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佛教自東漢年間傳入我國,就得到不少皇帝信奉和推崇,比如東漢明帝、隋文帝,李世民、武則天等都對佛教情有獨鍾,很是虔誠。但是皇帝當和尚的卻沒幾個, 除了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不被餓死被迫去當和尚,還有位爺明明身為天下之主,卻一門心思的想當和尚,結果因為像佛一樣的仁慈,被人把自己給活活餓死了,這位爺就是南朝梁武帝蕭衍。

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網絡圖片

蕭衍是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人(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是漢初三傑之一蕭何的二十五世孫。蕭衍作為士家子弟,沒有不學無術,而是喜歡讀書,是個博學多才的少年,精通音樂、書法、繪畫、圍棋,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與當時的文壇新秀沈約、謝朓、範雲等人一同被稱為“竟陵八友。沈約是知名文學家、史學家,著有《宋書》、《齊紀》等書,而謝朓則是這時期有名的詩人,能與他們一起稱兄道弟,可見蕭衍也是當時文藝界的明星大腕。

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網絡圖片

在科舉制度沒有出現之前,世襲門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政治力量,顯赫背景出身的蕭衍本就有一個錦繡前程,更何況他本身具備良好的條件,據史書記載:“帝為兒時,能蹈空而行。”可見蕭衍從小就是龍騰虎躍,喜歡舞刀弄槍,註定是個文武全才。在家族背景加持下,蕭衍一入仕就在衛將軍王儉手下做事,後深得王儉賞識器重,提拔他為戶曹屬官,因其能力出色被提拔為參軍,後升任太子庶子和給事黃門侍郎。

蕭衍有次遇到一算卦的要給他相面,說他兩胯駢骨頂端高高隆起,右掌心的紋路是個“武”字,如此異相將來必然顯貴。算卦的果然沒說錯,後來,蕭衍因各種原因建立南朝梁政權,並且成為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較長的皇帝之一。

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網絡圖片

當皇帝的蕭衍對物質沒了追求,對皇帝這個職業也變得”不感冒“,開始追求心靈的昇華,早期信奉道教,後改皈依了佛門,成了一個無比虔誠的佛門弟子,可以說是到了死了都要愛的地步。蕭衍成為佛教鐵桿粉絲後,開始將佛教定為國教,開始大肆興建佛教寺院,以至於南梁的半壁疆域內,佛教寺廟隨處可見,僧尼有近百萬之多。杜牧曾作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網絡圖片

蕭衍也作為修行著者中一員,他以近乎苦行僧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以示虔誠。據《梁書·武帝本紀》載,”日止一食,膳無鮮腴,惟 豆羹糲食而已。庶事繁擁,日儻移中,便嗽口以過。身衣布衣,木綿皂帳,一冠三 載,一被二年,常克儉於身,凡皆此類,五十外便斷房室。意思說蕭衍是純素食主義者,每天吃且只吃一頓糙米飯;他穿粗布衣服,被褥幾年才換一次;他不喝酒、不吃肉、不聽歌、不觀舞、不好色、早睡早起,甚至四十歲就戒色了,在修身養性方面稱得上是清心寡慾的模範皇帝。

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網絡圖片

按常理蕭衍作為一個皇帝,覺得佛教不錯,皈依佛教沒有事擱皇宮拜拜就好了,可蕭衍想當和尚想得發瘋,經常開個佛家經典講座,座談會什麼的,過過佛學大師的癮,被人稱“皇帝菩薩”。後來感覺大師當地不舒坦,便於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蕭衍到京城建康(今江蘇南京)規模最大的、有幾千個和尚的同泰寺(今南京雞鳴寺)燒香,居然脫下龍袍,換上袈裟,當起了和尚。大概是太沖動,思想準備不夠充分,沒能適應廟裡青燈古佛的生活,蕭衍只待了三天,就灰溜溜地跑回去了,可心還在同泰寺。

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網絡圖片

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蕭衍第二次捨身同泰寺。這次做足了思想準備,吵著鬧著非要當這和尚不可,大臣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您就考慮下天下蒼生,回去為民做主吧”,可蕭衍就是不理這些人。大臣們這一求就是七十三天,可這吃了秤砣鐵了心的蕭衍就是不回去。大臣們思來想去只好用當時和尚還俗,家裡出一筆錢給寺院為其“贖身"的辦法,群臣們無奈的咬咬牙,湊齊一億多的”還俗費”捐給寺院, 把這號稱“菩薩皇帝”的蕭衍給贖回來,蕭衍用這筆錢象徵性的翻修了幾座寺廟,其餘的都入了他的小金庫。

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網絡圖片

消停了十多年後,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蕭衍第三次捨身出家,眾大臣那可是拼命老命的反對,可皇帝要出家,誰能攔得住,大臣們那叫一個苦啊,只好再湊錢為其贖身,這次湊了兩億錢才把蕭衍“贖回來”。

俗話說,再一再二沒有再三,萬事都有個度,見好就收得了,可這蕭衍當和尚上癮,覺得這回扣吃的挺香,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有了三次出家經驗的蕭衍,奮不顧身的來個第四次捨身,在同泰寺呆了三十七天,這次的贖身費也是一億錢。這下眾官員們可受不了了,使出渾身解數來撈錢,貪官的錢本來也是壓榨老百姓,也就不在乎這一次,到是那些兩袖清風的官員遭殃了,本來自己過的都是水深火熱的,還被皇帝一次次“敲竹槓”,沒辦法為了湊贖皇帝的份子錢,只好四處舉債,讓自己深陷債務泥潭。

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網絡圖片

後來,蕭衍收留了一個狂熱的革命分子候景,本著我佛慈悲,就像唐僧想感化妖精一般,希望能好好改造這候景,那知這候景天生就是個反骨仔,在梁武帝蕭衍的眼皮地下造反了,使得他捨身計劃破產了。候景很快率兵攻到梁都建康城下,在這即將國破家亡的時刻,蕭衍卻是不急不躁,依然每天吃齋唸佛,卻不去除賊。大臣催促蕭衍加強城防力量,他卻脫口一句著名的豪言壯語:“讓那廝囂張去,我老人家折根小樹枝子就能抽死他!”大話說完沒多會兒,城破,蕭衍被俘。

歷史上一位皇帝為了當和尚四次出家,八十六歲被人餓死在自己寢宮

網絡圖片

剛開始時,侯景還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每天派人送點食物,讓他勉強續命,後來就沒得吃了,喝點水都是奢侈,蕭衍依舊是我佛慈悲,不去求生。然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如來佛祖、觀世音菩薩,在這位忠實而又虔誠的信徒,面臨生死考驗的時候,卻沒有把他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救出來。沒幾天,這位文武全才的開國之君,梁武帝蕭衍被活活餓死在自己寢宮,享年八十六歲,在位四十八年而不得善終,成就了一段皇帝被餓死的“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