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風采】王紅玲:群眾口中的“熱心人”

“如果你覺得歲月靜好,一定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在甘南這片熱土,無數勞動者通過智慧和雙手為甘南添磚加瓦,保證我們的幸福生活和宜居環境。他們,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一員。教師、警察、醫生、司機、電力工人……生活中,他們或許很少獲得你我關注,但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本平臺推出的《勞動者風采》欄目,我們將目光聚焦甘南最平凡的勞動者,走近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感受那些平凡卻動人的美麗。

細雨無聲 潤物無言

——記甘南州勞動模範王紅玲

【勞動者風采】王紅玲:群眾口中的“熱心人”


“寧叫群眾有罵聲,不讓群眾有哭聲。”這是合作市卡加曼鄉人大代表、新集行政村婦聯主席王紅玲在疫情防控期間天天掛在嘴邊的話。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王紅玲就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和婦女同胞,全力以赴投入抗擊疫情第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她始終以最高的政治站位,擔負起婦女防線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從摸排每一個村民,走訪每一戶農戶,管控每一個重點人員,蹲守每一個卡點,一步一腳印,一行一進步,全面做好宣傳告知、清查摸底、人員管控、卡口監管等各項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勞動者風采】王紅玲:群眾口中的“熱心人”


作為一名黨齡18年的老黨員,在王紅玲身上我們看到了忠誠、責任與擔當。從新集村婦代會主任到婦聯主席,她在基層默默付出了近二十年,群眾評價她“是個熱心的人”,幹部評價她“是個靠譜的人”,婦女評價她“是可以訴苦的人”。新集村的婦女已經習慣了找她解決家庭瑣事,村裡出現鄰里矛盾、夫妻矛盾,總能看到她的身影。

2017年下半年,新集村一對老人家中發生了家庭矛盾。年過七旬的老人育有二子,與小兒子一家同住,由於婆媳矛盾、夫妻矛盾,老人被趕出家門,無家可歸。王紅玲聽聞此事,安頓好老人的生活後,開始了調節工作。老人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兒媳的態度又很堅決,在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調解下,兒媳的工作終於做通了,可緊接著老兩口又發生了矛盾。王紅玲向村兩委、鄉婦聯反映,共同開展這次家庭糾紛調解,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勸說,一次次地奔波,終於感動了老人,感化了兒女,矛盾得以化解……她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並帶動著周圍群眾,使新集村婦女工作更加紮實,群眾也更加滿意。

【勞動者風采】王紅玲:群眾口中的“熱心人”


王紅玲的肩頭還扛著新集村護林員和保潔員的職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總是掛在她嘴邊。“退耕還林後,山裡鳥兒種類多了,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山更綠了,咱們新集的旅遊點生意更好了,愛護樹木人人有責,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她的話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村裡群眾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她說:“卡加曼鄉是合作市的北大門,新集村又是卡加曼鄉的第一道風景線,作為村環境衛生保潔員,我的失職就是給整個羚城抹黑。”她時刻提醒自己,每天早上6點起床,護林巡邏、撿拾垃圾……她的工作滿滿當當。每到夏天,十里八鄉的群眾、僧侶都來新集籃球場進行文體娛樂活動,人多了,飲料瓶、果皮紙屑經常撒滿整個廣場,她看在眼裡、急在心中,總是每天早起,堅持天亮之前把衛生掃乾淨,不放過一個菸頭、一個瓜子皮,這份堅持和擔當,讓群眾無不為之動容。

面對這位婦女群眾的貼心人,很難發現她樂觀積極的狀態下藏著並不健康的身體和肩負的家庭重擔:2013年,一場車禍造成她丈夫左腿殘疾,自己也重傷,58萬的醫藥費,讓她不堪重負,但當她看到肇事者拮据的條件,善良的她只讓肇事的年輕人賠付了不到一半的醫藥費……

【勞動者風采】王紅玲:群眾口中的“熱心人”


點點滴滴細細數來,雖然樸實的王紅玲沒說過豪言壯語,沒做過驚天動地的事蹟,但她像一頭黃牛,不怕難、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辛勤耕耘,默默付出,將對家庭的責任和共產黨人的忠誠,深深地鐫刻在平凡的生命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