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风采】王红玲:群众口中的“热心人”

“如果你觉得岁月静好,一定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甘南这片热土,无数劳动者通过智慧和双手为甘南添砖加瓦,保证我们的幸福生活和宜居环境。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员。教师、警察、医生、司机、电力工人……生活中,他们或许很少获得你我关注,但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本平台推出的《劳动者风采》栏目,我们将目光聚焦甘南最平凡的劳动者,走近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感受那些平凡却动人的美丽。

细雨无声 润物无言

——记甘南州劳动模范王红玲

【劳动者风采】王红玲:群众口中的“热心人”


“宁叫群众有骂声,不让群众有哭声。”这是合作市卡加曼乡人大代表、新集行政村妇联主席王红玲在疫情防控期间天天挂在嘴边的话。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红玲就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妇女同胞,全力以赴投入抗击疫情第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始终以最高的政治站位,担负起妇女防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从摸排每一个村民,走访每一户农户,管控每一个重点人员,蹲守每一个卡点,一步一脚印,一行一进步,全面做好宣传告知、清查摸底、人员管控、卡口监管等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劳动者风采】王红玲:群众口中的“热心人”


作为一名党龄18年的老党员,在王红玲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责任与担当。从新集村妇代会主任到妇联主席,她在基层默默付出了近二十年,群众评价她“是个热心的人”,干部评价她“是个靠谱的人”,妇女评价她“是可以诉苦的人”。新集村的妇女已经习惯了找她解决家庭琐事,村里出现邻里矛盾、夫妻矛盾,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2017年下半年,新集村一对老人家中发生了家庭矛盾。年过七旬的老人育有二子,与小儿子一家同住,由于婆媳矛盾、夫妻矛盾,老人被赶出家门,无家可归。王红玲听闻此事,安顿好老人的生活后,开始了调节工作。老人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儿媳的态度又很坚决,在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下,儿媳的工作终于做通了,可紧接着老两口又发生了矛盾。王红玲向村两委、乡妇联反映,共同开展这次家庭纠纷调解,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劝说,一次次地奔波,终于感动了老人,感化了儿女,矛盾得以化解……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并带动着周围群众,使新集村妇女工作更加扎实,群众也更加满意。

【劳动者风采】王红玲:群众口中的“热心人”


王红玲的肩头还扛着新集村护林员和保洁员的职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总是挂在她嘴边。“退耕还林后,山里鸟儿种类多了,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山更绿了,咱们新集的旅游点生意更好了,爱护树木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她的话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里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她说:“卡加曼乡是合作市的北大门,新集村又是卡加曼乡的第一道风景线,作为村环境卫生保洁员,我的失职就是给整个羚城抹黑。”她时刻提醒自己,每天早上6点起床,护林巡逻、捡拾垃圾……她的工作满满当当。每到夏天,十里八乡的群众、僧侣都来新集篮球场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人多了,饮料瓶、果皮纸屑经常撒满整个广场,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总是每天早起,坚持天亮之前把卫生扫干净,不放过一个烟头、一个瓜子皮,这份坚持和担当,让群众无不为之动容。

面对这位妇女群众的贴心人,很难发现她乐观积极的状态下藏着并不健康的身体和肩负的家庭重担:2013年,一场车祸造成她丈夫左腿残疾,自己也重伤,58万的医药费,让她不堪重负,但当她看到肇事者拮据的条件,善良的她只让肇事的年轻人赔付了不到一半的医药费……

【劳动者风采】王红玲:群众口中的“热心人”


点点滴滴细细数来,虽然朴实的王红玲没说过豪言壮语,没做过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像一头黄牛,不怕难、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辛勤耕耘,默默付出,将对家庭的责任和共产党人的忠诚,深深地镌刻在平凡的生命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