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吓唬”,毁了孩子!

一般来说,家长总是在操心孩子身体上的健康。

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忽略孩子的内心想法这一方面。殊不知,孩子的心理相较于成年人来说更加的脆弱,他们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有时候,家长只是随口一句,可能就会让孩子受到伤害,久之,孩子很有可能出现自卑的心理。


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吓唬”,毁了孩子!

大家都知道,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来自后天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是无忧无虑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积累出来的。

自卑的孩子,大多来自这几种家庭。


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吓唬”,毁了孩子!


恐吓式教育背后,都是无计可施的父母


如今,“吓唬”孩子,似乎已经成为了众多家长制服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


“再闹,就不要你了!”
“再不吃,以后都别吃了!”

“再这样,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


善用这种威胁语言的家长不计其数,而这些话的背后,往往透露着父母的无能为力。


因为不知道如何去管教,所以选择了这样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方式,让孩子对自己唯命是从。


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吓唬”,毁了孩子!

“吓”大的孩子,往往很自卑

被“吓”大的孩子往往自卑又敏感。

在电视剧《都挺好》中,在压迫下长大的明玉,虽然在商场叱咤风云,但面对感情却是胆小和不自信的。


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吓唬”,毁了孩子!

句赌气的话成了母女两的永别,也正是这句话让明玉多少年都活在阴影中,无法与自己和解。


家长一句脱口而出的“吓唬”,轻而易举的就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让孩子失去自信变得自卑,唯唯诺诺,胆小又脆弱。


教育孩子,应该遵循这三点

用提问代替威胁

比如将:


“再不吃饭,你以后都别吃了!”换成“如果你现在不吃饭的话,一会儿肚子里的小精灵就要闹别扭了,会很难受哦~”


“再不走,就不要你了”换成“你是想在这里再玩五分钟,还是和妈妈一起回家搭积木呢?如果你现在走得话,妈妈可以多陪你十分钟哦~”


这样不仅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达到目的!


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吓唬”,毁了孩子!


耐心讲解

孩子小的时候,对于一些不良行为和危险行为认知不到位,所以才会去做。比如,2岁左右的小宝宝看见有眼儿的东西就想用手指去感知一下,那个眼儿里是什么?如果是电源插座这样危险的东西,爸妈就要注意了,要耐心向孩子讲解,那是危险的,不能用手去碰的,稍微大一点再告诉他为什么不能碰,慢慢的孩子了解了,就自然不去做危险的事了。


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吓唬”,毁了孩子!

用引导树立信心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应该首先去引导孩子而不是压迫他。


在一个实验中,将多名孩子分别带到一个放着糖果的房间里。


第一个房间的实验人员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坚持15分钟不吃糖果,那么我回来的时候会给你们一人多带一颗。”


第二个房间的实验人员则告诫孩子:“十五分钟后,如果我回来发现你们偷吃了糖果,那么你们将承担严重的后果!”


实验结果显而易见,第一个房间里仅有1位孩子没有得到奖励,而第二个房间的孩子一半以上都选择了偷吃。


威胁显然不能比引导更有效!


希望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吓唬”,毁了孩子!


英国文学家培尔辛说过:


“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


正确引导孩子,不仅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还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比压迫和威胁好上一百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