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得迁都后的楚国,为什么还能延续五十多年的国祚?性格很重要

白起,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并且,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

被打得迁都后的楚国,为什么还能延续五十多年的国祚?性格很重要

公元前293年,在秦国丞相魏冉的大力举荐下,大将白起率军出征,向韩国和魏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当时,韩国和魏国在伊阙(今洛阳)排兵布阵,总共集结了二十四万军队。而白起所率的兵力,不过十万左右。谁强谁弱,可谓是一目了然。在这样的状况下,白起不仅不坚守待援,反而愣头青一样地主动出击,真是令韩国和魏国摸不着头脑。

公孙喜是魏国的名将,也是韩、魏联军的统帅。他见白起来势汹汹,心中莫名地感觉到有些不妙。于是,他赶忙向魏军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不料,魏军自从跟韩军联合后,一直认为韩军的战斗力拖了自己的后腿。在以往的战斗中,也都是魏国的伤亡大大超过了韩国。此时,见主帅公孙喜下令出击,魏军中的几个将领都不约而同地止步不前,坚持要让韩国的军队站在前面迎敌。

韩军看到魏国居然如此行事,心中也是气不打一处来。都是一身戎装地上了战场,不顾生死地对抗秦国,怎么能让韩国先当炮灰?魏国既然不仁,那么,就别怪韩国不义了。就这样,魏国的韩国的将士们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愿意先行出战。公孙喜急地连下数令,甚至,以死相逼。但是,魏、韩两国的大将本着法不责众的心思,一点也不将公孙喜的命令放在眼里。

被打得迁都后的楚国,为什么还能延续五十多年的国祚?性格很重要

战场之上,战况瞬息万变。有时候,一点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引起全军的溃败,更何况,对方是白起这样的悍将?白起见魏、韩联军有些怯战,顿时便猜出了两国将士的心思。于是,他将秦国为数不多的兵力聚在一起,然后,果断绕过韩军,直接向魏军发动了突袭。魏军见白起直奔自己而来,也就顾不上和韩军争吵了。很快,秦军和魏军便展开了了你死我活的厮杀。

战斗刚刚开始的时候,秦军很是担心韩军从侧翼杀出,那样的话,己方就会被重重包围,甚至,全军覆没。但是,看着白起那笃定的眼神,众将士都将这种担忧抛在了脑后。他们跟随白起冲入了敌阵,将韩军打地节节败退。果不其然,韩军见秦军不打自己,倒也乐得隔岸观火。秦、魏两军交战的时候,韩军大多都只是摇旗呐喊,前去增援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公孙喜久经沙场,自然明白白起这个各个击破的作战方案。不过,他虽然知道白起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韩军,但也只能坐以待毙了。很快,白起将魏军打地四散奔逃后,马上便掉过头来冲向了韩军。而没有了魏国的协助,韩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最终,韩军全军覆没,魏军也是死伤惨重,连主帅公孙喜也被白起活捉了。白起以弱胜强,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被打得迁都后的楚国,为什么还能延续五十多年的国祚?性格很重要

此次之后,诸侯国都知道秦国出了一个白起。

次年,白起趁魏国元气大伤,再次突袭魏国。而魏国慑于白起的威名,竟然不战自溃。白起昂头挺胸地跨入魏国境内,足足占领了六十一座城池才勒马而归。

韩国、魏国接连战败后,诸侯们虽然对白起的威名很是畏惧,可是,都认为经过了这么多的战斗,白起肯定要休整一段时间的。不料,白起就像是天生为战争而生的一样。打服了韩国和魏国之后,他又马上将楚国视为了下一个目标。公元279年,白起毫无畏惧地向楚国发动了攻击。

楚国地处南方,土地肥沃,其综合国力要比韩国、魏国强大的多。白起攻打楚国的时候,齐国、赵国、燕国等诸侯国纷纷派人打探消息,想要看看楚国能否抵挡住白起的攻势。开战之前,楚国的国民也都对自己国家的军队自信满满。

在他们看来,白起虽然风头正劲,但说到底只是一个锐气正盛的毛头小子。这个小子在对抗韩、魏这样的小国时或许能够侥幸取胜,可是,若对上楚国这样的老牌强国,则必定会露出马脚。而秦国这边的将士一听说要打楚国,也都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被打得迁都后的楚国,为什么还能延续五十多年的国祚?性格很重要

最终,还是白起力排众议,将犹犹豫豫的部下硬生生地带上了征途。白起深知众将士有“恐楚”心理,于是决定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术。两军交战之时,他拍马冲在最前面,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杀向了楚军的精锐,如入无人之境。秦军见主帅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也都豁出命来拼杀。

战场之中,秦军虽然在起初被楚军冲散了阵型,但秦国的将士仍然呼声动天,一点也没有露出败象。主将白起更是以一当百,仿佛是从天而降的战神一般。楚军越打心中越害怕,后来索性决定扔给秦国几座城池,只求秦国能够退兵。但是,白起是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将楚国的五座城池收入囊中后,白起趁热打铁,不停地将战线向前推进,最后,甚至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逼得楚顷襄王迁都保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国都都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国都一旦失陷,重则亡国,轻则元气大伤。因此,楚顷襄王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楚国还是危在旦夕。

平时,诸侯之间看似和善,但私下里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扩充地盘。如今楚国正处于低谷,其他诸侯国落井下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被打得迁都后的楚国,为什么还能延续五十多年的国祚?性格很重要

但是,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迁都后的楚国,竟然,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祚。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三点:

第一,白起攻下楚国的国都后,担心赵国会发兵袭击秦国,于是,就下令退兵,并没有彻底灭亡楚国。楚顷襄王抓住了这个短暂的机会,他将楚国残存的兵力都收缩到了新都城的附近,在保卫自己安全的同时,也稳住了楚国的民心。

第二,楚国势微后,秦昭襄王就把北边的赵国视为了最大的威胁。于是,白起奉命对赵国发动了华阳之战和陉城之战,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抗赵国上。陉城之战后,赵、秦两国又爆发了举世闻名的长平之战。这三场战斗中,秦国和赵国投入的兵力按总计的话,足足有百万之众。

这种大规模的作战,一旦开始,那么,双方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脱身。战况焦灼之下,即便是秦国还想对楚国有所动作,也实在是力不从心了。

第三,楚顷襄王去世后,继任的楚国君主楚考烈王励精图治,也令楚国恢复了一点元气。当秦国兵临邯郸城下,将要灭亡赵国的时候,楚顷襄王没有惧怕秦国的强大,毅然和魏国一起派兵援救邯郸,保住了赵国。凭借着这次的仗义援救,楚顷襄王改善了楚国在诸侯国心中的形象。

从道义的角度考虑,其他国家也就不好在明面上欺压楚国了。就这样,楚顷襄王带领着楚国在诸侯们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虽然,没能让楚国恢复往日的荣光,但却让楚国的民众学会了坚韧。这份坚韧,在楚国灭亡后仍然存在。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但始终压制不住楚国遗老那颗坚韧的心。

被打得迁都后的楚国,为什么还能延续五十多年的国祚?性格很重要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八个字,是刻在楚国人骨子里的。之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坚韧的楚国人迅速响应,很快便扛起了反秦的大旗,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反秦浪潮。西楚霸王项羽,更是成为了反秦的主力。虽然,楚国并没有成功地一统天下,但是,楚国的这股坚韧,将始终令后人为之动容。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白起著名战役的功过评析》、《史记·楚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