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勇好戰野蠻暴力,中世紀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諾曼騎士

愚勇好戰野蠻暴力,中世紀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諾曼騎士


羅馬帝國轟然倒地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歐洲大陸特別是西歐都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武裝力量。但“維京時期”(公元8 世紀到11 世紀間,維京人對歐洲沿海地區和英國諸島開始了持續侵擾,其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的廣闊疆域,歐洲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期”)之後, 一群法蘭克化的維京人(諾曼人)延續了祖先的足跡繼續向外征服。他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成為歐洲中世紀早期的一個重要力量。

愚勇好戰野蠻暴力,中世紀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諾曼騎士

諾曼人仍保留了其海盜祖先維京人的許多特質:極度不安的魯莽氣質、近乎愚勇的好戰精神,以及與無恥不忠俱來的詭計多端,但他們通過改信基督教、改用法語,以及學習法蘭克式騎兵戰術,從而成了當時歐洲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諾曼騎士。諾曼騎士在隨後擴張至歐洲其他地區的行動中,創下驚人冒險作戰的紀錄,常常僅以一小撮人征服數倍的敵人。無與倫比的快速越野渡海能力、野蠻暴力的戰鬥方式,以及對金錢使用的特殊觀念是諾曼騎士的顯著特質。

諾曼人的軍隊

諾曼騎士

諾曼騎士十分著名,他們擊敗過同時代的許多地方的騎兵和步兵。諾曼騎士在同時代的軍隊中是衝擊部隊。最初的騎兵戰鬥戰術很粗糙,基本是將騎兵在各自領主的號旗下集結成隊伍,向敵人衝擊。這樣的集群(Conrois)大概由25 到50 人組成,而且騎槍的用法各異。就像貝葉掛毯中展現的那樣,很少有協調一致的行動,而且夾槍也不是主流。也許直到11 世紀晚期,夾槍才成了慣例,因此安娜·科穆寧(拜占庭公主)稱第一次十字軍中的騎士能夠在巴比倫城的城牆上刺出一個洞。這樣的作戰方式需要騎兵集群排成穩固陣線,要膝蓋對膝蓋,相距很近。以至於據說在第三次十字軍中的諾曼騎士隊列中,扔到他們中間的蘋果都不會落地。

夾槍衝鋒開始時小跑前進,只有在最後一刻才發動衝鋒,以防馬匹疲倦或隊形混亂。騎槍在一開始是豎舉,只有在接近敵人時才平舉,以期正面擊中敵人或他的盾,而且騎槍要抓牢並保持臂下夾持。中世紀晚期關於馬上比武的書籍中建議道:不要盯住迎面而來的槍尖,這會讓你退縮或閉眼,反而要將注意力集中到不斷接近的目標身上。對沖之後,就要拔出副武器進行混戰肉搏。馬上比武的書籍中還提到, 在混戰中騎士應該繼續奮力向前攻擊和擠壓,而不是轉向——這不僅浪費時間也浪費體力,這些建議或許同樣適用於更早的時代。

愚勇好戰野蠻暴力,中世紀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諾曼騎士

(上圖)貝葉掛毯中的諾曼騎士形象

第一次衝鋒十分重要,因為一旦被抵擋住,攻擊就會漸漸消止。為此,畏懼諾曼騎士的拜占庭人有時會扔鐵蒺藜來傷殘馬匹或用輕型四輪馬車作為障礙物,試圖破壞他們的隊列。對抗堅固的步兵線時,馬上騎士更多處於劣勢。雖然可以步行戰鬥,但安娜·科穆寧還是提到長盾和馬刺可能成為下馬騎士的劣勢。因此此時騎兵有可能成隊列輪番上前投擲標槍,這在貝葉掛毯中也有所體現。這種戰術可能是學自布列塔尼人,而在對抗步兵方陣時可能比夾槍衝鋒有效。之後,騎士們會拔劍向因此產生的任何薄弱點發動衝擊。無論如何選擇,騎士都會陷入長時期的副武器格鬥,直到接近體能和力量的極限。

在對抗步騎結合的敵人時,一般來說可以用詐敗計誘出敵人。不過這樣的詭計在當時是備受爭議的。常見的反對理由是這會在軍隊中引發恐慌,或被敵人猜出。

批評者則認為:這不過是編年史家掩蓋真正退卻的說法。其實,詐敗在數個世紀以來一直是騎兵戰術的一部分。可以確定布列塔尼人從9 世紀起就開始使用這種戰術, 而諾曼人很可能就是受了他們的影響。在記錄中,諾曼騎士在1053年的阿奎斯(Arques) 和1071 年的卡薩爾(Cassel)利用詐敗的戰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060 年,他們在西西里的墨西拿也使用了這一戰術。總體上,這種方法最適合小集群使用。一支或多支部隊協同行動,許多人與他們熟識而共同受訓的同伴一起戰鬥,這樣袍澤之情和團隊精神能減少可能出現的混亂。

鑑於戰馬不披甲而騎手的四肢和臉部也部分暴露,敵人的箭矢會給諾曼騎士帶來一些麻煩。戰術上就有必要避免正面對敵而儘可能從側翼進攻。特別是面對東方的騎射手時,較重裝的諾曼騎士的密集衝鋒很難對抗那些不結陣且依靠快馬騎射襲擾軍陣側翼的敵人。這就意味著需要將這些敵人驅趕到己方可以發動騎兵衝鋒的位置。博希蒙德的戰術是,保留一支馬上騎士預備隊來反擊對己方衝鋒騎士側翼的進攻。他也很好地利用了步兵屏障,以保證騎兵可以等待最佳的衝擊時機。此外,長槍兵也可以保護進行遠程壓制的弓箭手和弩手。這樣,軍隊的各部分可以互補,並保有有效的應敵措施。

愚勇好戰野蠻暴力,中世紀首屈一指的武裝力量,諾曼騎士

(上圖)早期和征服時期的諾曼騎士

也有人認為諾曼騎士在突破陣線並追殺敗軍後就很難重新聚集起來。事實上, 他們能停下來,即使在騎槍使用方式各異而非協調一致衝鋒的時代也是如此。這也證明了諾曼騎士在戰場上的紀律性和秩序。

在更廣大的戰略層面上,一般被認為衝動的諾曼人其實在戰爭中特別謹慎。他們通常會耐心觀望,仔細偵查也十分常見。另一方面,只有騎兵參戰的戰役很少,至少在法蘭西是如此的。步兵的角色很重要,而且11 世紀的騎士也要訓練步行戰鬥,而他們也願意步行戰鬥。然而,涉及步行騎兵(Milites Pedites)即下馬騎士的資料很少同普通步兵有關。

諾曼步兵

在諾曼人中,弓箭手是十分重要的。威廉公爵自己就是著名的射手。他們對英格蘭的征服使得英倫三島上弓箭的使用大幅增加。兩個不同階層的弓箭手出現在貝葉掛毯上,在主要畫面中的那些人衣著華麗,甚至穿著盔甲,而在下面長條中的另一些人衣衫襤褸。也許前者是專業的弓箭手, 而後者是一般的徵召兵(Arriere Ban)——這個詞很少被使用,而且是古日耳曼語中對所有自由民徵召兵的稱呼的遺存。在貝葉掛毯的末尾,一個穿著馬刺的諾曼弓箭手騎馬追擊撒克遜人。這可能是個藝術錯誤,但也可能是證明諾曼人的馬上射手的存在或者表明專業射手是快速移動的騎馬步兵的證據。在黑斯廷斯的諾曼弓箭手是受過訓練的熟練射手,能夠將致命的箭雨覆蓋到敵人中的一小塊區域中。貝葉掛毯中的一些短弓有可能是南歐的複合弓,也許由加入威廉公爵的僱傭兵使用。其他證據表明弩也被使用了,即使在貝葉掛毯上沒有描繪它們。但它們已經在法蘭西廣為人知,而且不久之後就在諾曼人中變得常見。

諾曼步兵不是像諾曼騎士那樣受人矚目的部隊,但他們也不絕是烏合之眾。在任何地方,他們都能利用河流、森林、丘陵或沼澤等自然屏障保護自己的側翼。在空曠地區,他們會採用圓形隊列或長方形隊列來行軍,形狀則取決於當地的傳統。在1174 年的魯昂,由於一個防禦溝要被填滿,步兵組成200 米寬的隊列前進。他們似乎總共有5000 到6000 人,組成12 列深的3 個軍團。攜帶弓箭、長矛或標槍的輕步兵在一些領域中也有出現,他們的角色是充當散兵或保護主力的側翼。有時,他們也作為有自主權的軍事單位去行動。

弩的設計改進是11 到13 世紀戰爭中的一個重要元素。從亨利一世的統治時起, 這種武器在諾曼底地區就變得十分流行。同簡易的歐洲弓相比,弩更容易精確射擊,射程更遠,彈道平坦而且穿透力更大。它們唯一的缺點是裝填時間。這一缺點也困擾著後來更強大的弩,使得它們不得不通過絞盤或曲柄來張弦——更早的弩基本上是手動張弦的。幫助上弦的鐙形支架出現在11 世紀,而帶有上弦鉤子的皮帶也許出現在12 世紀晚期。早期的弩又大又重,弓弦的拉鋸甚至達到90 釐米(35 英寸),15 世紀的鋼臂弩的拉鋸只有20 釐米(8 英寸) 左右。另外,當時的諾曼人通過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和中東的戰爭歷程中,已經明白角質、木材、鯨骨和肌腱製成的複合弓體積更小,威力卻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