍歌》

【譯文】

如果不懂得忍讓寬容,即使很小的事情也可能變成大事,好事也會留下遺憾。

事不三思終有悔,氣能一忍終無憂。

——《誡訓歌》

【譯文】

做事如果不三思而後行,一定會因疏漏而後悔;只有忍得住一時的衝動,才能心無所累,無憂無慮。

勤儉篇

貧家小戶以勤儉為貴,富家尤不可草率。當施不施,天不與;當積不積,一世貧。

——《張公百忍全書·和樂訓妻》

【譯文】

貧寒的小戶人家,則以勤儉為美德;富貴有餘的大戶人家,更不能草率行事。應當施捨的不施捨,老天是不會再給他的;應當積攢的不積攢,就會坐吃山空,一輩子受窮。

勵志篇

少年不學老來悔,春不耕種秋無收。

——《誡訓歌》

【譯文】

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等到年老的時候就會後悔,就如春天不播種,秋天就會顆粒無收。

青春要有英雄氣,男兒要為天下奇。

——《誡訓歌》

【譯文】

青年時期就要有壯志凌雲的英雄豪氣,做一個志向遠大的非凡男子。

●專家觀點

"忍"的核心是齊家,"仁"與"讓"足以盡之

上學的時候,讀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驚歎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句,它不但生動寫出月亮徐徐升上海面的情狀,還以濃縮時空、直指人心的"天涯共此時"五字,令人誦讀歎賞至今。今天讀了《張公藝與百忍堂》,才知道他的六世祖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九世同爨的"百忍堂"主人張公藝。

張公藝不過一介布衣之身,他的故事之所以能在唐代以後代有流傳,當然要歸功於他百忍治家的理念和實踐。但要理解他的所謂"百忍",除卻"追本溯源"之外,似無好法。

目前所知,較早講述張公藝"百忍"故事的,是《舊唐書》的《孝友傳》:"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皇中,大使、邵陽公樑子恭亦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倖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賜以縑帛。"這一段記述,人們大多關注張家代受旌表和"百忍"上書兩個方面,這自然不錯,卻忽略了《舊唐書》張公藝故事的解釋框架。這個解釋框架就是《孝友傳》的第一段:"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友。夫善於父母,必能隱身錫類,仁惠逮於胤嗣矣;善於兄弟,必能因心廣濟,德信被於宗族矣!推而言之,可以移於君,施於有政,承上而順下,令終而善始,雖蠻貊猶行焉,雖窘迫猶亨焉!自昔立身揚名,未有不偕孝友而成者也。"顯然,《舊唐書》把張公藝百忍傳家作為眾多孝友故事之一,來宣揚"孝友"乃立身揚名之根本,是事君施政之根基。所以,《舊唐書》看中的是張氏"九世同居",它眼中的"忍",孝於父母也,友于兄弟也。

《舊唐書》這一解釋框架,基本上延續在後來的言說中,如明正德年間殷雲霄《壽張鄉賢祠記》,即從"兄弟之身,其源一人"說起,認為張公藝之"百忍"有"維家之益",是睦心之言。萬曆間,李仰新建張公祠,他與黃體仁各撰有祠記一篇,前者強調修身養性,後者注重國家治理,是《舊唐書》"齊家"的前探後延。明清易代之際,王夫之《讀通鑑論》將"忍"一般化為"不任耳而以心殉之",強調以心制耳,但最後仍落腳於張公藝以"忍""飭九世以齊一"的功效。張體仁明嘉靖間輯成《張公百忍全書》,清虛子序以"仁、讓"二字為倡;清宣統辛亥(1911年)黃品俊重刻此書時,認為"今也世風不古,橫暴日增,其變生骨肉、禍起蕭牆者",乃是因為"忍道"不行。所以歷史地看,對張藝"忍"的理解,齊家是核心層面,修身、治國是進一步的延伸。

放在我們今天,"忍"的價值,我個人以為,應該主要從家庭的層面來理解,其內涵,正如清虛子序《張公百忍全書》所云,"仁"與"讓"足以盡之。"仁"指仁愛之心,屬於內在的精神要求;"讓"指謙恭禮讓,是外在的實踐指南。心中有仁愛,才能使"讓"成為一種順從內心指令的行為,而不是勉強之舉。落實到家庭之中,仁愛可以讓倫理關係成為一種溢滿溫情的真實表達,而不僅僅是一層冷漠的面紗;恭讓則可以消解可能發生的矛盾緊張,維持倫理世界的和諧美滿。所以,我們可以從張公藝的"百忍"中,汲取有益的成分,重構我們和諧的家庭倫理世界。把其中的仁愛之心、謙恭之道,拿來為我們所用,讓這一傳統道德觀念,重新煥發它的光彩。

家庭是社會構成的基本單元,它是形塑社會的重要力量。家庭和諧對於整個社會和諧氛圍的形成,作用不可小覷。今天,我們發掘張公藝百忍傳家的現代價值,就像當年黃品俊重刻《張公百忍全書》時一樣,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但也要注意它的有限適用性,它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對"百忍"內涵的解釋,對張公藝治家實踐的闡發,不能脫離歷史背景,不必刻意拔高。

:本文是"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編轉。"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以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免費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導演講、家庭教育諮詢、傳遞正能量、傳播優秀文化為己任。更多精彩,敬請收藏和關注王仁元家庭教育工作室。相關視頻,您可在優酷網搜索"教師教育培訓演講王仁元"即可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