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早餐,出發,大金湖,船號76001,相當於一號車吧,看來待遇還是不錯。四月的大金湖周邊雨水充沛,有效抬升了水位,景色也更加和諧。不過也有些小遺憾,雨水過後的湖水難免有些渾濁。導遊兩位,一位是獲得第二屆“靈秀妹妹”稱呼的泰寧旅遊形象大使小林,另一位是大學剛畢業不久的導遊小付,自然為我們的行程增添不少靈動的色彩。

離港,緩緩駛出,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這裡與浙江的千島湖有些類似。大家都擠到甲板之上放眼馳騁,山,雄奇俊逸,水,平靜溫柔;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湖水映襯著山峰的雄奇,山峰烘托著湖水的深邃,紅綠相映,美不勝收。有男有女,難免互相調侃,女人總是愛美,更何況本來就美,於是先誇小林——“眉似柳葉隨風舞,臉似紅霞彩雲飛,嘴似春花吐香蕊,眼似秋水惹人醉”,此詩一出,效果特好,再與美女合影,人家自然樂意。當然也惹得導遊小付也要讓我為她賦詩一首,這下糟了,說什麼呢?想想是有山有水有姑娘,並且又是在船上,意境與蘇軾的《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何其相似,於是隨口吟誦: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攙天長。客舟何處來,棹歌中流聲抑揚。沙平風軟望不到,孤山久與船低昂。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鐘鼓山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鄒恕的詩句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這像什麼

中途有兩個上岸景點,一是甘露寺,二是一線天。到過鎮江的甘露寺,那裡是劉備招親的地方。這個甘露寺因何得名呢?這裡與劉備招親可沒絲毫關係,大概是因為寺廟修建在巖穴底下,水源來自天降甘露的原因吧。棄舟上岸,尋找隱藏在赤石深壑中的寺廟,先看到兩塊巨巖,小付介紹,左邊岩石象一口碩大無比的“鍾”,右邊那塊像一面獨步天下的“鼓”;甘露寺便在這鐘鼓石之間,所以說“右鼓左鍾,廟(妙)在其中”。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甘露寺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一路前行,淡淡煙靄環繞幽幽青山,潺潺溪流依偎蜿蜒小徑,隱隱襯出甘露寺的神秘。淨心池洗洗手,說摸摸這裡的方竹可以帶來好運,大家都在考慮是從上往下摸還是從下往上摸,看來各有所好。看到一處石碑,鐫刻著宋朝進士鄒恕詩一首:“蘭若半空中,雲山第幾重,瀑流千丈練,鶴宿五株松。曉雨禪房黑,霜林木葉紅。懸崖回首望,歸思過前峰。”盛讚數百年前甘露寺的美景。進一座石門洞,豁然開朗,丹崖絕壁間巨巖橫空而出,氣勢巍然的絳紅色古建築在一根大柱支撐下深掩其間,躲避著百千年來風雨的侵襲,於是這裡也被稱為“南方懸空寺”。

石階共101級,說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小付說抱抱這根柱子,男得志,女得子。於是爭先恐後,或深擁,或淺攬,或作猥瑣狀。甘露寺內供奉觀音菩薩,兩邊的牌匾分別是康熙皇帝的回頭歌和順治皇帝的醒世碑記。在這裡,我們讚歎古人巧奪天工的同時,感受到的是一種清淨,一種自在。清新淡雅的梵音傳來,瀰漫著一種神奇迷離、若有若無的氛圍。喝上一杯苦藤茶,有效舒緩登山的疲倦。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繼續登船,前面是大赤壁,其實觀看自然風光在於七分想象,你感覺像什麼就是什麼,巨大的崖面上隱隱約約呈現出的是壽和仙兩個字,壽看得不明顯,仙字倒是挺神似。你還可以想象是兩頭大象在一起相聚,後面跟著一頭小象。繼續棄舟上岸,爬斜線天,聽起來怎麼這麼彆扭,原來就是斜著的一線天。就地理構造而言,斜線天是因為傾斜的岩層斷裂經流水常年的侵蝕而形成的線谷景觀。開始路還比較直,往裡走,一片漆黑,往外拍,只有一線陽光或者也說是“一米陽光”吧然,接下來路也彎了、窄了、低了、斜了,後是伸手不見五指,高個子需要貓著腰,而比較胖的朋友右手就要死死撐住崖壁了,保持這種姿勢在黑洞洞的岩石縫裡走還真有些難受。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南方懸空寺”,毗鄰大金湖,清靜幽雅,如詩如畫

苦盡甘來,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上船,進入十里平湖,群山環抱,水動山浮,四周是臥佛、貓耳山、紅臉關公,“那裡湖面總是澄清,那裡空氣充滿寧靜”,我似乎找到了歌曲的靈魂。船到這裡返回,風洞碼頭上岸,主人已經在農家度假山莊準備了豐盛的午餐。悶番鴨、大金湖有機魚頭、水點豆腐,大快朵頤,不亦樂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