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勤俭节约是我们整个中华名族的美德,也是我们这个村的传统。但是很多外国人不-样,我去了几个国家简直无法忍受他们的懒惰。早餐吃了,也不知晚餐在哪,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星期天还不干活,有钱也不赚。勤俭最出名的老-辈人当属两公和我舅公。两公有五兄弟,是我们组上的,因其最小因此称两公。我们那土话把最小称为两。他每天上干活也和别人一样提着一一个竹篓。别人竹篓里装的是中饭,他装的却是一篓稻草。这是为何呢?原来他舍不得吃,提个竹篮只是做个样子,情愿饿着肚子干活。这个秘密是怎么发现的呢?因为每天吃中饭的时候,他就走到一 边去了。别人就觉得很奇怪,你又不是新媳妇,还害羞不成。于是某-天某个村民称他不注意悄悄打开了他的竹篓,发现里面全是稻草,提个竹篓只是掩人耳目。这个村民想出了一个恶作剧,捡了一砣牛 屎放进去,再把它盖上。大伙吃完饭等两公过来便偷偷的笑了起来,有个人故意问你们笑么家伙。放牛屎的那个说两公天天躲在一边吃大鱼大肉,生怕我们跟他讨肉干。

先辈们的节俭事迹到我们的下一代也许会成为神话故事。因为人类的行为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但是这种节俭的精神却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哪一代失传就是哪一代的罪过。

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两公家门口石头墙。


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远处的山峰就是盆地边缘


两公的房子修在山脚的最下面,其余的房子就成梯级依次往上修。为了充分利用地基,他修的是吊脚楼,门前修了很高的石头挡土墙,石台阶。石阶下面就是盆地的底部,有几十亩最好的水田。紧挨石阶的叫水碾田,有两亩多,被分成两半。一半是我家的, 一半是我族兄的。顾名思义水碾田就是为碾米坊蓄水用的。吊脚楼则是我们儿时的乐园,这个楼上空荡荡的,我们就在上面玩弹洞的游戏。弹洞就是画三个圆圈,成三形布置 ,尽量隔远-一些, 然后人手一个清凉油盖子,依次从一个洞弹进下一个洞。不像现在的小孩,整天沉迷于玩手机,,看电视,很不健康。我们喜欢在这玩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两公的家人非常喜欢我们这些小孩。不过两公早就不在了,我们也没见过他。那时两公的儿子都五十多岁了。两公只一个儿子,叫顺生公,和蔼可亲,与人为善。吟诗作对,身体强健。说话幽默,人人喜欢。还写的一手好毛笔字。谁家有个喜事都离不开他。前两年也去世,享年八十多,和我爷爷是青梅竹马的好兄弟,而我爷爷二十年前就离世了。十年前我生了个儿子,不曾想这位老人竟给我这个晚辈带来一只自己养的土鸡 ,让我感激不尽。因为我并没有通知任何人,是他自己听到的消息。要知道这种鸡现在有钱也很难买到。因为农村没什么人了,都进城务工了。种田不赚钱,能走的都走了。人都没了, 鸡从何来?只有养鸡场提供的大量食伫无味的饲料鸡。这也是我现在生活在城里没有幸福感的要原因之一。三十年前我考上中专以后就极少回家, 实际上家里只有老屋还在,二十多年都没有人住了, 我是四海为家。因此也就很少和乡亲们见面,没想到他却惦记着我这么个流浪汉。顺生公去世前一个月我刚好回去买了一头年猪杀 ,请他吃了最后一餐饭,也是第一次请他吃饭。一个月后我回家取腊肉的那天他突然就走了。当时我还在回家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好像丢了一件什么东西-样,心里空荡荡的。这种经历了几个时代的老人就是一件活的珍贵文物,他的离去就代表一段历史的结束,对我们村来说是一大损失。突然就没有了,我如何不失落。虽然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但是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在我脑海里经常出现的是他那一大把年纪还挑着和年轻人-样重的担子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健步如飞的身影;是他在年轻人的婚礼仪式上抑扬顿挫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主婚人形象;是他在我们玩弹洞游戏之前在他家的火坑边烘烤冻红的小手时关爱的眼神;是他那才思敏捷风趣幽默生性乐观德高望重的长者风范。

我们这里有个风俗,男方去女方娶媳妇时女方会给男方出难题,叫拦门下马。我们村这些事都是请顺生公去做。我记得小时候有次和大人们去娶亲,妨在拦门时出了这么个上联: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你爱不爱。顺生公顺口答道爱爱爱,哪门不爱。我们便也跟着瞎叫爱爱爱,哪门不爱。这样答是表示尊敬对方,是客套话 ,完全是多余的。只是顺生公天性幽默,所以才顺口回答。还要对出下联才能过关。顺生公想了一下对出下联:洞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你怕不怕。这一下对的好。我们小孩却是听不懂,只知道好玩。妨不能说怕,说怕就没面子。更不能说不怕,作为女方说不怕就不得体。只能乖乖的放我们过去。妨去送亲时,也要和男方做些交际。大意是要男方多照顾多关爱刚过门的新媳妇。我们组上的一个堂姐嫁到别村,顺生公和我们一起去送亲,在临别男方父母时顺生公说了一大串,可惜我只记得几句: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经商就没头脑,当家就没经验,种田就没技术,一切还望亲家多担待多包涵多教导。

顺生公五十多岁时,挑着-满担稻谷走在田埂上毫不费力。我们一群小孩坐在吊脚楼上便齐声叫道: 老劲磅!老劲磅! 意思是老人家力气大。还大叫自编的顺口溜:捡的一泡屎,交给蒋介石。捡的一根葱,交给顺生公。顺生公便哈哈大笑, 笑完便脚底生风走的更起劲了。

有次我读初中回家,碰见他担着一捆柴,在我面前卖弄他小时读的岳阳楼记,一口气把前面一段背了出来,还问我能背不,我当然不在话下,只是有点纳闷他怎么也读过。

2000年时我回了一次家。再次见到顺生公,他老了,真的老了,镜七十多岁了。我看见他背着一个妇女用的背篓 ,装着-篓红薯 ,手理拄着一根棍子,小心翼翼,全神贯注的看着脚下,完全没有注意到我。我生怕吓着他,直到他注意到我, 才招呼他。他了停下来,不无遗憾的说,了, 不能挑了。他很牵挂我,也很担忧我。因为他知道我的情况很不乐观,作为我们村仅有的几个读书出去的人此时却要去广东逃难了。我也为岁月的无情感到些许伤悲,既是悲他的雄风不再也是悲自穷途末路。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不到前途在哪,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同时安慰他老人家身体很好。那时还没取消农业税,农村依然困难,只是比八十年代以前上了一个台阶而已。所以只能拼命的在地里刨,拿得起锄头就得锄地,拿得起刀就得剁猪草。背得起的背,挑得起的挑。我那个表叔走路更像是赛跑。城里的情况更糟糕, 大企业倒闭,经济萧条。成干上万的民工都望东跑。广东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比内地好。不像现在,民工哪儿都要。城里做两月, 顶农村一年的收效。

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湘西小背篓,这是湘西古丈县的宋祖英,有点像我老婆,不是我这么说,是别人看到以后都这么说。

做吊脚楼用的柱子可不是大家想象中凤凰古城的那种小不点,而是直径四十厘米的顶梁柱。再说这石墙 ,听老人说当年在山上搬运这些大石头把他家的那头大水牛都差点累死。做台阶的石头有的重五百斤。可以想象在当年原始的条件下完成这项工程是何等艰难。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在他那石阶上玩耍,因为下雨过后石头上非常干净。也是过往行人的歇脚处,妇女背着负重的湘西小背篓可以很方便的坐在上面,男人则坐在上面抽大烟。如今我每次回去都要在这石阶上徘徊,寻找我儿时的记忆。两公走了,但是他留下的这项工程在我们村子来说就像北京紫禁城一样伟大。可惜我没有见过他,但是他的精神就和这些石阶一样永垂不朽!

我的舅公是我们村子另一大个家族雷家人。和上面说的那个王麂子是一个祖宗。但他们只有几百人。我们村就这三个家族:廉,雷,汪。雷氏祖先和我祖差不多是同时到此地安家,也是江西过来的。只不过他们不住在我们这个盆地内, 要翻过汪姓所在的那道山梁。舅公是我们村最大的地主。他这个地主并非靠剥削靠投机倒把致富, 而是全靠勤俭持家。听奶奶说他家当年吃辣椒都是生吃,在家时就在火上烧一下 ,再沾点盐,在山上干活就直接吃了,目的是为了省油。他家每年都有喂猪,但是自己舍不得吃,卖掉了。要每隔一年自己才舍得杀头年猪。舅公常常训诫年轻人没有资格杀年猪,要他们置田买地。舅公最终置下了大几十亩良田,也积攒了一些钱财。自己没舍得发。解放以后反而成了祸害。记得我小时候舅公有时到我家住,那是因为他非常疼爱他的两个小外甥,也就是我的父亲和我的叔叔,所以外甥对舅舅感情深厚,时不时的把年迈的舅公接过来住一段。舅公因为劳累过度晚年已经成了驼背。但他闲不住,在我家住就像个打杂的,剁猪草,喂猪食,编制扫把。有一次, 一个半斯大的鸡仔掉进猪草缸淹死了,母亲准备扔掉,舅公才不同意呢。硬是杀掉了, 除去骨头也就二两肉。舅公当年就是这样成为地主的,浪费是绝不允许的。从奶奶身上也可以看到舅公家勤俭的影子。因为奶奶去年过世的时候,爷爷留给她的几万块钱-分都没有发,而是用坛子埋在了房子下面。去年她离世前才说出来。我们挖出来一看全发霉了, 里面还有枚金戒指,是当年舅公给她陪嫁的。钱是老版的百元人民币,幸好没烂。准确的说应该是她幸好只活九十二岁, 要是再活十年人在钱就不在了。我并不是说她死的好,就是再活一百年也支持。趁着当天好太阳,我们一张张的摊开晒,这是我第一次干晒钱这种事。



当年我们祖先到来时,虽然这里是-片蛮荒,但是已经有一户姓汪的人家居住,而且有上百年历史。奇怪的是那一户人家到现在还只是一户。800年了 代代都是单传。实在是不可思议。而我的祖先从当年一一个人, 到我们这一代繁衍600年已经有3000人了 ,少部分不住本村,也算是人丁兴旺。是不是风水里面说的祖坟埋的好?不得而知。但是关于我们的祖坟倒是有个真实的故事。我们的那位祖宗当年也和历代皇帝一样,在世时就把陵寝之地找好了。事有凑巧,那户姓汪的人家和他看中了同一块墓地。话说姓汪的那户主人死了,我祖先前去帮忙,得知此事,可不得了了。古人是很迷信的,当晚就同四个儿子说这块墓地要是被别人占去, 我们的子孙是不会兴旺的,这附近没有比这更好的风水宝地,今天晚上你们必须在他们之前将我埋进去。三个大儿子经过祖先做思想工作就同意了。唯儿子死活不肯,毕竟没长大。祖先说你以后子孙有三斗三升小米那样多。说来也怪,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小儿的后代。祖先和他的儿子连夜走到墓地,自己便吞金而死,草草掩埋。第二天姓汪的那户人来送葬可是傻眼了,总不能把人家挖出来吧。只得葬到别处。也许真有风水,也许纯属巧合。祖先这种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慷慨赴死的壮举实在让人敬佩。在我身上好像遗传了他的一点基因,十年前我以中专生的身份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在建筑行业里面也算是举世无双,空前绝后。十年过去了, 我们沅陵县

还没有出第二个结构师。这样的人在我们湖南最著名的有谭嗣同,真明翰等等。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二位英雄的绝命诗 ,谭嗣同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祖先一个人到这里的时候,要搭建临时草棚 , 要带上锅碗瓢盆,衣服被子,农具。路途又那么远,这些东西在崎岖的山路上一个人是如何携带的?这些问题解决了, 那么又临时开垦荒地,旱地倒是简单。那么水田呢?一个人没几年功夫如何开垦的出来?田开出来了,那么牛的问题如何解决呢?他们就是普通农民,不可能有很多钱,一头耕牛对农民来说可 是贵重物品。米的问题倒是可以和附近的人购买。可惜这些艰辛的历程没有历史记载,实在遗憾。我们只能凭空想象。同时又不得不佩服祖先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和勇敢顽强智慧的生存本领。后来祖先娶了四十里外洞庭溪里面打岩坡村- 一户杨姓人家的女儿为妻。不知这户人家又是如何看上这个家徒四壁的外来客,也许都是穷人的缘故吧,也许同是外来客。

打岩坡这个地方可是有点名气。明朝时,沅江上游的麻阳县有个叫满朝荐的进士为官清正廉明,得罪了奸臣魏忠贤而被发配。满朝荐心想越不想去的地方,奸臣就越会让他去。于是他在牢里装疯癫,口里老念叨:“只莫把我发到山塘驿,那个地方凶险异常。打岩坡,打岩坡,艳阳天里鬼唱歌。清浪滩,清浪滩,十只船儿九只翻。” 奸臣知道了偏偏把他发到山塘驿。山塘驿就在沅江上游的辰溪县。从此以后我们这就有了正疏山塘驿的说法。

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我太公廉天来笔迹。

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我爷爷平反后

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我爷爷平反后。被折磨的不成人样。


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感谢原创作者廉清跃 老师的精彩文章!

让我们都来品读 家乡的美文!


湖南省沅陵县:边村(3-4)

廉清跃,男,湖南省沅陵清浪乡人。建筑工程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