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谣言:你不读书?你不上当谁上当

疫情汹涌,宅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但在信息爆炸的现代,各种信息不断地“轰炸”手机和电视屏幕,看到这些信息,别说是孩子了,连大人也难掩焦虑与恐慌。其实在这些情绪的背后,是我们对病毒和瘟疫的未知,是我们对疫情和疾病的恐惧,是我们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无力感。

毛姆有句话有点儿应景:“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现在也正是孩子“阅读”疫情的良机。有助于他们清醒冷静地面对,获得对于未来的掌控感,避免重蹈“无效教训”的覆辙。

疫情下的谣言:你不读书?你不上当谁上当


阅读那些新闻,直面真

当灾难和危险发生时,往往也是谣言四起之时。为什么谣言这么会有市场?原因很多。

首先,灾难面前,人们通常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觉得孤独无助。面对疫情的恐慌和肆虐,迫切地希望能得到与灾难有关的信息,如同一名落在海上漂浮数天的人,只要是海上经过的任何物件,他都会紧紧地抓住,视为救命稻草,抓住不放。

疫情下的谣言:你不读书?你不上当谁上当


当有关疫情信息传播的时候,人们常常是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毫不怀疑其真实性。

其次,是人们的趋同心理,尤其会认同熟悉人,如亲人和朋友所发的信息,正如扎利亚·戈维特(Zaria Gorvett)在一篇关于"群体极端化(group polarisation)"的文章中写道,人们的头脑总是受到周围群体——无论真实还是虚拟群体的影响而出现意见趋同现象。

我们身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来源极其多元,但也难免泥沙俱下,伪科学、谣言等有时候也会甚嚣尘上。新冠肺炎爆发后,信息汹涌爆炸,真相扑朔迷离,谣言层出不穷,尤其需要孩子具有独立思考、辨析真伪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更应视之为指导孩子正确地阅读新闻、甄别信息的时机,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理性面对疫情的能力。

分清事实和观点,辨别证据的可靠性,是一个人参与公共事务最基本的常识和素养,也是一个人阅读素养的重要部分。

具有质疑、理性精神和辩证思维的公民,对于听到的任何一个带有观点的评论,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听信而是谨慎求证,从而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而且他不会仅仅锁定一个信息来源,而是从不同的新闻或信息源,比较和分析新闻或者事件的真假。

真相总是复杂的,我们鼓励孩子停止看到简单的事实,贸然地认为自己知道全部真相;只有多元视角的互为补充,多元思想的激荡碰撞,多种声音的互相质疑,才能还原事实和真相。正如我们平时玩拼图游戏一样,决不能将一块图片当做整个图像,不能盲人摸象。

在对众多的信息前,要引导孩子要学会分析文章的论点是进行有逻辑的论述,分析文本,挖掘出作者的潜在真实态度。

1月31日深夜,“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条信息被网友刷屏,冲上了热搜。一夜间,双黄连口服液脱销,很快,凡是与“双黄”两个字有关的物品都买到下架:双黄连月饼、双黄牙膏、双黄鸡用感冒清……许多市民不顾交叉感染的危险,连夜出门到药店抢购。在零下的寒夜里,每个药店门前都是在排队等待的市民。

细思深想,这件事件冒出有好多“梗”。专家讲“这种药具有抑制作用”,而不是预防和治疗作用;还有是“初期发现”,对病人如何有效,还要做大量实验。

药物被论证有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要经过四个步骤:动物实验、一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三期临床实验;再有,此时挤着排队去买药,不但增加了人挤人感染的风险,而且还白白浪费了一只口罩。从疫情爆发到今天,类似的事件或者谣言已经有过几十上百次。

疫情下的谣言:你不读书?你不上当谁上当


大数据时代,要了解事实和谣言的真相也不是很困难的事,如今很多网站利用大数据功能和沟通渠道分析信息真伪。不过很多内容依靠媒体、政府辟谣,而不是第三方独立专业机构,仍要注意判别辟谣者的立场。

“保持怀疑”,是一种科学精神,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探究,验证和分析;也是一种阅读方法,以批判性的思维去质疑,提高思辨能力;在疫情面前,更是一种生活姿态,理性,清醒和客观地审视信息。

阅读那些故事,直面人生

如今,当我们打开网站或资讯APP,铺天盖地的是关于疫情的种种新闻和信息。注意,是新闻和信息!

新闻是有时效性的,通常在几天后成为“旧闻”,许多新闻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信息是互联网的产物,是强调流量的,是真假难辨的,甚至是稍纵即逝的。

我们不仅应该鼓励孩子观看新闻报道,阅读新闻数字,还要引导孩子去读那些在疫情中发生那些故事或者纪实作品。

我们为什么需要故事?比起抽象的概念,我们更愿意接受故事。

数百来,中国文化可以说是毫无节制地一再重新,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红楼梦;一个“白蛇传”的故事,让杭州这座城市有了历史的纵深,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巴黎从来都没有失去过表演《悲惨世界》的热情;

从《西游记》到《哈利波特》这些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人类由共情产生情感的连接,达到对社会认识、文化及规范的共识。

疫情下的谣言:你不读书?你不上当谁上当


疫情当下,数百条生命的消失,是数百同胞生命的哀伤和陨落,是数百上千个家庭的破碎和哀愁;一个个增长的确诊数字,是在恐惧中挣扎的一个个生命;还有那些当初徘徊在医院门口无法入院、绝望的病人,还有那些由于交通管制在高速公路上度过十几天的归乡人……

灾难来临,很多人挺身而出,逆行疾奔,舍身取义。上万名医护工作人员奔赴武汉抗疫一线,数亿人在后方精诚团结,齐心抗疫……这些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故事。

现在报纸、微博或者公众号涌现了好多品质良好的的纪实作品或故事,类似“非虚构写作”的形式,关注疫情下生活和生命的真实描述,关注灾难面前命运的挣扎、个体的生活和人性的丑陋,以及那些勇气和毅力。这些故事无论是作家写的,还是普通人写的,真实、细腻、直抵人心。

思所想,所作所为,正能量的内容,鼓舞了人心。

再比如前不久触发社交媒体关注的《妈妈在武汉隔离病房去世》一文,词藻并不华丽,只是将疫情下的家庭琐碎娓娓道来而已。但是文章让我们感受到疫情来临来时“死别下的悲凄”和“爱和脆弱”,感受到强烈的“无力感”。或许此类作品还属于“治愈系”,能够治愈有些人在疫情中的麻木不仁。

因而,在这种情境下,我们让孩子多读读这类作品,用已知事实去理解作品,这不是“悲情主义”泛滥,而是真实的追寻以及生命的感悟,是一种生命的教育。

孩子在此类“非虚构写作”作品的阅读中感受真实,感悟生命,体验到生命的宝贵。而且在疫情的氛围中,孩子更容易懂得疫情,感同身受,走向共情。

阅读那些经典,直面意义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范围,类似瘟疫的大规模疾病袭击,都不是第一次发生。

在历次瘟疫中,社会以及人类的生命本身都遭遇了残酷的伤害,无论是当时的人们,还是后来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甚至是诗人,都曾努力的去寻找疫情发生的真相,并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生命和理性之光。

此次特殊的寒假,孩子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阅读。关于瘟疫、疫情、疾病和灾难等书籍应该是我们选择的首选。

阅读这些书籍有助于孩子更系统、全面和科学地认识疫情、了解瘟疫本身和预防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化,能进一步思考疫情对我们的生活、人生、经济、社会、文化和国家等可能产生过的,或即将产生的影响。

此刻,接触和阅读经典作品,还会有助于孩子了解疾病和疫情前因后果,看到历史和现实的互相观照,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在疫情下所做的必要性以及人们的行为。对于今日身处疫情的他们,获取警示和反思意义。

当孩子阅读《乌合之众》时,他们会明白当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抹去,群体的行为、声音代替了他的个人思考,成了主流的呼喊,明白此刻应该如何理性和客观地面对谣言。

当孩子阅读《瘟疫》时,他们就会体会主人公里厄医生每天工作二十小时背后坚持的职业操守,深刻感受现实生活中钟南山、李兰娟和无数医务工作者甘于牺牲自我的高尚情怀。


疫情下的谣言:你不读书?你不上当谁上当


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新闻报道、新闻数字、纪实作品、科普作品、灾难小说时,多文本、多视角,以主题阅读为主的整本书阅读方式就在不经意中发生。

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

主题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确定好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寻找相关主题的书籍、提出与主旨相关的问题,并从书中找到答案。

只不过,作者还提到主题阅读的意义,是“读者围绕最终目的不是为发出的问题提供答案,而是追求回答的过程中那种辩证的、客观的特质,这是才是主题阅读的最终奥义。”

这才是在疫情特殊时期下瘟疫和疫情主题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的孩子阅读到生命、希望和理性。

在整体性的阅读了文本和书籍之后,家长和孩子应该协同思考这本书或者这个故事文本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主线,比较分析这些文本与当前疫情大背景的区别与联系,知道如何运用书中看到的来理解和解释现实,更明了这对我们未来生活有哪些警示和启迪。

孩子的成长,是探索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过程。当疫情来的猝不及防时,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疫情主题来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但还原孩子一个真实、完整、多元和立体的世界,还充实孩子内心世界,并学会思考当下的疫情,学会理性认识疫情。

苦难,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回避苦难,却能从阅读中获得理性和心灵慰藉的一席之地,懂得人生的意义,这也是在这个特殊的寒假中阅读的价值。


疫情下的谣言:你不读书?你不上当谁上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