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的经典 ——“拉姆”近防导弹的故事(五)

在1985年最初版本的“拉姆”系统已经达到了定型状态,其中导弹还被分配给了RIM116的正式编号,但预定于1986年开始的采购计划并没有被执行。此后,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化,“拉姆”系统的重要性在里根的第二个任期内被进一步降低,“拉姆”系统再次陷入被挂起的状态。里根并不是一味、盲目追求对抗的莽夫,他可以从蛛丝马迹里凭借直觉敏锐捕捉到藏在厚厚红墙内苏共领导人的微妙心理变化。

简约的经典 ——“拉姆”近防导弹的故事(五)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的转机源于1985年11月19日里根与戈氏在日内瓦的第一次会晤,在这之前,美苏峰会已有6年停摆。当小他20岁的戈尔巴乔夫抵达日内瓦湖畔,里根提议两人出去走走,说要“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前第一夫人南希回忆这场历史性的会面:“大家原本以为他们只会出去一、二十分钟,结果他们一去就是一个半小时。回来之后,罗尼(南希对里根的昵称)和戈尔巴乔夫对彼此都留下很好的印象,而且直接敲定了后续两场高峰会,华盛顿和莫斯科各一场。双方的幕僚得知后,差点没当场昏倒。”

里根在与戈尔巴乔夫的交谈中感觉,苏联并不是像想象中那般壁垒森严,戈氏是可以打交道的人。而戈尔巴乔夫的真实心理是不再走老路,他试图在苏联实行变革,事后他回忆:“即使是新的苏联领导人也可依旧方式行事,但我们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因为我们看见了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也了解到必须教人类从因核竞赛而被逼向的深渊边却步。”

而里根准确的把握住这一重大历史契机,险遭遇刺又使他对以往的人生经验、世界认知和对生命的热爱有了全新体验。在第二任期,里根开始朝着“和平制造者”这一历史定位努力。作为右派的强势领袖,拥有美国公众的信赖,加上美国总统掌控的巨大行政资源,使得里根在坚持个人信念之时,并不武断生硬,他积极寻求机会和苏联领导人沟通与协作,希望在谈笑风声间化解兵戈。

1986年到1989年里根卸任之前,他和戈尔巴乔夫举行了四次高峰会,分别是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华盛顿、莫斯科与纽约。里根坚信:只要能与苏联领导人坐下来谈判,他应该可以说服对手。——里根当过体育评论员,口才极佳。在两次与戈尔巴乔夫的正式会晤中,里根都制造出了单聊机会:两个人各带一个翻译,躲进一个偏僻房间交流,其他人等不得入内。每次大约两小时。这是改变世界的四个小时。

在这两次会晤中,里根彻底说服了戈尔巴乔夫。里根的主要论点是“2+1”。第一,资本主义固有的繁荣,让美国政府有更多的钱投入到军备竞赛。里根坦言:美国提高一个百分点(军费开支),还可拉动经济发展;苏联增加同样的军费,整个国家都得气喘吁吁。第二,资本主义固有的自由,让企业和个人充满创造力。里根说:美国科技实力不但远远超越苏联,而且同样的科研成果美国政府花的钱还总是远远少于苏联。

简约的经典 ——“拉姆”近防导弹的故事(五)

此外,对于为何要搞“星球大战计划”,里根是这样解释的:核武器如果落入政治疯子卡扎菲或恐怖组织手中,他们一定会使用。但是,如果他们知道核武器一升空就将被拦截,则可能不会使用。因此,美国还有苏联如果发展战略防御武器,其实是对人类安全的保护。两人之间的信任日趋活络,戈尔巴乔夫接受了里根的观点。决定退出军备竞赛。渐次达成裁减战略核武器、撤除欧洲陆基中程核导弹等重大共识……

事实上,苏联从1970年代中期起,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由1950~1970年的5%~6%下降到1971~1975年的3.7%,进而又下降到1976~1980年的2.7%。此时苏联已经被日本赶上并在效率、质量和一系列科学领域大大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面对里根总统上台后咄咄逼人的战略态势,苏联不得不追赶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脚步,加大军事投入力度。

此时,苏联向全球扩张的恶果逐步显现,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导致矛盾日益激化,全球性军援和海外据点的庞大开支又使苏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阿富汗战争更是耗尽了苏联的精神和力量。面对严峻现实,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迅速提出了为苏联“加速发展”而推行全球缓和,即所谓的“新思维”。

在战略指导上,要求推行纯防御军事战略,强调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防问题;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奉行“合理够用”原则,与美国保持低水平的战略均势;在国际安全问题上,减少军事干预和渗透,尽量通过政治、经济手段来维护和扩大影响。基于这一认识, 苏联开始大幅从国外撤军,减少对外军援,通过“政治手段”和“军事防御”来保卫国家。从1986年开始,来自苏联的军事政治紧张局势迅速缓解,并对苏联海洋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联海洋战略由“远洋进攻”重新转回“近海防御”,主持海军30年、主张远洋进攻的戈尔什科夫被迫下台,海军战略思想转为防止战争,创造有利于国内和平建设的外部海洋环境。受此牵引,苏联开始实行“区域性防御”海军战略,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卫自己的海洋,反击敌人的突然入侵”,重点是防卫“战略地带”和“海上交通线”。苏联海军也从世界各大洋全面收缩:前沿作战兵力逐步回撤,远洋活动逐步停止。

简约的经典 ——“拉姆”近防导弹的故事(五)

如苏联不再向加勒比海地区派出军舰;部署在亚洲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撤回堪察加半岛和鄂霍次克海,部署在欧洲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撤回科拉半岛和巴伦支海;海军舰艇在地中海和非洲西海岸的活动明显减少;撤销印度洋分舰队;撤回金兰湾基地,仅保留其中转站功能;放弃在古巴、近东、非洲等地区的驻留机场,海军航空兵停止远洋飞行…..

在苏联缺乏与美国争霸的政治动力后,苏联海洋战略迅速失去之前的锐气。因此,虽然苏联在戈尔什科夫时期海军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拥有了一支由1700艘舰艇组成的远洋海军,使苏联海军舰队能在远离本土的海区作战。但戈尔什科夫被迫下台后,苏联海军便迅速萎缩。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海军在1987年莱曼卸任时拥有568艘军舰,一年后达到588艘,“600艘军舰计划”顺利完成,从而成为一支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这就是说,在里根执政第二个任期,尽管苏联作为一个国家政体仍然存在,但其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已经实质性的降低了,最直接的反应是1989年美国的军费预算直接降到了2916亿美元,创里8年来的最低。作为一种在军事上没有明确需求(对于美国海军来讲的确如此),技术上也不够”前沿“的次要武器项目,“拉姆”很自然地要被里根选择性忽视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