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法國僅抵抗了39天就宣佈投降,是實力不濟,還是另有隱情?

法國有一個非常不願意啟齒的事情。二戰期間,號稱歐洲陸軍第一的法國面對德國入侵僅僅39天就宣佈投降了。很多人都非常百思不得其解,法國本身是歐洲大陸的強國,其領土面積、人口乃至經濟實力並不遜色於納粹德國,而且有英國這樣的強援,遠非之前淪陷的波蘭、丹麥、挪威等國所能比擬。如果單純從法德兩國的整體實力上進行比較,根本就無法解釋法國短時間內潰敗的原因,那麼法國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小編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分析造成了法國迅速淪陷的原因。

二戰法國僅抵抗了39天就宣佈投降,是實力不濟,還是另有隱情?

希特勒來到法國巴黎

一、整體軍事思想落後。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戰的時候,法國依靠陣地戰,塹壕戰,活活拖死了德國。於是乎以甘末林為首的法國高級將領依然想用同樣的招數,再次拖死德國。而且他們還有看似無敵的馬奇諾防線。沒理由會戰敗啊。所以整體落後,保守的打法讓他們以一戰的思維面對二十年後新的戰場焉能不敗。而且最關鍵,如果如他們所願,德國強打馬奇諾防線,顯然我相信法國能夠輕鬆守住,關鍵沒有啊。

二戰法國僅抵抗了39天就宣佈投降,是實力不濟,還是另有隱情?

強大的馬奇諾防線

二、輕視裝甲部隊的組建和配合。

還是一戰思維導致的怪圈,其實從賬面數據來說,法國裝甲部隊的數量和質量,完全不虛德國。要說兩邊最大的區別就是,法國依據一戰思維,步兵為主,坦克為輔。每個部隊都配有少量坦克。德國卻是把飛機,坦克集中使用。這樣就能完成局部的坦克大優勢。這就是所謂的德國二戰初期無敵的“閃電戰”。

二戰法國僅抵抗了39天就宣佈投降,是實力不濟,還是另有隱情?

德國快速行軍的裝甲部隊

三、對德國主攻方向的判斷失誤。

以曼施坦因為首的德國參謀部改良了“施利芬計劃”的最大缺陷,避開了正面強大的馬奇諾防線,通過坦克部隊快速穿插,從阿登森林直接繞過馬奇諾防線打了法國一個措手不及。而法國乃至盟軍部隊把主力全部丟在馬奇諾防線內,至於在法德邊界的中段則自恃有阿登山區天險和馬斯河,只留了戰鬥力較弱的少許部隊駐守。

二戰法國僅抵抗了39天就宣佈投降,是實力不濟,還是另有隱情?

法國戰役兩軍戰略圖

四、長期對納粹德國推行綏靖政策,失去了鬥志。

法國一直無奈的跟隨英國大哥對納粹德國推行綏靖政策,失去了曾經兇狠的獠牙。可謂是處處被動,明明知道希特勒狼子野心,卻寄希望於出賣小國利益換取和平。戰場開始,德國雖然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但是正面法國優勢巨大,如果法國軍隊沒有龜縮在馬奇諾防線中,而是正面出擊,我相信德國肯定守不住。

二戰法國僅抵抗了39天就宣佈投降,是實力不濟,還是另有隱情?

英國首相張伯倫手中揮舞著慕尼黑協定

五、從高層到百姓皆無戰意,民心渙散。

按理說,巴黎淪陷,法國也僅僅丟了一半的國土。外有英國強援,內有可戰之力。如果他們像後來的蘇聯一樣,全民奮戰,我相信戰局還有扭轉的機會,可是法國政客們為了一己私慾,力主投降。戰士們因為前線失利信心全無,百姓們因為一戰強烈的悲痛,全國上下可謂是鬥志全無,最終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宣佈投降了。反觀德國,因為《凡爾賽條約》的屈辱,全民上下卯著這口氣,士氣可謂天壤之別。

二戰法國僅抵抗了39天就宣佈投降,是實力不濟,還是另有隱情?

一戰德國簽訂停戰協議的車廂

六、自斷強援,拒絕與蘇聯合作,使德軍避免兩線作戰。

​一戰德國最大的失利是什麼?兩線作戰。這就是德國的軟肋啊。沙俄變成蘇聯,因為意識形態不同,高高在上的法國拒絕了蘇聯合作的機會。反倒是德國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最後歷史也再次印證了這個結論。盟軍諾曼底登陸後,陷入兩線作戰的德軍快速潰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